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神社的恶魔 (第1/2页)
请神队伍渐渐走远,高信一松了口气,背靠墙壁躲进屋子里,而李师道和史可法则目光阴沉,心中都出现了一股不祥的预感。事情太古怪了,这些人请神干什么?目的何在? 是张献忠在装神弄鬼,还是恐怖份子在策划什么邪恶仪式?又或者老百姓自发而为? 就在李师道三人交谈的时候,镇子里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请神队伍在快要走出镇子的时候突然停下,敲锣打鼓的声音渐渐变弱,只能听见凄厉的唢呐声萦绕在整个小镇上空。 紧接着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几个打扮另类的女人被赶出队伍,被一群穿着灰衣的男人押了过来。之前被李师道毒打挟持的红衣女站在角落,脸上头一次出现了深深的恐惧。 “怎么回事?” 她们很快来到石楼门前,冲里面喊些方言。 “你们能听懂是什么意思吗?”李师道看向史可法和高信一。史可法摇头,他是河南汴人,陕北土话也只能听个大概。 李师道打量红衣女,她正抓着头发蹲在地上哭泣,不知道是不是她告的密。不过想来应该不可能,要是老百姓想干掉李师道他们,不会拖到现在。事情有些蹊跷,还得再看看。 那三个打扮另类的女人,被六个灰衣男人按着走进石楼里。高信一大惊,反手从蓑衣里拔出来一把火铳,指着领头那个男人的脑袋,李师道则持刀上前,将史可法护在身后。 这几个男人似乎很畏惧李师道,都没有上前询问李师道这三个外人,领头瘦子指了指李师道身边的红衣女,然后吩咐身后人把她抓出来,红衣女厉声惨叫,被两个男人直直拖走。 “镇子里男人少,祖公想让你们跟着请神队伍,去庙里抬棺。”灰衣瘦子言辞闪烁,似乎有意隐瞒了什么。 “抬棺?你们不是要迎神吗?怎么又跟棺材扯上了?”不管李师道怎么问,对方都不肯开口,倒是那几个农妇,偶尔会说上几句难懂的方言,从她们语气来看,不像是什么好事。 僵持了几分钟,就在李师道准备翻脸大开杀戒的时候,史可法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一把按住将要发作的李师道,然后朝高信一使眼色,妥协道:“我等来寻医,悉听尊便。” 听说要去抬棺,李师道哪里肯,却拗不过史可法。不过看史可法一脸淡定,李师道跟高信一只好遵从他的意思。 几个女人为他们披上五颜六色的衣裳,然后带他们追上请神队伍。等三人加入队伍,走在前面的喧乐班子就继续敲锣打鼓,凄厉的声响配着起起伏伏的红白轿子,真是好诡异。 “这叫什么事啊?惹老子一身晦气。” 高信一低声发泄不满,三个人跟周围无声跳舞的神婆格格不入。长长的请神队伍很快走出了村子,沿着崎岖的山路一直爬到半山腰,最后停在一座神庙前面,上书弘阳观。 道观看上去很破旧,阴森且潮湿,墙皮上长着斑驳苔藓,房顶盖着青瓦,古香古色,这庙子估计有点历史。仪门进去,神位上坐的居然是个鬼,乃是十殿阎罗之首,秦广王。 杂草丛生,鬼庙破成这个样子,显然缺少打理,可看当地人对请神的重视程度,似乎这鬼庙在他们心里的地位很高。 这就奇怪了,为何他们明明祭鬼,却任由神庙破败不来打理?镇子里这些人对待神社的态度让李师道有些费解,弄不清楚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 这神社虽然不大,门槛却很高,山地陡峭,庙外一共布置了七级石阶。整个镇子的房屋都没有门槛,这破旧寺庙却建有门槛,李师道有些明白为何神社会破败不堪缺少打理了。 这地方估计不是普通村民能够进来的。 踏上台阶,进入庙内,里面是一个十几平的小院。地上青砖铺路,两边杂草丛生。继续往里走,穿过小院就到了正堂,跟外面比起来,这里显得更加破旧,屋顶上瓦片残缺,漏着一个个大洞,墙皮开裂,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裂痕。 左右两边,各自伫立着两座神像。 分别是阴间四大判官,宰相魏征、天师钟馗、查察陆之道、法官崔珏,都写着小篆文。最前面供奉着一个獠牙恶鬼,供桌上的牌位写着秦广王三个金文。 在秦广王的神像下面,是一口红艳艳的棺材。 “李师道,快抬出去,在这鬼庙子里我浑身都举得不舒服,好像一直被人盯着似的。”高信一招呼李师道赶紧的,其他四个镇子的男人也拿着棍子走了上来,史可法只冷眼旁观。 “怎么抬?听说抬棺也很有讲究的。” 棺材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尘,也不知道扔在这里多久。 “你俩抬棺尾,他们抬棺头。”史可法以手按刀,四面观察后,走上来耳语道。 “这些愚民并不多,咱干脆直接杀光抓住巫医走人好了,机会难得!”高信一不理会史可法,用商量的语气跟李师道提议道,李师道也有些意动,在场不过十几个男人,很轻松。 至于那些老弱妇孺…… 正准备推演一下计划的可行性,外面却传来一阵喧哗。 “李军使,到底怎么干,你倒是说句话啊?” 高信一的口吻很焦急,似乎按捺不住杀人越货的冲动了。 “鬼王来了!” 不待李师道吭声,神社之外突然响起一声惊呼。 在那个花衣裳神棍的带领下,在场男男女女纷纷跪地,连头都不敢抬,鬼前的几个本地人也连声催促李师道三人下跪。李师道正要发作,却看史可法变色道:“是莲花社逆党!” “什么莲花逆党?” 李师道没听说这个东西,低声追问史可法。 “就是白莲教!”史可法面露惊恐,连拖带拽把李师道摁跪在地上:“一会儿听我命令行事!” “好好!” 李师道忙不迭点头,虽然不知道史可法是怎么判断出来的,但在看到史可法那罕见慌张惊恐的神色后,李师道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他对白莲教的了解仅限史册,具体情况少知。 这是唐宋以来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秘密结社。渊源于净土宗,起于唐末五代,北宋时期开始大流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妖僧慈照正式建教,号白莲宗。 但早期遭到了宋廷的严厉禁止,教主妖僧慈照被捕入狱,最后判决流放江州坐牢。到南宋后期,虽然仍然被朝廷和以正统自居的密宗视为事魔邪党,但却愈演愈烈。 崖山之后,白莲教受到鞑子承认,进入全盛时期。此时经过长期流传,白莲教的组织架构和教义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遵循净土原教旨主义,一部分教徒则夜聚明散寻衅滋事,或伺机武装暴动,鞑子忌惮白莲教势力强大,多次下令灭教,逮杀暴徒。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也严禁白莲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