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蕴皆空》  (第1/1页)
    清空思绪,放松大脑。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即便此身堕入阿鼻地狱亦有何妨?    不过是生于微末,碾于尘土。    须知活着本身便是八苦之一。    且吾之砒霜,彼之蜜糖。    无非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重缓急。    既已决心遁入虚界(实际上无人可躲,也最终归墟)    何不趁此良辰,活得一个潇洒自在随心所欲?    凡夫之所畏所怖,无非果报未了,终有一劫。    然心之所在即是劫难所幻,无明者,无无明尽者,凡所视所观所苦所欢,尽为色相所困,为自缚之幻所扰。    此苦不过自己作,此难无非自己想,故本无难无欢,皆为活着二字而诞之幻。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生灵亦有求生之欲,生死之间亦有大恐怖。    故而,未看透生死间本质表征之有情众生,皆困于苦海,不得空门。    亦不可观之,五蕴皆空。    ·    ·    别样的,我在发什么颠。    病情又恶化了?    没搞懂,只是有感而发?    难道我心中那求生求死之意如此强烈么?    评价是没写开题报告导致的。    星期一得交,幸好现在一个主要的变量模型已经定下来了。    你写完再玩也不迟啊。    准确的说,如果现在开题报告早写好了,我就直接打开维多利亚3了。    而不是在这里倾倒什么内心深藏着的潜意识情结。    本来打开日记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理清一下开题变量之间的关系与思路。    在写完之前我是不会去碰这些破游戏了。    正所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墨雄这句话还是有大道理在其中的。    ·    ·    感谢KIMI!!!!    KIMI·SATA!(虔诚)    伟大的月之暗面从知识荒野上为我带来禁忌的翻译功能,能让我得以解开语言之秘,得观外文文献。    目前已经确定的逻辑链路:亲子沟通(自变量)→积极心理品质(部分中介)→零花钱(中介后路线与主路线调节)→社会互动目标(因变量)    我一开始还以为零花钱这块在神幻集团内没有研究参考的,原来科幻帝国那边的学者先驱们早在1984年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研究相关方面的心理现象了啊。    ·    原来在20年的时候就有本集团的学者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与零花钱的调节了啊……    不过他研究的是亲子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问题,我这个研究的则是亲子沟通对社会目标的问题……    问题不大。    ·    ·    哎你主父的给我干哪来了,这还是知网吗?    ·    做研究本质上属于一种高度信息化采集的过程。    这一过程足以让人陷入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    在疲惫不堪且痛苦不堪的同时认知负荷的超负载却让人上瘾而欲罢不能。    当然也可能是我喝的咖啡给我带来的错觉。    但这并不影响我现在进入一种非常奇怪的成瘾发作状态:对进一步文献阅读的理解。    或许我生来就是干这行的料?倒也不可妄下定论。    但这种奇怪的由于信息符合超载而导致的大脑超频的正反馈刺激,上次体验到还是放在一次高中晚自习的数学月考后。    令人痴迷。    难怪费米会追求这种高度理性化下的高频工作状态,有一种自我毁灭的美——毁灭于建设科学的过程中。    让自己的生与死都充满了意义,这种感觉,真好。    ·已经十二点了。    先睡吧。    明早早起继续写。    晚安,亲爱的墨小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