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跃浪争先 (第2/2页)
流。 但,现今不同了,或者说从去年开始就有了巨大的变化,皆因文曲星落在了冯氏老五家。 大昌神相李淳风曰:“有文曲星下界,生于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 郑光祖《立成汤伊尹耕莘.楔子》载:“奉上帝着贫道遣文曲星下降,投胎于义水有内。后伊员外收留,养大成人,名为伊尹,佐于成汤,建都于亳邑。仙童,与我唤将文曲星来者。” 文曲星是传说中主管文运的人,并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举例说明就是如果文章写的好,被皇帝钦点状元,成为朝廷命官,这类人会被称为文曲星下凡。 冯过堪比文曲星下凡?当然是的。 文曲星君是北斗七星之一,号称“七元”,排在他前面的只有三清、四御、五老、六司几位大神。 据《华阳国志》卷十记载,梓潼县有“恶子祠”,又名“善板祠”,民人以雷杵供奉,原为雷神,昌代以后,梓潼神即源于此。梓潼神,姓张名恶子,一名亚子。仕晋,战而死,人们立庙祀之,或称其为蛇精,任蜀地守护神,后地位逐渐提高,流传日趋广泛。他能预知士人的科举命运,受到士人的尊崇,是为文曲星君。 秦楚以来,科举制度得到重视,于是各地祀祷文昌神保佑功名利禄,风气尤盛。蜀地张亚子祠即梓潼神庙最为灵验,“士大夫过之,得风送雨,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必至殿魁”。相传王安石幼年曾过张亚子祠,风雨大作,以后他果然位至丞相。 民间认为出现过的文曲星包则有比干、范仲淹、包拯等,嗯,冯案首在话本《新白娘子传奇》中所写许仙的儿子许仕林亦是其中一个化身。 当然,文曲星这个称誉引用越来越泛滥,称赞人嘛,夸张些又有何妨?动动嘴皮子而已,被恭维的人心情愉悦,最低成本的社交手段。 不过,冯沈氏可是深信不疑的,自己的儿子呢,打小就聪明好学,去年院试一鸣惊人算是厚积薄发,今次小七乡试一飞冲天更是水到渠成,依科举解元必中进士的惯例,来年春闱……咦,不能多想,一想这个心啊就呯呯乱跳……母凭子贵有啥不好,我骄傲了吗? 别嘴硬,你就是骄傲了,还到处显摆,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解元郎是你儿子。 只是……好纠结,冯沈氏痛并快乐着,令她拿不定主意的便是小七的婚事。 十五岁不算小了,订婚三年,十八岁结婚刚好。原本,冯沈氏可是心心念念着这事的,但随着小七表现的越来越惊艳,她对儿媳妇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门当户对很重要,眼见着小七是要中进士见皇帝做大官的,这丈人家也得配衬上才是,否则还不让人取笑,她可丢不起那人。 这些话放在心里想想便罢了,冯沈氏原非势利之人,只不过事关儿子终身大事会想的多些。 乡试揭榜后,信州府衙、上饶县衙第一时间敲锣打鼓上门道贺,紧接着亲朋好友、乡绅耄老轮番登门送礼,门庭若市,宾客盈门。冯家乃连摆三日流水席,招待十里八乡认识不认识道喜的人,很是热闹了一番。 这期间,媒婆、牙婆更是赖着不走,后者自是推销奴婢,前者则是关心冯解元的婚姻大事……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做成了此桩事,得财得名,自该多上心。 冯沈氏只呵呵应付着,其实吧,她思来想去,心中已是有了儿媳的最佳人选——资南嘉!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偶尔婆婆看儿媳也会王八看绿豆……咳,别抠字眼,关键词是“偶尔”。 但还是等等,小七转眼便要去南直隶参加会试,万万分心不得。 九月廿五日,冯过等人载誉归来,被直接请去府衙,知府大人亲切接见,说了一番勉励的寄语。之后又去府学拜谢业师,少不了又经历了一通繁琐的礼节。 徐元杰、刘几自有族人和当地名流迎回,冯过回家极是便宜,穿过吉阳山谷便是。 但这区区两里路,他却走了足足一个时辰,没奈何,冯家一路鞭炮烟花放着,还请了两队喇叭热闹,沿途所过村庄尽是围观乡民。乡里乡亲的,不好太过高冷,少不得说尽了场面话。 及至到了小骆村村口,早有族长冯礼唐领着族中头面人物等候相迎。 正所谓是: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