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序章 如山罪 十二 (第2/4页)
要的!也许你会觉得他们是无辜的,也会觉得他们是可怜的,那我呢?难道我就该死?难道我就应该经历并承受一切痛苦?” 青鸾:“啊...我想起来了。人们不是经常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说...‘都怪你自己没本事’么?一件事怪你们自己没本事,两件事怪你们自己没本事,所有事都怪你们自己没本事。” 青鸾:“呵呵...如今我有本事了,那么我也要说,我不仅要说,更是要站在人间最高的地方,用着最为高傲、最为放肆的模样去说...这不都怪你们自己...没本事么?” 兰舟无言,且是迷茫了。 虽然明知于战斗中迷茫是一种致命的行为,但她却也依是迷茫了。也许英雄不该迷茫,但让兰舟迷茫的原因,恰恰是英雄。 什么是英雄呢?制裁罪孽?阻绝灾难?将正义贯彻到底? 是的! 英雄会制裁罪孽,阻绝灾难,并将正义贯彻到底。但英雄当思,如何才能避免罪孽,预防灾难,并让正义这一概念,毫无用武之地。 就在兰舟迷茫之时,亦是在她与青鸾对话之时...她们脚下的明光巨剑,却是变了模样。 明光不为小姑娘所动,却是由罪孽所动,漆黑的火焰瞬起于小姑娘周身上下。而覆于巨剑之上的洁白明光,则是似水流淌、缓缓倒流至小姑娘那满覆黑焰的身躯之上。漆黑与洁白交汇,却也未曾化作灰蒙蒙的模样,二是化作了黑白交错的火焰,且使小姑娘化作了即圣洁...又邪异的模样。 没人知道洁白明光有着怎样的力量,仅见一柄四尺长刀,竟是携带些许风雪,于小姑娘的脚下缓缓浮现,亦是渐渐升起。 非是环首刀无前,而是微弧太刀无归,英雄至死当无前,英雄至死当无归中的...无归。 当初拔出无前的是...对未来充满向往、渴望的小小英雄。 如今拔出无归的是...人生中满载绝望、苦难的小小罪孽。 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的呢? 也许是不尽人意的命运,也许是那狗屎一般的“剧本”。 小姑娘忘记了,忘记了自己的过往,也忘记了自己于过往中的模样。 也许此刻她依旧有着意识,却也是下意识的问着自己...事情为何会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呢?自己又为何会化作罪孽之形,站在这洁白的圣堂之中呢? 小姑娘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唯一知道的仅是...待自己回神之时,一切都是变了模样。 黑白烈焰覆身的小姑娘,已是不见了面上五官,能够见到的仅是略显狰狞的烈焰,而那满覆烈焰的手臂亦是缓缓抬起,拔出了身前的无归长刀。 是死的力量,如果说无前是于绝境之中对生的渴望,那么无归便是于绝境之中对死的向往。 于小姑娘起身一瞬,亦是漆黑烈焰覆于小姑娘周身一瞬,亦是于巨剑之上明光尚未被小姑娘吸收之时。兰舟即是摆脱了心中的迷茫,且是再凝长剑入手,对着身前的青鸾直刺而去。虽是威势十足的模样,剑亦携带风雷破空之意,但兰舟也是没有丝毫、任何战胜青鸾的把握。 但让兰舟不曾想到的是...本是可以躲闪,亦是可以抵挡,甚至可以利用教化之力对她反制的青鸾,仅仅是张开了自己的怀抱,且是任凭她手中的长剑,将其身躯贯穿。 噗! 长剑穿身一瞬,青鸾则是将兰舟温柔的抱在了怀中,且在化作青烟消散一瞬,在其耳畔轻声而言、狞声而语:“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兰舟本是不解青鸾所说,但是在其身形化作青烟一瞬方才发现,脚下的明光长剑竟是化作了单纯的洁白、且是不具丝毫明光的模样。待青烟消散一瞬,兰舟更是得见...小姑娘竟是化作了黑白烈焰覆身的模样,同时更是紧握四持长刀,正对它迎面斩来。 噗! 看上去有些违和,毕竟长刀四尺,小姑娘也不过是四尺左右。但纵是违和,小姑娘也的的确确是让长刀于兰舟颊侧瞬斩而过,也是在兰舟脸颊之上留下了一道细微难察,不见鲜血涓滴的伤口。 长刀贴颊而过,亦是瞬闪瞬过,但于闪过一瞬兰舟还是清晰得见...微弧的刀身之末,赫然印着“无归”二字的铭文。 仅在伤口浮颊一瞬,兰舟即是跪在了巨剑之上,亦是跪在了顺着棚顶照落的光束之中。头未抬,却也不知是无力抬起,还是觉得抬起也是没有了意义,仅是于垂首中轻声而言:“可以放过他么?他...还是个孩子。” 黑白烈焰消散,小姑娘却是无言。不知是觉得兰舟已经死去,纵是说些什么也没了意义,还是不愿理兰舟,也不愿理会她口中的孩子。仅是看了她一眼便转过身,对着巨剑剑尖上的柴门缓步走去。 于柴门开启一瞬,即见漆黑粘稠物质如若浪潮般于柴门中汹涌而出。不仅淋满了小姑娘的身躯,更是喷涌于巨剑之上,且是顺着巨剑两侧如瀑奔流而下。而这些漆黑物质中所散发的,不单单是寒凉与邪异,更有足以影响思想、磨灭意志、腐朽信仰、扭曲理念的力量。 人是什么? 小姑娘不禁回想起往日,似是有人对他说过,人是承载着思想、意志、理念、信仰的载体。若是思想、意志、理念、信仰皆被这些漆黑物质所影响,那么...人也许真的仅是一堆有机物。 虽是溅在了小姑娘的身上,也依似湍急浪潮般于柴门中奔涌而出,且是没有丝毫、片刻、哪怕是一瞬的停驻之意。但小姑娘还是不为所动,仅是手持铁锤,“挤”入了那漆黑的浪潮中,亦是“挤”入了那柴门之中。 小姑娘辞别了五重天,但五重天的世界却是迎来了“漆黑之潮”。 漆黑潮水的流淌速度并不快,但这所谓的“不快”却也仅仅是局限于圣堂所在的世界。潮水于巨剑两侧如瀑流淌而下,不仅将那跪地的雕像染成了漆黑之色,更是用着缓慢的速度于圣堂流淌而出,直至辞别三十三道阶梯...便瞬间化作了湍急、汹涌、奔流的模样。 如若妖邪,摆脱了神圣的束缚... 漆黑浪潮于五重天内迅速蔓延,就像是人们口中的“疫病”般不断扩散。 有意思的是...五重天的百姓,在这漆黑浪潮来临之际,是否会开启通往六重天的柴门,逃往六重天呢?也许六重天中并不适合生存,但七重天内却是繁花盛开、阳光明媚的模样。不知道百姓会不会去,但当初青鸾所遇的那只小狗一定不会去,毕竟...七重天的铜板都会让它感受到晦气,不是么? 有意思的是...五重天的百姓无论是否会退到下重天阙,五重天都必然会失守。但下重天的百姓对此却是不知,他们依旧会不断向上而行,而向上而行的他们...又会如何对待于五重天内逃离,并因“黑潮”存在而阻止他们开启柴门的五重天百姓呢? 而更加有意思的是...早已逃离的玉簟已是通过自身能力制造出了一叶扁舟,并缓慢行驶于两岸之间那风平浪静的长河之上。而在风平浪静中缓慢前行的他,很快便迎来了他时常期待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波澜壮阔。 小姑娘已是走入了柴门,但所进入的却也不知是否为四重天的世界,因为仅在她“挤”入漆黑浪潮的一瞬,亦是在“挤”入柴门的一瞬,即似跨越了一方天地。 呈现于小姑娘眼前的,并非是一方悲惨的世界,也并非是拦在路上的强敌,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漆黑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