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名字 (第3/3页)
到它在三个世纪前横扫战场的场景,作为大陆第一代量产作战机甲,刚刚投入战场时,与之作战的亚兰国士兵甚至忘记了射击。 但是第一代作战机甲的局限性太大,机动性远远不如常规陆地作战载具,即便在后勤工兵的加持下,依旧难以克服造价高昂,续航时间过短,工艺复杂带来的高故障率,以及难以维修的各种问题。 再加上与当时的战术发展不相适应,第一代战甲在第一次克亚百年战争的末期震撼登场,又随着两国停战而迅速被迭代的廉价常规武器取代。 顾执拍拍这个老家伙,转头去看矮了它一头的第二代战甲。 第二代战甲没有机会走上战场,作为半个试验品,它只是频频亮相在每一次的帝国军演中。更多的作用,是迷惑当时帝国最大的敌人亚兰国。 第三代战甲是帝国目前为止体型最大、吨位最重、载弹量最大,同时也是唯一一代需要三个机甲作战员同时驾驶的战甲。 顾执脖子几乎要仰断也没能看见战甲的驾驶室,在战场上面对这样一个高55米,重达一百多吨的金色战争巨兽,需要巨大的勇气。不过由于过于巨大的体型和体重,这一代战甲舍弃了仿生机械足,装上重装履带的它,看上去更像一个不伦不类的坦克,以至于第二次克亚战争时,所到之处,都是怨声载道,尤其是它故障陷在泥泞的地形时。 接着是披着伪装网的第四代战甲,也是顾执最爱的一代战甲,是父亲在边境上驾驶过的战甲。自己在警校学习驾驶的警用机甲,正是这代的衍生机型。 从这一代战甲开始,成熟的战甲制造工艺基本定型,机体总高4米,满载总重3吨,装配第三代晶能动力核心,满载续航时间20小时,重新设计的仿生结构,使得造价和维修成本大大降低。前开式驾驶舱,去掉了一二代战甲装饰作用更多的头部,整体设计风格厚重中带着些许凌厉。 同时,随着战术的愈发成熟,量产后成本降低,以及出口的需求,衍生出了许多细分机甲:等比放大后,强化承重机械结构的工程型,轻量化装甲后的警用型,和极少数重度阉割后的下放的民用型号。当然,这么大的机库,所有的型号都囊括其中。 “你看这。”顾执兴奋的冲一旁的卡尔说。 他踩着白色战甲半跪的膝盖,伸手戳了战甲左腋一下,原本浑然一体的机体弹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暗舱,两个东西掉了下来,顾执眼疾手快的抓住,“我父亲说,他们当时打仗的时候喜欢把烟酒和随身物品放在这里。” 手中是一包还没开封的新安洲烤烟,和一个银质狗牌。 “顾天明·上尉·A·2101—” “这是——”顾执握紧狗牌,伸手拽掉棕色的伪装网,一个右半边近乎全部损坏的纯白色第四代战甲露出全貌。 “是你父亲曾驾驶过的最后一台战甲。”卡尔说。 顾执看着半跪在身前的白色机甲,想起了家里的那张摆在餐桌上的那些旧照片,想起父亲残疾的右半边身躯。 “作为狂热的战甲迷,你应该知道帝国的战神序列中少了一位吧。” “嗯,第十五代战神并未公布,据传是因为得罪了一个皇孙……”顾执越说越慢。 “你父亲误伤了艾伦·冯·德文,”卡尔说,“现在的太子殿下。” 历史像是一种轮回,又或者是一种诅咒。 “他从没告诉过我。”顾执喃喃道。 “这台战甲修好后先放在我这里。”卡尔撩了下头发,往机库深处走去,“算是物归原主了。” 顾执将父亲的狗牌和烤烟装进口袋,跟在后面。 桌上放着一套黑色带警号和肩章的警服,旁边是一沓证件。 “这些——”顾执看着这些除了姓名,其他信息都填好的证件。 “我要你去永夜城。” “永夜城。”顾执重复了一遍。 “你父亲会安度晚年的。”卡尔说,“只是你们不能再相认了。” “和若言也是。” 顾执死死捏着手里的一沓证件,一沓什么也证明不了的证件。 “机甲,假身份,永夜城。”顾执嘴里重复着,“要我做什么。” “时间到了会告诉你的。” “好。” “挑个名字吧。”卡尔说。 “我叫顾执。” “好。”卡尔不由的眯起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男人。 “两天后会有人送你去永夜城,”卡尔递来一张透明的小卡片,“紧急时刻可以联系我。” 顾执接了过来。 “去吧。”卡尔说。 顾执点下头,拿上警服,口袋里面空空荡荡。 “你不再是顾执了,希望你牢牢记住。”卡尔在身后说,伸手递来一个红丝绒的小盒子。 顾执把盒子攥在掌心,扭头往机库门口走去,一架架传奇机甲在余光中掠过。 目送着顾执离开后,卡尔接通了电话。 “植入失败了。”卡尔说。 “还不清楚原因,我会再想办法的。” “我说了我会再想办法的。” “知道了。” “智人么,”卡尔挂了电话,自言自语道,“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