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七、又是一年招聘季 (第2/2页)
是当年在注册必乎的时候就用了这个。 苏山月? 蓟门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 徐生洲翻了一下自己之前的提问和她的回答,才大致明白怎么回事儿。大约去年这个时候,自己刚被那个见鬼的系统套路,被迫接受学习高等教育学知识的任务。自己不得其门而入,就在必乎上提问,而且为了凸显必格,特意表明自己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因工作需要即将担任某高校主要领导,许诺“答案被采纳者,需要求职时可与本人联系”。貌似当时就是这位答主的回答对自己的帮助最大,她的标签“第三类人”“大龄剩女,追尾必嫁”也让自己印象深刻。 没想到一年过去,当日种下的因,终于结出今天的果。 徐生洲想了想,决定如实相告:“苏博士您好,我是神州科技职业学院(民办)的校长徐生洲,我们学校有招聘高等教育学的计划,但恐怕您不肯屈就。” 回完私信,徐生洲仔细想了想,觉得神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校,想要健康发展,确实需要高等教育学、学校管理等方向的专业人士出谋划策。自己作为突然插足的外来户,想要掌控全局,也需要有几个能堪大用的心腹。从当年苏山月热心相帮,到现在贸然相求,应该能够为己所用。他又拿起手机,把学校招聘博士的待遇发了过去,并表示:“现在学校正在进行新校区建设,需才孔亟,如果苏博士愿意屈就,考核期满,可直接任用为学校中层。近期我都在京城,有意可以面谈,电话××××××。” 不知是对方没打开必乎,还是收到私信后在犹豫,一直没有回复。直到次日中午,颗粒无收的徐生洲正准备收工,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电话: “徐校长你好,我是苏山月,在必乎上和你联系过。” “你好,苏博士。我们学校虽然是民办大专,但还有颗进取向上之心,不知伱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学校,共襄盛业?” “方便面谈一下吗?” “可以。今天下午四点,京城师大东门问道咖啡馆,如何?” “好的。” “请带上你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发表的所有论文。” “?”苏山月对徐生洲的要求显然有些讶异,不过还是很快答应:“好的,没问题。” 京城师大东门的问道咖啡馆,据说原料和手艺都非常正宗,这是在漂亮国喝过多年咖啡的衡平得出的结论,并且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徐生洲。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咖啡馆吸引了不少海龟和留学生在此消磨安逸的午后,也成为京城师范大学思想交流碰撞的一个平台。 徐生洲对咖啡素来无感,在他看来,那些被吹上天的、号称兼具酸苦涩香多重口感的手磨咖啡,还不如一支雀巢速溶。但不可否认,问道咖啡馆确实是个聊天交流的好场所,衡平带他来过一次以后,他就有点喜欢上了这里的氛围。 下午,徐生洲按照约定时间提前五分钟,来到咖啡馆门口。苏山月基本上是前后脚到的,她画了点淡妆,看上去像三十出头的样子,有点温婉的青年高中女教师的味道。但徐生洲知道这多半是假象,特别是在秋日清朗的阳光下,她眼角的细纹、面上的色斑全都暴露无遗,着实不能细看。 徐生洲在打量苏山月,苏山月也在打量他,而且脸上的惊讶更加明显。 “像个学生,不像个大学校长,是吗?”徐生洲抖了抖身上的条纹衬衫,这是四年计算机专业留下的印记,“其实我就是个学生,现在还在京城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读研。” 苏山月轻笑道:“是成德如院士的得意弟子,对吧?要不是我之前稍微了解了一下,我真不敢认。真是好年轻啊!” 进了咖啡馆找到卡座坐下,点完咖啡,苏山月就掏出一堆材料递给徐生洲,包括博士学位论文,各种论文复印件以及荣誉证书。徐生洲下了血本,直接用“初级超凡卓绝的学术眼光”快速检视一遍,然后有些好奇地问道:“我对高等教育学是外行,冒昧地问一句,你在读博期间发表了2篇《高教研究》、1篇《高等教育探索》、1篇《燕京高教评论》,都是核心期刊,在同学中应该是出类拔萃吧?” 苏山月略显矜持:“算是中上。” “那找工作应该很容易才对啊?” 苏山月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自嘲道:“您知道吗?82年的拉菲很值钱,82年的刚毕业的女博士却是一文不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