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二十四桥 (第2/2页)
菜肴。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终于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芽鸡条和葵花斩rou这四道菜。萧广品尝后,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扬菜肴倾倒朝野。 到了秦楚,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更加讲究饮食。有一次,郇国公韦陟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座中宾客们叹为观止。当“葵花斩rou”这道菜端上来时,只见那巨大的rou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客们趁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高兴地举酒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rou’不如改名‘狮子头’。”一呼百诺,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杨万里亦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螯,世间真有扬州鹅。”其在品尝了包括像狮子头之类的菜肴后,作了生动形象的夸张,借菜抒怀。 扬州城内烹制此道名菜最为地道的是“狮子楼”,需提前预订,吃食住行诸事自有沈致信打点安排。 昌罗城、定大城的护城河又名保扬湖,南起北城河,北抵蜀冈脚下。昌楚以来,众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构筑水上园林。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是也。 保扬湖,其实是一条较宽的河道,湖面瘦长,蜿蜒曲折。 坐在二楼雅阁,冯过几个面面相觑,不想这名声在外的景点“名不副实”,属实是其貌不扬,好在两岸这些花柳园林颇具水乡特色,乃饰其拙也。 冯过咳了声,指指目光所及的湖水、拱桥、垂柳、园林,随口道:“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所谓“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之名够江南,冯过算是提前为之赋予这诗情画意的名字。 “好一个瘦西湖,好一个冯七郎。”一人推门而进,声音洪亮。 这是二楼雅室,怎么有人说进就进,小春同志的安保工作没做到位呀。 此次冯过上南京会试,乃是冯家头等大事,冯礼唐大手一挥,调拨了若干人手随扈(服侍)左右,一应用度皆由公中出账。 这二年,大定可不安稳,先有方腊后有钟相,东南大乱,卷入其中的百姓愈百万,伤亡数十万,虽不致元气大伤,却也是伤筋动骨了。 简而言之,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冯过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所谓政策倾斜,自有其根由。从院试到乡试,因小七表现惊艳,冯家社会地位的提升rou眼可见,族里几位实权人物非止与本地父母官称兄道弟,便是见了知府大人也不再如从前般唯唯诺诺、战战兢兢,有底气了啊。 另外,不为众人所知的是,小七通过世子的点拨暗示作出了快速反应,冯家方及时割rou止损,避免了与甘家同样的下场。覆族之危呀,想想都后怕。 因为有白鹿洞书院前车之鉴,幸是未被卷入其中,此次远行,族长可是下了死命令,一切以小七的安危为重。 安保,当然由贾小春负责。 关于浓眉大眼的小春哥,冯过并不十分清楚其身世来历,只晓得其自幼家境贫寒,父母早逝。早年受过白家(董小宛家)的恩施救助,及至他因事被军中除名返乡,家中再无亲戚,恰遇白家惊变,他便成了董小宛母女的守护神。 早前,董小宛几人去往金陵城,也不知她与贾小春说了些什么,春哥并未同行,而是选了两位一手调教出来的机警护卫随从。 对贾小春,冯过当然是信得过的。至于他说远非岳飞、杨再兴之敌,废话,那二位绝对是武力值天花板级别的人物,你行你上啊! 进屋这人之所以畅通无阻,当然不是贾小春失职,而是因为这是位熟人。 其实,也不算太熟啦,寥寥数面而已,他倒是自来熟。可架不住人家名头大呀,文武双全,天下闻名。 冯过几个见了此人,纷纷起身:“龙川先生,好久不见。” 没错,此人便是许久未出场的陈亮陈同甫,一如既往的清癯,眼神明亮,炯炯有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