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河山_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之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之龙 (第2/2页)

日,或者最好能把陈亮牵挽回来。他追到名叫鹭鹚林的地方,由于积雪太深,道路泥泞,再也不能前进,辛弃疾才无奈放弃追赶,独自就饮于路旁一个叫方村的地方。晚间投宿于泉湖吴姓人家的四望楼,由于思念陈亮,久久不能入睡,半夜听到邻近传来的笛声,想到正在归家途中的陈亮,于是披衣下床,点燃蜡烛,磨墨铺纸,作成《贺新郎》词一首,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由此词开始,辛弃疾和陈亮一连唱和了五首。其中辛弃疾写了两首,陈亮和了三首。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称得上是一桩盛事。尤其是辛弃疾的第二首《贺新郎》词,脍炙人口,表现了词人对陈亮的钦佩,以及与陈亮同仇敌忾的爱国情cao。

    辛陈友谊既深,爱国之志又复相同,如此诗词唱和,诚堪为二人生平至快之事。

    二人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感情至深,惜乎各以事牵,相见日少。

    辛弃疾的名声固然要大过陈亮,但彼此是相互成就的。

    人生得二三知己足矣,辛弃疾是幸运的,陈亮又何尝不是幸运的?

    多了陈亮这位不速之客,席间的气氛反而热闹了许多。

    陈龙川与冯过几人一般,此次亦是赴南京会试的。科举之道于文人绝非鸡肋,而是绝世佳肴,即便狂妄清高如陈同甫,亦不能免俗。或者说,学成文武艺报与帝王家,正是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学而优则仕。

    当然,以陈亮的才学及名气,再次落第可真成稀罕事了。别问考官何以知晓哪份是他的考卷,科举潜规则了解一下。

    酒过三巡,话头开始丰富起来,不多会就转到了“打虎英雄”这个热门话题。

    说及此事,陈亮便很是“义愤填膺”。

    他如是声称,年十六便离家启程北上,一路走走停停,少不了路见不平一声吼,拔刀相助的事可没少做。前二日来到扬州,听说了大虫伤人之事,心下便决定要出手除害,却教友人拖了去饮了几场酒,此事耽搁了下来,不想被武二郎占了先。

    他痛饮二盏,哈哈笑道,这武二是个有本事的,早前在杭州便听得其名号,因罪了当地大官避祸他乡,算是一条好汉,到了扬州仍是不甘寂寞。

    陈亮原是个极好结友的,即便已年逾五旬,仍有热血在心头,像武松这等汉子定然要结识一番。

    冯过晓得陈亮时常在杭州左近游玩,否则也不会交了方腊这位……遂旁敲侧击地问了些武松的事情。譬如既有武二,那武大呢?潘金莲……咳咳,可有西门大官人?

    别说,百晓生陈同甫还真知晓一二。

    话说那武大郎原是,临安县从小父母双亡,将兄弟武松抚养成人,心地善良,踏实勤劳,疼爱兄弟,为人质朴,具备中国农民具备一些基本优点,但是缺陷也很明显,性格有一些懦弱。他身无长技傍身,只能老老实实地卖炊饼度日,家境贫寒。但是凭借卖炊饼的钱买了一套小木房。

    当地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嗯,白捡的媳妇,自是要待之好些。

    至于西门庆,原是临安县的一个财主,家里开了生药铺及茶楼酒肆。他为人jianian诈,贪yin好色,使得些好枪棒,是个受人另眼看待的暴发户兼地头蛇。

    哦,对了,这家“狮子楼”也是西门庆的产业,乃是他与本地几位有些势力的人物合伙置办的,他出的份子钱最多,算是“大股东”。

    冯过听罢,不由哂然。

    那个时空无论是那本名著抑或者是那本伪名著,西门庆都是虚构人物。

    在那本名著中,从小说中描述的人物背景和所作所为来看,西门庆和明朝jianian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藩的形象最为相合。有权势,严嵩在明代朝廷中一手遮天,而且他只有一个独子严世藩。这个严世藩仗着父亲的官威和权势,又自小被宠溺,因此就形成了贪婪残暴好色视律法和视人命如草芥的性格。这也就是为什么西门庆先是被人妻潘金莲美色所勾魂,接着又敢直接与潘金莲苟合最后jianian情败露直接下毒手杀了武大郎的原因。

    嗯,作者大大以笔为刀,狠狠地嘲讽了明代朝廷的腐败黑暗。

    正这般想着,忽听楼下传来一阵熙闹声,众人纷纷循声望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