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局势  (第1/1页)
    “属下定然不会诓骗于主公,得吕奉先,主公大业可成。”    李儒双眸发光,看着十分坚定。    “罢了,汝若能劝降吕布,杀了丁原来投,赤兔马就归他了。除此之外,咱到时候还为他请封列侯。”    “那主公便静候属下的好消息吧。”李儒自信退去,留下董卓一个人在那沉思。    心事解决后,董卓故态复作,大声喊来美人伺候,顷刻间满园嘤咛。    ……    谯郡太守府,曹cao为上,曹嵩已然退居幕后,毕竟年纪大了,他也没了那份争霸的心。    “主公,少主……”曹仁刚准备说,被曹cao一瞪,当即改口道,“冠军侯传檄天下,吾等也可早做准备。”    这也是没办法,古人礼法摆在那,称呼李岷少主其实也无妨。    只不过谁叫曹cao这个做父亲的失败呢,仅得一太守,还是别人献出来的,所以称呼上,尤其是公众场合,当然要有所区别。    “子孝、主公,冠军侯定陈留会盟,离谯郡不远,我等可先去收拾一番,之后便可静候天下诸侯到来。”夏侯渊在旁谏言,稍稍缓和曹仁的尴尬。    “吾有些不解,子脩为何要会盟陈留,列位可各抒己见。”曹cao倒是没在意这些,反而拿着地图看了又看,实在不觉得陈留是个好地方。    毕竟四周坦途,除了靠近黄河,似乎一无是处。    “主公,冠军侯此举乃是阳谋,天下诸侯汇聚于此,兵马怕是要超五十万之多,如此我等又何惧董卓,一路进取,直至洛阳即可!”    见众人沉默,刚拜入曹cao麾下的郭嘉站了出来,替李岷解释道。    此时的郭嘉,正好二十岁,听闻曹cao在谯郡募兵招贤,不甘寂寞之下,就从颍川投奔而来。    只是,他还记得自己的老师临行前的劝告:奉孝,为师夜观天象,本以为汝此去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然天机混乱,不可测也,望自勉。    郭嘉一直思索,却不得真理。    直至李岷的檄文传至天下,他才从中看出了些许端倪。    “奉孝,果然是颍川才俊,勘透世事。”曹cao越发觉得郭嘉的才思,便打算嘉奖一二,“既是如此,奉孝领军师一职,掌参军要事。”    “谢主公!”郭嘉行礼,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曹cao多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对着曹仁说道,“子孝,妙才,陈留之事就交给汝等了,快去准备吧。”    “诺!”    待两人退去后,曹cao才说道,“奉孝有何疑虑?”    “主公,还请看这檄文。”郭嘉拿起檄文,走到曹cao面前手指道,“此处冠军侯写的是:匡扶天地,拯救黎民。按常理,此处应该是匡扶汉室,拯救黎民。”    曹cao看了一眼,心想还真是,“这……会不会是子脩的属官粗心写错?”    这句话说出,就连曹cao自己都不信,直接否定,毕竟这可是檄文,怎会出错。    郭嘉见曹cao想通了,然后说道,“若属下猜的不错的话,少主在诛灭董卓之后就有称霸之心,甚至是称帝……”    话音虽落,曹cao的目光却是紧盯着郭嘉,气势冷冽,而对方也不闪躲,一脸赤诚,片刻后曹cao才沉声道,“奉孝,此言当真?”    “不敢揣度少主之心,但属下可有佐证一二。”    “其一,何进矫诏,篡夺丞相尊位,其乃汉室负于少主,非少主负于汉室。”    “其二,冀州平和,钱粮不计其数,其大军赫赫威名,以此底蕴侵吞天下不为难也。”    “然却名不正言不顺,是以少主此次会盟意在诛灭董卓。如此方可行‘匡扶天地,拯救黎民’之事。”    说到这,曹cao差不多也相信了郭嘉的说辞,但他心中还是十分诧异。    他的长子,真的要做改朝换代之人?    他曹氏要取刘氏而代之?    一如王莽之故事?    曹cao摇了摇,不敢想下去,“奉孝,子脩此举是否太过冒险了?汉室真的可取而代之?”    郭嘉既然看出了其中端倪,又肯对自己言明,曹cao自然不会怀疑对方的忠心,遂有此一问。    “主公,吾也说不准,只是少主行军打仗天马行空,无人可制,又治理州郡天下无双。此等百年难得一遇的才俊,岂是吾能看透的。”    “不过,即便少主没有称帝之心,却也不会保扶陛下(皇子协)。”    “为何?”曹cao下意识地问道,思绪仍陷在汉臣的窠臼。    “若属下所料不差,少主只会奉先帝(灵帝)遗诏之帝,至于皇子协乃董卓所立,非少主所愿,又无恩于少主,故而稚童如何能驾驭雄主?”    “……”曹cao也明白郭嘉说得有道理,可就是明白,心中突生惆怅。    说到底,他尽管对朝廷不满,但出逃招兵想的更多的是继续匡扶汉室。    然而此刻,有人告诉他自己的儿子不要做汉臣了,要做皇帝了。    他一时间还缓不过来。    脑海中不自觉地想起了李岷的样子,以及后宅这些年生的几个儿子,最终汇聚于一声叹息。    “此事再议,吾还需问过子脩,想来他不久将至陈留。”    “主公,王朝轮替此乃天道允准,不可逆也。”郭嘉深深鞠了一躬,便告辞离去,只留下曹cao一人唏嘘感慨。    ……    与此同时,汝南太守府,袁绍也收到了李岷的檄文,兴奋之下,急召文武来商讨。    董仲颖,他姥姥的,这次看汝还不死!    在袁绍眼里,昔日一个贿赂朝臣苟活的外官,居然窃取了朝廷权柄,真乃滑天下之大稽。    这等事,他绝不能容忍!    是故,在与属下商议过后,袁绍直接去信曹cao,言道:孟德,为兄已募集三万兵马,十五日定当会盟于陈留,以助子脩壮举!    诸如之类,仍有不少,大小诸侯,摩拳擦掌。    离得远些,整兵后立即赶往陈留。    离得近些,则是厉兵秣马,但也在商讨会盟之事。    当然也有一些胆怯懦弱自私之人,一如荆州牧刘表,身为汉室宗亲,只忙着争夺地盘,却对会盟之事高高挂起。    又如益州牧刘焉,只知贪图享乐,同样对会盟不曾理会,简直是刘氏败类也!    至此,大汉十三州之局势,被李岷的一封讨贼檄文所牵动。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