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走各路(中) (第2/2页)
成了敌对关系,有些话也不是不能说的。 “做买卖世凯又不明白了” “对啊就是做买卖 老子想让跟着老子混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那还远远的不够。 衣有绫罗绸缎、食有酒rou菜蔬、住有青砖瓦房、行有车船代步。这是最基本的 这些东西哪里来在老子看来只一个字:钱 没钱万事休提,要钱不就得做买卖吗” 这也是李大成的实话,只不过他想要全国的人都跟着他混而已 “哦世凯明白了,二爷要做的是富国强民之举吧 与二爷一样,世凯也有这样的心思。像我泱泱大中华,竟被倭奴欺负,世凯的心里也如油煎火燎一般呐 这样的事儿,世凯不能让二爷专美于前,咱们戮力同心可好” 袁世凯的这番话,也有一定的可信度。若是没遇到李鸿章缩头之事,或许李大成会考虑一下,但自从老李那次缩头之后,对于大清上下的人,李大成是不信任的。有些事儿,只能自个儿做自个儿的开路先锋。 “想法不错 可老袁呐咱们毕竟不是一路人,太后、庆王、荣中堂、李中堂、贝勒爷,咱们现在走成一路人,那不是找死吗 你觉得呢” 袁世凯想靠在桂顺身上,还是那句话,现在是不可能的,朝局如此。老娘们也不会允许桂顺的振威军与北洋走成一路人,一旦他们成了一路人,老娘们的位子何在 “二爷目光长远、深谋远虑。世凯不及,只不知以后呢” 李大成虽然说得明白,但显然,袁世凯对靠向桂顺是没有死心的,不管怎么看,桂顺现在确实是风头无两的。站队很关键,一旦站出了队。那可就要命喽 “你说呢” “唯有同走一条路” “那是什么路呢” “全我国土、富国强民” “这路是不错,但也不一定是同一条路。不过,只要你想这么走,我应该不会去挡你老袁的路,即便你挡了我的道,在这条路上,我也可以稍作忍让的,但是涉及到了根本的利益,无论走的是什么路,都难免要生死相搏的。” 在李大成看来,老袁篡国之初,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但后期称帝就糊涂了,若老袁还想走那样的路,做掉他也是难免的,说老袁是民贼过了点儿,李大成觉得,另一个可不比他做的强多少,虽说他的口号喊得比老袁响亮,但实际做的事情,却真不怎么地道 “世凯明白了,多谢二爷教诲” “教诲谈不上,咱们不过是彼此聊聊天而已,倒是我有些不情之请,想让袁大人帮帮忙” 袁世凯是个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虽说人有些五短,但长相憨气,很能得到别人的好感,与他聊天,确实很舒服。 “二爷但有吩咐,世凯必当竭尽全力” “竭尽全力倒不至于,我这里有两件事儿,一是微山齐鲁医府的事儿,我想将整个微山湖都划入医府的范围之内,这事儿还得您这个山东父母出力呐 第二,便是胶州府的事儿了,我想在胶州府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山林,这事儿成不成还得您这个山东父母点头的。” 对于齐鲁医府,李大成的构想很大,只一个医府还远远的不够,有了微山湖,李大成就能在医府边上再开一座水师学府,其他学府对水的要求不大,自然建在那里都成的。 以医府为依托,建立一个类似大学城的所在,有了微山湖这一大片区域,足够这个大学城几十年的发展了,学拳脚或许动辄十年功,但学知识是可以速成的,求专不求全,三两年的功夫,就能培养出一批可用之人。 在胶州府购地,李大成的野心更大,他想要的可不是一万亩两万亩,而是整个胶州府的空闲土地、山林,若有可能,向周边辐射一下也是可以的。 “嗯医府之事,朝廷在做,世凯定当竭力相助 只是这胶州府的土地山林,不知二爷想要多少呢” 齐鲁医府之事,是李鸿章倡导的,朝廷点头应允的,此事谁做都是可以的,袁世凯自然不会避讳什么,但胶州府的事儿,就要另说另讲了,那边可是扎着振威军的,如今的山东,还是他袁世凯的地盘,让李二神将插进去了,万一他一时离不开山东,以后难受的还是他自己。 “自然是有多少要多少了” “这 寻常土地是可以买卖的,这个世凯自然应允,只是属于官产的土地山林,世凯实在是为难呐” “嗯我也明白你的难处,据闻太后回銮要走河南,此次和约,整修大运河,也是朝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太后回銮走运河的可能很大啊 运河山东段,我们还没有去看,但直隶段的运河不容乐观呐 若太后在冬春两季走运河,疏通的花费可是不小,不知袁大人手里的银子可充裕” 卖地,袁世凯为难,李大成张口就给了一个更让他为难的事儿,太后之事无小事,运河虽说是王勇钦的软肋,但也是袁世凯的软肋呐 山东巡抚,那就是一省之父母,运河不通,少不了老袁这个山东父母的责任在其位、担其责,老娘们不舒服了,可不管是不是什么历史原因。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