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00_第一百六十四章 十年造舰计划(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十年造舰计划(中) (第3/3页)

到这,李鸿章算是完全明白李二神将的意思了。无论是购舰还是之前说过的做纺织,李二神将的目的很简单。与洋商争利,但这可能吗?有那些个条约在。怕是不可能!

        轮船招商局与英商太古、怡和签有平价合同,这跟朝廷限制纱锭数量没什么两样,在这些方面,英商以及各洋商,怕是不会稍有退步的,李二神将的想法不错,可没法儿执行呐!

        “明白了!明白了!

        小老弟,许多事儿都不是如你所想,诸洋商怕是不许呐!”

        李二神将算是用心良苦了,但许多事儿,李鸿章都碰壁过,有太后在、有诸洋鬼子在,许多事儿不是想了就能办成的。

        “这个不许,那个不行,还有什么行的?难道就眼巴巴的看着举国沦丧吗?

        不去争不去抢,自然不许、不行!去抢了争了,或许也就行了!

        这事儿你老李做是不做?”

        听了李大成带着怒火的诘问,李鸿章想到了当年几大船行打价格战的事儿,当年怡和、太古、旗昌,三家联手挤兑轮船招商局,李鸿章用借官款、增漕粮、运官货的手段,反而挤垮了旗昌船行,逼得怡和、太古跟轮船招商局签了平价合同,这未必不是个法子,只是里面掣肘的东西颇多啊!

        “小老弟,在这大清,话好说事儿难做,你的法子不是不成,只是里面掣肘的东西颇多,老李只怕你走不下去呐!”

        听了李鸿章的劝解之言,李大成脸上露出的依旧是不屑,许多事儿按照法度条约来做,自然是做不成的,撇去了法度条约,许多事儿很好做,有些路子,李鸿章不能走,他却可以走,这就是官与民的区别。

        “津沽战前,你老李怕也不看好战局吧?

        结果怎么样?”

        一句话,李大成就挡住了李鸿章的一肚子话,津沽一战还摆在面前呢?有些事儿他老李做不成,面前的小李未必做不成。

        “嗯……此事容老夫再斟酌斟酌!”

        “老李,做不做汉jianian,就在这一局了!

        你老李的功罪,恐怕不是由朝廷、太后来评议了,需要后世人的评议!

        津沽一战打的好是不好,你我心里有数,再演一场镇南关,只怕你老李家世代都要顶着汉jianian的帽子喽……”

        老李肚子里的弯弯绕,李大成多少能琢磨一些,无非是大清、名声、利益而已,汉jianian这俩字儿,对老李的杀伤力绝大,无论怎么权衡,老李怕也是过不了这一关的。

        今时不同往日,津沽一战就是李鸿章的底气,将来东三省事发之后,在谈判桌上,李鸿章的底气会更足,一旦在药材之事上,诸洋鬼子有求于大清,那李鸿章就占据绝对的主动了,有了这些再做不成事儿,那他老李就是想在京师作死了。

        “小老弟不要逼迫!

        兹事体大,容老夫想一想,今日咱们就说到这里,改日老李再来拜会一下小老弟。”

        今日之会,二李谈了不少的东西,于李鸿章来说,触动最大的还是汉jianian二字,李二神将说的不错,有了津沽一战,许多事儿,怕是依着老路是走不通了,一旦这次的合约签零落了,只怕汉jianian这恶名,他老李是摆脱不掉了。

        “时间有限,中堂大人还是要早做决断为妙,一旦东三省事发,好多事儿都难办了!

        现在是个契机,交好英美法德日,共同抵制沙俄的契机,待东三省事发,这契机就没了!”

        李鸿章要走,李大成最后提醒了一句,有些事儿先做了是需求,后做了就是要挟,意义不同,这点想必老李也是清楚的。

        “明白了!多谢小老弟提醒,待那边有了结果,老李再来拜会!”

        点点头抱抱拳,李鸿章也不犹豫,转身就走,许多事情他也要回去好好思量一下的。(未完待续)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