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医崛起(中) (第2/2页)
他与李鸿章已经与诸洋鬼子议定了第一笔借款,四千多万英镑,将近三万万两的银子,七千万用于赔款,一万万南北洋、李鸿章、桂顺四家吃下,剩余的才是建设用款,这些事儿要瞒着老娘们,两人已经跟洋鬼子议的差不多了,和约之上都有瞒着朝廷的条款。 这些款项,绝大部分的最终消费地都是欧美各国。诸洋鬼子也乐得为桂顺、李鸿章二人打掩护,大清的**,有目共睹,这笔借款在两人手里。比在大清朝廷手里安全,洋鬼子的收益也更多,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想到即将到手的五千万,桂顺也就不在乎送出去的五十万了。 庆王那边。没什么问题,贪财的必然怕死,作为振威军后台的桂顺,庆王最近这段时间还真惹不起,除非他不想活了,不然肯定不会拒绝桂顺五十万的好意。 大半天的功夫,桂顺先去拜访了庆王,后又请来了李鸿章,见了李二神将,李鸿章的眉头紧皱。这次攻讦他也听到许多不太好的消息,与桂顺过从甚密这样的话也有,虽说可以借和谈打掩护,但这段时间,他与桂顺的交集确实频繁了一些。 在明面上,桂顺、李鸿章两人是有仇的,李鸿章逼死了桂顺的左膀右臂李二神将,这事儿是揭不过去的死仇,现在这个时候,各方的视线都在盯着两人。接触太过频繁,对谁都没好处的。 “小老弟,此时,咱们还得避嫌呐!” “中堂大人。不急着撇清关系,这次请你来,谈的也是洋鬼子的事儿! 洋鬼子最近这段时间,拉拢了不少御医跟各地的名医,一个好的郎中,从学徒到出师再到出名。动辄几十年呐! 洋鬼子有钱,咱们没钱,若是好的郎中都给洋鬼子用钱拉走了,那咱大清的病谁来治? 有鉴于此,贝勒爷认为,咱们大清该开一所医学学堂,大批量的培养郎中。” 听了李二神将的说法,李鸿章点了点头,这事儿做的,但他也没有立刻答复,这李二神将的歪心思太多,谁知道这事儿里面有什么手脚? “小老弟,你说的大批,是多大批呐?” “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啥?” 听了李二神将口中的数目,李鸿章真是诧异了,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扯什么犊子呢? “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重复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李大成也没什么掩饰,京师城外,他买下的孩子都快过五万了,这些人正好去新建的医学堂。 “钱从何来?” “几十万人的学堂,能花多少钱?几十万也就建起来了。” “小老弟,你这是在跟老李打埋伏吗? 是!一所学堂,十几万、几十万也就建起来了,以后的花销呢?吃喝住行不花钱呐?” 给了李二神将一个大白眼,李鸿章也不受骗,学中医动辄十几二十年,几万人十几二十年的花销得多大?不比养支军队花销少,这样的埋伏,除非他李鸿章瞎了才看不出来。 “朝廷做不了,民间来做,组织各大商家筹款成不成呢?” 暗道一声果然,李鸿章摇了摇头,若是能行,早就做了,没做那就是不行,各地也有医学馆,但规模普遍不大,弄上一个几万人的医学馆,听着是不错,可谁又能做的成呢? “这也不成? 什么什么都做不成?事儿还咋做呢?” “小老弟有话直说,不必遮遮掩掩!” 知道李二神将有定计,李鸿章也不想磨叽,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早做完了早走,也能避嫌不是? “那就让贝勒爷来做,贝勒爷在京师附近收留了几万孩童,至今也没个归宿,就从他们开始吧! 这些孩子,大多是直隶、山东难民之后,养在京师花销太大,不若这医学堂就建在山东吧? 山东、孔孟之乡,孔府、孟府之外再建一座医府,也能做一时美谈不是? 再者,之后诸洋鬼子必然要学咱们的中医,医府建在山东,也能避开太后的视线,免得洋鬼子太多,惹得太后不快。” 听了这个说法,李鸿章无奈的一笑,他一生纵横,跟老师曾涤生学得相人之法,三十年间,看不透的人不多,李二神将当算是魁首,这人有时暴虐如狼豺,有时慈悲若佛陀,瞧不清、看不透! “此事小老弟已有定计,为何又要问我?” 看不透的对手最是厉害,官场上最怕这样的人,想了一下之后,李鸿章依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答复。 “如何选址、如何起名、如何请人,需要中堂大人襄助。” “哦……这三条只有这请人一条用的上老李吧?” “不然!选址、定名,也需要中堂大人来决断。” “哼哼!直说吧!你想选在哪里?” “山东、微山!” “微山……齐鲁灵秀之地,倒也不错,紧邻大湖也有泽被苍生之意,医府选在微山,上有邹县孟府、曲阜孔府,贴切! 你定的是什么字号?” “微山医府!” “太小!” “华夏医府!” “太大!” “大清医府!” “如此将太医院放在何处?” “齐鲁医府!”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齐鲁医府选在齐鲁灵秀之地,倒也勉强!”(未完待续。)xh118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