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旧作 (第1/2页)
虽然见过公主府的奢侈,这镇南王府的库房还是让云七吃惊不小。 尤其是为了挑选方便,所有库门大开,好些东西都被摆在院内以便挑选。 那几大箱子黄金玉石首饰尤其的惹眼,听说姑母当年的嫁妆,从姑苏到上京整整拉了十船,什么十里红妆都被比了下去。 但是她好歹也是云家女,对于这些也只是微讶,她关心的还是在张嬷嬷说的“字画”上面,姑母的收藏怎么样也不会比她差吧,说不定还会有意外惊喜呢,想到此处就忍不住激动的搓手。 “王妃就在里面,姑娘直接进去就是了,老身还有事要忙,就不打扰了”张嬷嬷把人领到内院就下去了,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王妃亲自挑选,这最内院也没有几个人能进得来,她还要出去盯着点其他事情。 池念轻轻颔首算是回应了 一进内院的屋子就觉得跟外面的珠光宝气不一样,这里到处挂满了字画,仿佛空气中都带着墨香,案摆上也都是一些前朝古董,或当世大家所造名器。 就好比瓷器大师刘一居的茶器,这里就收藏了四套,而且这四套是是以春夏秋冬四时四景为灵感而作,更是难得。 云氏此时正静静地看着一幅画发呆,似乎并未发现她们的到来。 她本就是颇有美名,想当年初来上京一身素衣盖过满京城名门闺秀,成为人人争相模仿的典范。 谁不叹一声姑苏云氏之美可比天人,如今虽已年近四十,可是保养得宜,依然眉目如画,就光站在这里也是风姿卓然。 那幅画的笔锋作池念觉得熟悉,忍不住也多看了几眼。 “这行舟图你们可知是谁所画,又画的是谁?” 二人仔细打量那幅画,只见画中山水雅致细腻入微,甚至远处的浮云都显得那么真实,可是行舟上的两个人物却笔锋犀利,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形态,一白一红,白的典雅文静,红的张狂肆意,风吹起画中人衣摆,看的入神了,只觉得那画中人似乎有了灵魂,只单背影却让人知道这是两位风华绝代的年轻女子,两种风格在同一张画作上并没有突兀感,反而增添了些意境。 “可是舅母跟我阿娘”池念 “哦?你怎么看出来的?” 池念微微一笑“小时候阿娘说过,来大昭时并不是先来的上京,而是云游了大昭三年才入的京,蕲州是她的第一站,然后南下江南北上离容几乎逛遍了整个大昭,想必那时候舅母和阿娘遇上了吧,这画的整体笔风与康起年康大家颇为相似,早就听说舅母作画师承康老,看来不假啊,只是为何这画中人的风格如此两极,应该不是舅母的手笔倒像是我阿娘的作风”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啊,小七,帮姑母把画取下来” 云七给池念偷偷的比个大拇指,这都能猜出来,不愧是池念啊,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夸奖两句好眼力,就被镇南王妃指挥着把画取了下来,池念也上前帮忙,取下来的画小心的放在案上。 云瑶用指腹轻轻触碰画中人,思绪也似乎回到了那天“我与你母亲相识的早,那时候我不知道她是格尔桑的公主,她也不知道我是姑苏云氏女” “那天我随先生和众师兄师姐出门采风,为了看到绝佳的江景,偷偷用小船不断靠近凌霄峰,可是我看的入迷竟然忘记时辰,去时顺水,回去逆水行舟我又不太会划船,导致我就那么在曲凌江上漂啊漂,我害怕离他们越来越远,还好我带了琴,为了安抚自己便开始弹奏高山流水,就是这琴声引来了你母亲,那时候她一袭红衣,踏箫声而来,知我遇到难事,让我上了她的船送了我一程,回去我便画了这幅画,直到三年以后我和她在京城相遇我们才知道彼此的身份,那时候我刚与你舅舅成亲不久,她高兴的叹道缘分天注定,我给她看了这幅画,她觉得美则美矣就是少了点灵气,所以提笔加了这一叶行舟和我们两个的身影入画” 王妃的声音似乎有一种魔力,听着她娓娓道来,好似能让人看见那天二人相识的景象,池念看着那红衣背影有些发呆,这么多年了,很少有人会在她面前提起阿娘,三岁前她又是在祖母身边养大,所以对阿娘的印象更多的是她在端王府的不快乐,和在她面前的强颜欢笑,她都不知道她年少时原来也是意气风发的翩翩女郎君。 “这幅画可不能给你哦,屋子里的其他画作,你们都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