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_第一百二十四章:老狐狸和小狐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老狐狸和小狐狸 (第1/3页)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朱棣沉默着,朱瞻基低头若有所思,苏泽也没再开口,其他那些侍奉的人自然也不敢开口说话,唯有朱高煦仍在护栏边大呼小叫,大声怒骂镇国队废物。

    http://.>

    

    苏泽单手撑着下巴,眼神飘忽不定,思绪有些飘远了,他刚刚那番话也只是有感而发罢了,朱棣对百姓的那种漠视,或者说无视让他觉得有些不忿。

    不是说朱棣不管百姓生死,而是压根不在乎百姓的情绪如何,可能是他的身份使然,也可能是儒学的教育使然,朱棣终究还是被时代局限住了。

    朱棣刚刚开口便是玩物丧志,会耽误工人上工,会耽误军士cao练,也许他的本意是要让工人和军士不要懈怠工作和cao练,可苏泽就是有些不舒服,因此他反驳了朱棣。

    因为他发现朱棣也好,朱瞻基也好,朱高煦也好,甚至那些“人上人”们也好,都认为农民就该给他们好好种地,军士就该好好训练负责保护他们,似乎百姓们生来的职责就是如此。

    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应该的,甚至那些百姓们也认为这是应该的,可苏泽觉得这样不对。

    得民心者得天下,区区七字而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何其难也,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帝王做到了?

    何以得民心?

    战乱时平定战乱庇护万民,和平时让万民安居乐业,自然可得民心。

    何以使万民安居乐业?

    思民所想,解民之忧,则安居乐业!

    何以使国强?

    民富则国强!

    大道理苏泽不懂,他也只是跟着先辈们摸索出来的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

    你为百姓遮风挡雨,百姓自然会把你高高举起。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就算是再傻的人心里也有一杆秤,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

    妄图把百姓洗脑成无知愚民沦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是不可取的,他们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压抑的越久,反弹的力度越大。

    这一点苏泽有切实感受,他初到清风县的时候身边连个书童护卫都没有,丁航那些家丁侍卫都是后面的事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清风县那些泥腿子更是刁民中的刁民,那些泥腿子穷了八辈子了,习惯抱团了,苏泽去给他们讲仁义礼智信,讲家国大义,他们当苏泽是在放屁!

    可当苏泽带着他们一起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之后,他们就诚心诚意的拥戴苏泽了,甚至到了只知县令,不知皇帝的程度。

    皇帝是谁,能让咱们这些泥腿子吃饱饭吗,能让咱们住上砖瓦房吗,能让咱们的孩子受到教育吗?

    既然不能,那你这个皇帝不行,没有咱们县令厉害,底层人民的想法就是如此简单,你能带咱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咱们就跟着你混了!

    苏泽在清风县的几年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不是一来就享福的,一开始别说让那些泥腿子拥戴他了,那些泥腿子都敢去把县衙的门给拆了拿回家当柴火。

    其他县令会怎么做呢,会派人把那些刁民给拿下,抓起来重重的责罚!

    苏泽则不行,当时清风县的县衙里只有几个老弱病残,还特么全是清风县本地人,你说那些官差是帮自家人还是帮他这个外来户?

    你让苏泽镇压下去,保不齐苏泽的脑袋第二天就挂在城门口了,你知道是谁做的?

    没办法,山沟沟里面,苏泽又无权无势,手底下连个书童都没有的破落县令能如何,只能苦口婆心的让人把门还回来,再想法子去给他们找柴火。

    苏泽就这样一步一步的从清风县人眼里的书呆子,成为了如今的苏少爷,在清风县人的心中,他们只会有一个县令,那就是苏泽。

    不是苏泽自负,就算他现在回清风县振臂一呼,咱们反了老朱家吧,不说全部,起码会有八成的人跟着造反,这就是民心。

    其实那些人啥都不懂,他们就是一群“人上人”们口中的愚民,泥腿子,可他们知道跟着苏泽有rou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跟着皇帝有屁用,还不是吃不饱饭?

    既然苏泽说要反,那就反了他娘的!

    想想觉得可笑,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可笑,他们跟着老朱家饭都吃不饱,跟着苏泽却越过越好,是rou眼可见的变好了,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精明。

    不说这些,就说他苏泽本人,以前觉得生活太苦了,工作太累了,这日子过的也太糟心了,可他也从未想过反了他娘的。

    为何?

    因为觉得生活太苦了就找找乐子,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和不满,再苦再累总是能过下去的,也许生活很糟糕,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可也没到反的那个地步。

    谁生来就愿意做草寇?

    苏泽为何会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因为他本就是平头老百姓嘛,一心只想着关起门来过日子的那种,他又不是什么救苦救难的圣人,从始至终他就是个小人物。

    只是被一些东西,被一些人给影响了,一步一步被架上去了。

    一开始他只想着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清风县的人跟着他过好一点,如今又多了西山的这一万多流民,未来还可能更多。

    可他终究是一个人,难免力有未逮,因此他需要让更多人认同他的想法,获得支持。

    眼前的朱棣,朱瞻基,朱高煦都是他可以影响的对象,因为他们站在了大明权力的顶端,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很多事办起来就简单多了。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步一步推动着大明迈入新时代!

    他用实际行动在告诉朱棣等人,你看,我有办法让大明变得更好,你们得支持我才行,那些士绅都是敌人,都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吸血鬼,我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