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科举制居然是由程圣开创  (第1/1页)
    这事情告一段落的之后,许星河,张千念,周陵开始踏上了行程。    不过,他们并不是依旧坐在马车上。    马都没了,就剩两个车轱辘了。    三人就这样行走在官道上。    许星河走着,开口说道。    “老师,学生给您带来麻烦,还请责罚。”    周陵双手背在身后,往前走着。    “星河,你是指的曹曦?”    原来曹儒的便是叫做的曹曦。    许星河点了点头。    虽然说这件事情,自己爽了,也舒坦了。    但是对于周陵来说可是个不小的麻烦。    大儒的学生怒怼大儒。    还骂大儒是狗。    将大儒学生的手给弄脱臼。    同时扇掉了几颗大牙。    气的大儒当场喷血。    “无妨无妨,星河,这事情你做的不错,下次再接再厉,争取将曹儒的牙给扇掉几颗下来的。”    闻言,许星河愣住了。    好家伙,真是个好家伙。    自己将大儒起来吐血,事情入京之后肯定会卷起一场风波。    而自己的老师还在鼓励自己再接再厉。    张千念看到许星河愣住了,连忙呼喊。    “许兄,干嘛呢,快跟上,这还不知道要走多久呢。”    待许星河跟上之后,张千念见状,笑道。    “许兄你可不知,在你骂那曹儒是曹狗的时候,老师心里面别提有多开心了。”    听到此话,周陵大笑。    “哈哈哈!”    这下轮到许星河有些纳闷了。    “难不成老师跟那曹曦有什么过节?”    许星河也没有想到。    原本自己还以为会给周陵带来麻烦。    结果人家的倒在不在意,还特开心。    “过节倒是谈不上,只是几年前的月旦评,四大书院的院长分别带领自己的学生前来参加,以文会友。”    “当时曹曦的学生写出了一篇文章将我等其余三家书院都比了下去,还狠狠地羞辱了我们白鹿书院。”    “当时可是让为师这张老脸都丢尽了,甚至还让为师立下誓言,若非遇到惊艳绝世之才,绝不能收徒。”    听到这里,许星河才算是明白之前周陵为什么跟自己说还没有收过学生。    一旁张千念听到这里双眼放光。    不遇到绝世之才,绝不收徒。    许兄自是绝世之才不假。    自己也是老师的学生,难道自己也是绝世之才,只是还未曾发现。    张千念心想,绝对是这样。    “今日学生听闻老师言,再过不久便又要开展月旦评。”    周陵点了点头。    “那宴会,说到底还是文宫开创举办。说是以文会友,还不是文人相轻,一较高下。”    这四大书院居然还跟文宫有关系?    周陵看许星河嘴巴微微一张便知道他想说什么。    毕竟一起呆了二十来天,师徒三人早已将互相的脾性给摸清。    “星河,你是不是疑惑,这四大书院又为何与文宫有干系?”    许星河拱手一礼。    “劳烦老师解惑。”    “这点也不是秘闻。”    周陵看到张千念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立马说道。    “千念,过来一起听听。”    张千念被周陵呼唤,从自我陶醉中走出。    “是,老师。”    “事情要追述到程圣晋升一品之后。”    “当时大汉王朝选官制度还是运行地举荐制。”    “要想当上官,除非你能找到他人举荐。”    “而举荐之人必须是德高望重,又或许大儒之资。”    听到这里,前面许星河还较为理解,可后续又不理解,为何非要大儒呢?    若是大汉的第一任丞相并不是大儒,那他举荐君王是否接受。    这就让许星河有点好奇了。    “老师,为何非得大儒不可呢?若是其人才华横溢,又非儒道一脉,而如何才能为百姓做事?”    “儒道七品之后才算真正踏入了儒道一脉。”    周陵缓缓道来。    “儒道一脉并不是如同武道,仙道一样,苦修数十年你就能进阶下一品,倘若你无法开窍,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入品。”    “儒道一脉皆是受天地所封,在世人的眼中,穷凶极恶之徒怎么会受天地所封?”    “儒者若为私心将其举荐,一但事发,便会受到万人唾弃,遗臭万年。”    “所以若非大儒以上当时并不会轻易举荐他人。”    这下许星河明白了。    不是儒道的人不想,而是不敢啊。    自己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进阶了大儒亦或是大儒之上。    在外人看来何等的风光。    受天地所封。    天地都承认了我这地位,你们都不承认嘛。    若是因为随意举荐一人,导致自己遗臭万年,那真的是划不着。    “多谢师父解惑。”    周陵点了点头。    “当时程圣晋升一品之后便发现了一种现象。”    “大儒们为保自己美名不被玷污,只肯为家事显赫,或是德才兼备之人举荐,不肯为寒门子弟出言。”    “在大儒们看来,寒门子弟多市井之气,随意举荐有可能会酿成大祸。”    “所以在程圣晋升一品之后,为了感激在大汉王朝所受到的帮助,便与当时的大汉天子协商变法。”    “将举荐制废除改为科举制,设立四大书院,接受寒门之才。”    “四大书院分别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书院。”    “每一届的书院院长只可担任七年,七年之后必须换人,也是为了放置院长扩展自己的势力,将书院变成私物。”    “同时程圣设立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层层选拔,最终选出有才之人。”    “据史书记载,当时一经施行,程圣也吓了一跳,曾感叹道,寒门之才何其多也。”    “圣人也会被吓一跳?”    张千念吃惊地问题。    在他看来圣人不都是高高在上,严肃万分的嘛。    “哈哈哈……圣人也是人啊。”    周陵捂着胡须大笑。    “此举也被程圣命令为科举,故称科举制。”    “待程圣飞升之后,四大书院都被文宫所掌握,书院院长也都是由文宫指派。”    “施行这‘月旦评’也便是为了更好地挑选人才,进入文宫,为文宫效力。”    没想到这圣人也还有这样的一段故事。    不过为文宫效力是什么意思?    “为文宫效力?不是为大汉效力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