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廿五章 放荡无涯 (第1/2页)
一饮一琢,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后辽之所以有今日之乱并面临灭国之危,原因多多,但终脱不了欺女真人太甚这一条。都说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今日的恶果始终是自己昨日“作”出来的。 冯过当然不会去同情后辽、感同身受什么的,确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了。完颜氏的武力值绝对是当世第一,与之相比,大定完全就是羽翼未成的菜鸟。万一,万一女真人荡平辽、燕再顺势南下呢,大定能是其几合之敌?别想着其间还有北燕这道屏障“护佑”,这么多年辽燕纷战不断,大抵处于均势,燕人能敌得过得辽人打成筛子的大金人? 女真大金,在大定看来,只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能在燕辽背后搞一番小动作,正好可以为大定吸引火力,着实是及时雨,是能分忧解难的好伙伴。 冯过却是知道完颜女真的危险的,任由其发展壮大,假以时日必成大定乃至北燕的“持剑人”。 只是,在大定朝堂,即便深谋远虑如辛弃疾,尚无法悟及此节,更遑论他人。 金兵南下啊……冯过拊额长叹,只觉头痛不已。 他本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鲜有争长短之心,骨子里却非遇难即躲之人,倒是有些道家“避世”的意思。 道家的不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和你比,一生却不弱于人,别人有的东西我不眼红,该努力还努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而不是自己没本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所以“道”以柔弱为用,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道气足。不争的真意是:不和他人争,而是和自己争与天时争,不断地超越自己的极限,突破自我羽化成蝶,故老子曰:自胜者强。 故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 不争,只是不愿让自己活的太累。但人世间终究会有许多躲不过避不开的沟沟坎坎,龟缩逃避解决不了,唯有坦然面对。 譬如“靖康之耻”。即便有万分之一的发生几率,他也不敢去博其有无。毕竟,他不再是他,和这个世界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亲人友人或者还有……爱人?总之是有了割舍不下的牵挂,大难临头无法各自飞。 既如此,那便想办法去解决,别临了临了束手无策唯引颈受戮尔。 位卑未敢忘忧国?倒也谈不上。讲真,对这样的国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大抵只是想着让亲近之人不致于沦为时代的殉葬品,不致于成为滔滔洪水泛滥之际无数溺毙者之一…… 但他始终人微言轻,再如何言之凿凿,亦是口出狂言,谁信? 是以,乡试是第一步,极其重要的关键性一步。 是夜,无梦,梦在心间。 自楚以降,正式科举考试其实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参加乡试的有监生,生员。而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分县试、府试与院试。 两京十三省的乡试均试三场,八月初八、十一、十四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大定崇宁四年八月初八寅时正,冯过望着东湖贡院广场上乌泱乌泱的人群,瞬时睡意全无。 做乜嘢?凌晨四点,你们都不用睡的吗? 只能说,乡试果非童试可比,想来彻夜未眠者不在少数。 再者,乡试万余考生进场检录也是项大工程,怕是一个时辰也无法完成。考生们早到贡院,越排在前面进场越早,也算是占了地利之先。 没奈何,冯过几个提着灯笼候在一旁,等着贾小春过来领着他们到了“信州府”的灯牌处排队候检。 此次来南昌赶考,好些个豪门士子仆婢侍奉左右,端的是威风八面。刘几、徐元杰家境不显,自无此待遇,冯过则是一惯不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族里最是异类,身边竟是无人侍候。只是南昌离岳州并不算遥远,早前方腊便险些打到信州,冯沈氏生恐洞庭湖那伙无法无天、穷凶极恶的匪徒流窜至省城,极力让贾小春挑了几名“战狼小队”的好手扈随。冯过拗不过,唯有应了下来。 见检录时辰尚早,冯过几人干脆去桃林休憩一番。 昨日他们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