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买书少年 (第3/3页)
也是在下辛苦几日,临摹仿制而得。公子不想收藏研习一下吗?” 少年往四周扫了一眼,偌大的街道只有许书生一人,连来往的行人都没有这才放心,故作一本正色,凑上前去小声的说道: “看你的藏书甚杂,本公子也只是想多增加见闻,别无他意,别无他意,你这书我都要了,还有你怀里的那一本。” 书生一笑,露出了一嘴的黄牙,说不出的猥琐。 “公子年少好学,将来必定大有可为,大有可为啊。多谢公子,一共一百两。” “我没带钱,随我去家取吧。” “好好,贵府上是?” “你后面就是了。” 书生一回头,只见斜后方有一座三丈多高的朱漆大门,气派非凡,两尊精钢打造的铁狮子威风凛凛立在大门两侧,门上牌匾大写着,“吕府”二字。底下白玉台阶上坐着三个下人,十分懒散的看着少年公子和那个油腻书生。 书生一声惊呼站起身来,一拱到地: “原来是吕家少爷,失敬失敬,在下这就打包好送到府上。” 表情作作至极,书生一弯腰,从怀里又滑落了一本书。 说是书,更像是半块黑砖,少年拿在手里掂了一下,很重,与普通的书不同,黑色的书皮不但坚硬,而且很厚,似乎是皮质的,轻轻翻看,书页非常的薄,字很小,密密麻麻的,但很清晰,书的封皮上用毛笔写着,不归城,剩下就是两个金字。 很明显,不归城三个字是书生自己写的。黑色笔墨,写在黑色封面上十分的不起眼。 “这本书是?” 书生接过黑书道: “此乃五十年前家父偶得之物,只是书上的字无人识得,家父认定此乃仙书,但穷极一生,也未识得其中奥秘,最后到落了个家破的下场。公子,我看此书与你有缘,我便以百两纹银,半赠半卖如何?” 中年书生一脸的谄媚和期待。 少年看了一眼,叹了一口气,仿佛看到了一件怀旧之物一样。 将这本厚厚的黑书拿在手中,道:“即是你家祖传之物,想必你也甚是不舍。虽说此物害你家道中落,但这也是天命,非人力可改之。” 中年书生看着这十四岁的少年,总觉得如此成熟之言,不应该从此少年人口中说出。 “既然你想卖,就莫要玷污了你家先祖,即是你祖上之物,也不好卖的低了,两百两如何?另外,本公子既然与此书有缘,也要再加一百两。还有,即是五十年前所得,也算半个古物,我再加一百两。这年头识字的已经不多了,我敬你是个读书人,还要再加一百两。你我都是读书人,不如交个朋友,看你家境窘迫,我便送你三百两,以解燃眉之急。我算一下……一共一千两,你看可好?” 书生大喜。 “但你其他的书要都回送于我,所谓君子之交,礼尚往来…” 书生连连点头称是,拿出来黑皮书,又把怀里的《不归城房中秘术要义图文解析》掏了出来,和地上的其他几本书包在一起递了过来。 “九儿!” 铁狮子后面,一个一身下人打扮、身材苗条的姑娘走了过来,接过包袱,递过五枚两百两的元宝,打发书生走了。 看着进入府门的锦衣少年和九儿去的远了,门口的陆叁,陆肆两个扫地的下人小声嘀咕起来: “一千两,不对啊,是不是公子算错了,应该是九百两啊。” 另一个道: “没算错,咱们四公子好书,半个不归城都知道,算错是故意的,借书生的口宣扬出去,就有人到府门口卖书,比城里到处找书来的快。这样下去,不出几年,城里一半的书,都会进我们四公子的书房。” “就是,也不知道公子有生之年能不能读的完。” 少年名叫吕韩,是吕府四公子。好占点小便宜。 一间书房内,几十个巨大的红木书架陈列在其中,数万本书摆放在其上,书架上尽是灰尘,显然是不经常有人翻动的样子。 奇怪的是墙上明明有数十扇窗户,但只开两扇,虽有阳光投射进来,但书房中还是显得昏暗无比。 吕韩从包袱中取出了那本黄色的古书《不归城房中秘术要义图文解析》和《不归城千年风土大事记》和那本奇怪的黑书,拿在手里。 把剩下的随手堆在一边,来到一个角落的书架旁。推开墙上的一面窗户,窗户外,并不是室外,而是一间密室。 翻过窗户进入室内,面积不大陈设十分简单,一个书架靠墙而立,几本奇怪的书和东西摆放在其上,墙上贴了两张彩色的画,一张条案摆放着几本书,一把巨大的木椅加上角落里的一个金属箱子就再无其他。 手一挥,一团荧光从手心飞出悬浮空中,屋里立刻亮起来。 明亮的荧光下,吕韩站在那把宽大的木椅上,从边上的书架上层取下一本一摸一样,像半块黑砖一样的书。吕韩轻轻擦拭上面的尘土,看着这两本一模一样的书,出了一会儿神。缓缓的自言自语道: “这本书已经好几年没复习了,都有些生疏了。” 少年吕韩缓缓念出了封皮上那两个金色的字。 “《圣经》售价人民币21.5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