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格高千古 (第1/2页)
过府一叙? 信息量好大的感觉,有没有? 老李有约,冯过岂敢不从?当夜,他推却了一干同年的盛请相邀,只道午间的酒劲尚未消退,是万万不能连续作战的了。 嗯,大昌同榜进士称“同年”,楚定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大定科考先后中式者,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亦称“同年”。 虽说是乡试同年,但分散在各府,等闲难一见,即便来年高中,也是留京一批外放一批,正该寻机多聚聚联络感情。为官者,同乡同年多为朋党,皆是助力也。 所谓“聚聚”,无非是喝个酒吹个牛再洗个脚……不对,是逛个青楼。 子曰:食色,性也。普天下三百六十行生意,唯酒楼与青楼,允称刚需。 风月常新,时复登楼聊纵目; 烟花无际,须知有岸可回头。 此联集中体现了读书人的两大恶习:上联拉良家女子下水;下联劝风尘女子从良。 青楼着实为士子们交朋结友、切磋诗文提供了绝佳的“宴游之所”。士子应试之余,诗文酬酢,交朋结友,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高中者可以多结交几个患难之交、诗文知己,落榜者也可以凭借高中者的关系捞个差事做做,二者皆有所得,又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士子贫富有别,有钱的公子可以携家财万贯,找高级的小姐作陪,住豪华套房,无钱的只有逛逛眼科,住招待所与地下室,但丝毫不会隔断他们成为朋友的愿望,。 一个腰缠万贯的公子,如果胸无点墨,也会成为青楼小姐嘲弄的对象;而一个学富五车的穷书生,一样可以凭他高雅的谈吐赢得佳人的芳心。因而在青楼里,穷富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富家公子因为想学几句唬弄情人的诗句,反倒会有意与吟词咏诗的书生结交,或许是为了沾几分文气吧! 沉溺欢场、失意考场者,比比皆是进入青楼的士子,最大的愿望是考场与欢场两不误。 “绣鞋踏遍几回寻,相会当年未了因。记否红栏明月夜,楼头偷占一枝春。” 冯过既不“偷”亦不“占”,就算是精神洁癖吧,他对这种纯粹建立在金钱关系上的欢爱很是抵触。但大环境如是,只能是“洁身自好”。又或者哪天就同流合污了呢,谁晓得? 李格非头戴乌纱帽、幞头,身穿蓝色盘领窄袖大袍,普普通通的常服,标准的儒生装束。 这种袍服是大定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其他如蓝色、赭色等无限制,俗称“杂色盘领衣”。 冯过仔细着行了礼,摆足了门生弟子的姿态。 李格非除去乌纱帽与幞头,摆摆手:“随意些,不必多礼。” 冯过应声“是”,让自己坐的实了些。 示意冯过自用茶点,李格点慢慢啜了口茶,道:“你的首场四书文是姚泰和高荐的,某也是极喜欢的,写的颇有新意,实属难得,可为示范程文。” 冯过连道“先生谬赞,学生愧不敢当”。 李格非笑笑,道:“你也莫妄自菲薄,这等文章便是放在会试也是必取的,倒让某占了便宜。” 示意冯过莫再谦虚,看了看那张俊美朝气的脸,他又说道:“某在阅卷时便感觉那篇文章出自汝手,昨日拆封时果是如此。有道是雁过留痕,文章书画之道终究有迹可循。汝这二年来用笔甚多,程文寥寥不好判定风格,诗词却是文风各异,更有《菜根谭》、《儒林外史》这等作品,委实是叫人难料,京中有人称你为‘冯千变’,倒也不为化。” 冯过摸了摸鼻子,略略有些难为情,文抄嘛,总不能可着一种文体使劲薅劲,得雨露均沾哪,百变千变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李格非捋须道:“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好一派山村田野夏夜风光,恬静自然,令人悠然神往……某是极爱此词的。” 冯过感觉嗓子有些发痒,压力山大哪。 李格非将冯过的表情瞧在眼里,只道这少年太过谦逊,虽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也未生骄心,属实难得,心下又多了几分喜爱。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