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军缟素 (第2/2页)
的吗? 不是! 就是直隶、山东的拳民打的,洋鬼子厉害吗? 他们厉害个屁!一个打不过,三个五个打不过,咱们就三十五十的往上扑,洋鬼子人少,这天下人人一心,什么洋鬼子敢欺负咱们? 这次清楚了吗?” 说一说津沽战事,这事儿在顾其行看来是可以做的,但叙一叙京津的英雄豪杰,这事儿从桂顺的角度出发是做不得的,侠以武犯禁,这都是有说道的,叙一叙京津英豪,不就是鼓励下面玩义和团吗? 这样的话在这个时候是不该说的,一旦说了。就等于站队了,津沽一仗打到和谈,接下来要倒霉的就是那些主战派了,这个时候。站到主战派的队伍里,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二爷,此时做此事,会否多有不妥呐?” 利益决定行事准则,李大成的安排。顾其行真是看不明白了,假死脱身是好事儿,宣扬津沽一战,不是跟朝廷对着干吗?‘激’起了百姓血气,将来遭殃的可不单是洋鬼子,朝廷怕是要第一个遭殃的!朝廷遭殃,即桂顺这个贝勒爷遭殃,此事做的损人不利己。 “哦……也是,此事由贝勒爷来做,不是很妥当! 老顾。若让百姓来做此事呢?” 宣扬津沽一战的英雄豪杰,就是宣扬变‘乱’思想,这是大不敬的罪过,此事由桂顺主导确实不妥,但李大成保桂顺富贵是有前提的,与这个前提对冲,就只能舍弃桂顺的部分利益了。 “百姓来做,自然可行! 只是,二爷,做此事怕是……” 盯着病榻上的李二爷。顾其行的眼神有些离散,这位爷的心思太大,保朝廷自然荣华富贵,可做的出格了。就要抄家灭‘门’了,这些事儿做不做,顾其行这边还得有个考量的。 “不管别处如何,咱们保的是贝勒爷的富贵!” “哦……那学生明白了,此事可做!” 保朝廷与保贝勒爷富贵,就是两说的事儿了。朝廷不济,顾其行是清楚的,若按李二爷的看法,这朝廷怕是不成了,这个时候,桂顺桂贝勒要想自保,宣扬津沽一战,不是什么坏事儿。 李二神将也只是贝勒爷手底下的人,即便朝廷不成了,不管是谁,都得高看桂贝勒一眼的。 李大成、桂顺、顾其行这边有了定计,李二神将伤重不治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四九城内外,李二神将身死!让振威军上下先是喘了一口大气,之后振威军的气势也就变了。 自津沽战场残存的振威军至少在五万以上,这些人都是经过战场初步洗磨的,阅历上算是老兵了,只要训练一下,在大清绝对算是‘精’锐之师,直隶壮丁、京师壮丁,也因此松了一口大气,李二神将死了,他们就不用打生打死了。 与李大成料想的不差,自己身死的消息传出之后,振威军俨然成了香饽饽,无论是百姓还是一些官员,都想着挤进振威军的序列之中,以后就该是论功行赏了,即便不是论功行赏,振威军的军饷伙食,也是四九城里最好的,不用打仗,谁不想占便宜呢? 对李鸿章而言,事情就不妙了,所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说的就是此番际遇,谁曾想,去探了探李二神将的底儿,反被那小家伙给利用了。 李二神将一死,洋鬼子那边就有了说法;还是这李二神将一死,几十万围在京师的振威军,面上成了哀兵强师,哀兵必胜,那小家伙一个假死,算是抵定了京津大局。 事儿是好事儿,可‘逼’死李二神将的事儿摊到他李二先生身上,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这些年他签了太多的和约,如今又背上了‘逼’死李二神将的恶名,此事,不用细想,也是丑事一桩,洋鬼子‘逼’得急,朝廷吃罪不起洋鬼子,就让他来‘逼’死了李二神将,这戏词儿是水到渠成啊! 现在除了骂一声‘格老子的!’李二先生也是无计可施,说那李二神将没死?那和约就不要签了,还他妈得再打一场,现在的朝廷,打得起吗?还真是打不起,这样的阳谋,谁摊上了,也得乖乖的看着! 一夜过后,振威军三军缟素,也实实在在的镇了通州一带的洋鬼子一把,兵临城下之后,洋鬼子内部也是纷扰不断,日俄在津沽吃了血亏,自然是雷打不动的主战派,年轻的老美主张维护秩序,德国鬼子也被打的心里七上八下,英国固然想着罢战,但以法国为首的其他各国看热闹就不好了,接下来是战是和,谁也说不准的。 既然朝廷要议和,自然不会封锁京城,李二神将身死的消息,加上已经在京师传播的津沽一战的消息,很快就被传到了通州联军营地。 现在不是八国联军要不要战的问题了,因为李二神将的死,京师也算是暂时有了同仇敌忾的模样,背地里再有李大成这样的有心人推‘波’助澜,与洋鬼子决战京师的消息,也就不是空‘xue’来风的消息了。 因为李二神将的死振威军要打,朝廷要和,在津沽坐蜡一场之后的联军,也有了计较,若是有七八万人的军队,决战京师未尝不可,只有两万联军,决战人家几十万振威军,这仗胜算不大。 打是不打,好像也很明白了,调津沽一带的日俄联军?谁他妈敢提这茬?那边传的可是黑死病,可以让数百万人丧生的黑死病啊!xh118 哈--53535 d80ok0bo 19652752。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