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志明帝传 (第6/7页)
秋八月,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叛,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斩注诣首。癸丑,有彗星见张宿。 [一]注[一]汉晋春秋曰:史官言于帝曰:“此周之分野也,洛邑恶之。”于是大修禳祷之术以厌焉。魏书曰: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惇。淮上书:“赟、奕等分兵夹山东西,围落贼表,破在旦夕。”帝曰:“兵势恶离。”促诏淮敕奕诸别营非要处者,还令据便地。诏敕未到,奕军为惇所破;赟为流矢所中死。 丙寅,司马宣王围公孙渊于襄平,大破之,传渊首于京都,海东诸郡平。冬十一月,录讨渊功,太尉宣王以下增邑封爵各有差。初,帝议遣宣王讨渊,发卒四万人。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 遂以四万人行。及宣王至辽东,霖雨不得时攻,髃臣或以为渊未可卒破,宜诏宣王还。 帝曰:“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卒皆如所策。 壬午,以司空韂臻为司徒,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闰月,月犯心中央大星。十二月乙丑,帝寝疾不豫。辛巳,立皇后。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寡孤独谷。以燕王宇为大将军,甲申免,以武韂将军曹爽代之。[一]注[一]汉晋春秋曰: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韂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而宇常在帝侧,故未得有言。甲申,帝气微,宇下殿呼曹肇有所议,未还,而帝少闲,惟曹爽独在。放知之,呼资与谋。资曰:“不可动也。”放曰:“俱入鼎镬,何不可之有”乃突前见帝,垂泣曰:“陛下气微,若有不讳,将以天下付谁”帝曰:“卿不闻用燕王耶”放曰:“陛下忘先帝诏敕,藩王不得辅政。 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入,此即竖刁、赵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付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外内壅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帝得放言,大怒曰:”谁可任者“放、资乃举爽代宇,又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帝从之。放、资出,曹肇入,泣涕固谏,帝使肇敕停。 肇出户,放、资趋而往,复说止帝,帝又从其言。放曰:“宜为手诏。” 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黙,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于是宇、肇、献、朗相与泣而归第。 初,青龙三年中,寿春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命为登女,当营韂帝室,蠲邪纳福。 饮人以水,及以洗疮,或多愈者。于是立馆后宫,下诏称扬,甚见优宠。及帝疾,饮水无验,于是杀焉。 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宣王顿首流涕。[一]即日,帝崩于嘉福殿,[二]时年三十六。[三]癸丑,葬高平陵。[四]注[一]魏略曰:帝既从刘放计,召司马宣王,自力为诏,既封,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诏授太尉也。”辟邪驰去。先是,燕王为帝画计,以为关中事重,宜便道遣宣王从河内西还,事以施行。宣王得前诏,斯须复得后手笔,疑京师有变,乃驰到,入见帝。 劳问讫,乃召齐、秦二王以示宣王,别指齐王谓宣王曰:“此是也,君谛视之,勿误也!” 又教齐王令前抱宣王颈。魏氏春秋曰:时太子芳年八岁,秦王九岁,在于御侧。帝执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复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与爽辅此。”宣王曰:“陛下不见先帝属臣以陛下乎” 注[二]魏书曰:殡于九龙前殿。 注[三]臣松之按: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注[四]魏书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 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觽,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孙监曰:闻之长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而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然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至使大权偏据,社稷无韂,悲夫! 评曰: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 译文 (曹睿) 明帝纪,明皇帝名睿,字元仲,是文帝曹丕所立的太子。他从小备受祖父武帝喜爱,常随他参加宫廷宴会及朝政活动。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文帝黄初二年(221),被封为齐公,次年晋封为平原王。但由于生母甄皇后被文帝赐死的缘故,他未被立为太子。 黄初七年(226)五月十六日,文帝病危,才被正式册封为太子。次日文帝驾崩,睿遂即位。诏令大赦天下,尊封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文帝郭皇后为皇太后,朝中百官均晋爵加俸。六月十四日,追谥生母甄夫人为文昭皇后。二十三日,加封其弟曹蕤为阳平王。这年八月,东吴孙权进犯江夏郡,江夏太守文聘坚守城池,朝中群臣纷纷上奏请求发兵救援。明帝对他们说:“孙权的军队善习水战,这次吴军之所以敢于不用水战而转到陆上攻城,不过是借文聘防守不严,打一个突然袭击。可时下文聘已和他们能够抗衡,他们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是不会坚持长久的。”在这之前,明帝曾派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戍边将士,得知吴军进犯的消息,便在去江夏的路上沿途召集各县兵马,加上自己身边的骑从卫士共计步骑兵千余人。抵达江夏城外,荀禹指挥军队借山势举火向吴兵发起攻击,吴军撤退了。十二月,明帝立皇子曹礒为清河王。东吴将军诸葛瑾、张霸等又率部进犯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懿指挥魏军大破吴军,斩张霸。征东大将军曹休也在寻阳击败了其他东吴军队。朝廷一一论功行赏。这年十月,清河王曹礒死去。十二月,晋升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太和元年(227)正月,明帝去郊外祭天,以太祖武皇帝配享;又率宗族在明堂奉祀天帝,以文皇帝配享。又将与吴国毗邻的江夏郡南部地区分出,另设置江夏南部都尉。这时西平郡麴英反叛,连杀临羌令、西都长等地方官员,于是派遣将军郝邵、鹿磐率兵平定叛乱,斩杀了麴英。二月五日,明帝以示重农,鼓励农耕,照例在这天到属于他名下的籍田中从事象征性的耕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