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金陵适时来客  (第3/3页)
    忽然,一名侍卫匆匆走来报道:“璘公子,有位金陵来的薛公子,在营门外叫嚷着要见你!”    ——————薛家要进京    听说薛蟠前来,贾璘自然要赶紧出去迎接。今年十五岁的薛大公子,相较原来有了很多进步。    他的人生成长,主要表现在更加胆大顽劣、更加霸道。    架鹰走狗、寻衅闹事,乃至酒肆妓馆,薛蟠对这些都很通透。但对于家族的生意,他大多只是敷衍。    好在这人的脾气暴躁,却还能听进母亲和meimei的建议。所以薛家的生意,由薛姨妈和薛宝钗背后出主意,薛蟠公开去处置,总体上还能维持。    薛家的生意在姑苏和松江这两个地方都有,前些日子也受到了乱民的sao扰。后来有了林家军的勘定,这些典当、丝绸等生意得到了恢复。    因为感激和为了以后的关系更好,薛姨妈要求薛蟠送了上千石粮米和布帛,算是犒劳林家军的费用。    基于这些,贾璘即便知道薛蟠做事莽撞,也仍是要热情接待。    两人见了面,薛蟠摇头晃脑地骑在马上,身边仍是二十来个豪奴。又有十来辆大车的粮食,由几十个农夫押送而来。    薛蟠见他出来大营,连忙冲旁边的豪奴示意一下。一人立刻走近,把他扶下马来。    “解元公辛苦。”他边走边拱手问候。    “薛公子一片赤诚,在下先代林公感谢。”贾璘拱手说道。    薛蟠哈哈大笑几声,按住他的手臂:“不是林家军,薛家在这边的生意早就没有了呢。”    两人说笑几句,贾璘命士兵检验送来的粮车之后,送去仓囤储藏,那些豪奴跟着押送、搬运。    随后贾璘带着薛蟠走进营内,前往林如海那里会面。    薛蟠平素顽劣,但对长辈,尤其是看起来文弱的林如海,总还是很尊重,甚至有些畏惧。    之前是因为林如海身上带着的那股书卷气,使得薛蟠自惭形秽。现在林如海又有了儒将风度,更让他心生胆怯。    客气了几句,薛蟠在林如海的面前坐立不安。贾璘发觉此状,暗笑着找个借口,带着他出了大帐。    来到贾璘的住处,薛蟠原本以为可以轻松下来的心情,却还是忐忑。    实在忍不住,他低声说道:“解元公,让这些侍卫出去吧。有他们在,我看得心惊。”    他再顽劣,也不过就是仗势欺人。真的到了全是豪勇汉子的所在,他还能有一点“呆霸王”的气势吗?    贾璘笑着示意侍卫退出去,薛蟠顿时长呼口气,放松地倚靠在椅背上。    仰头朝天,他口中喃喃地说道:“解元公风头正劲,将来必是前途无量。可薛某就不一样喽!”    薛家祖上做过“紫薇舍人”这样的皇帝近臣,到其父那辈已是白衣,还好被指定作为皇商,并挣下数百万家资。    薛蟠继承了这样的家业,继续在户部挂职做皇商,原本可以轻松地持续经营。    可这些生意有进货价格的涨跌,薛家却不能断绝对皇家的供应,就要不惜血本地进行维护。    再有各级掮客,包括薛家家奴的层层盘剥,尤其是薛蟠毫无节制的挥霍,薛姨妈和薛宝钗毕竟是女流,不能亲自抛头露面地参与实际经营,使得家业迅速缩水。    “蟠哥儿此时慨叹,我猜必有缘故。”贾璘看着他说道。    薛蟠听他这样说,先是眨了眨眼睛,随后就立刻坐正,扭头看过来。    贾璘当然知道薛家因为经营不善、资产缩水等状况,想要找机会改善局面,所以才会引导薛蟠说出内情。    果然,薛蟠盯看了他一会儿,再猛地拍了一下大腿:“解元公的确聪慧过人!”    贾璘淡然地笑了笑,听他自顾说了下去。    薛蟠肯定不能直说“想要进京找门路”,就把和母亲商量过后的话,大致说了出来。    “圣上崇尚诗礼,除了选聘妃嫔以外,另有世宦名家女子,可以备选宫主、郡主的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薛蟠笑呵呵地说道。    贾璘看着这个没什么心肝的人,只是点点头。    薛蟠见他似乎很认可,就开心地继续说道:“解元公都知道,我舅舅目下是京营节度使,我姨是荣国府二老爷之妻。数年没有见面,我母亲也极为想去探亲。”    薛姨妈此时想去探亲,还是要趋炎附势罢了。    “再有,就是长安的许多生意,因为相隔路远,那些可恶的承局、总管、伙计们,肯定会于其中上下其手。”说到这里,薛蟠的眼神中透出凶恶的神色,“所以我也要去”    他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应该,毕竟钱财无论怎么糟蹋,都是薛家人自己的事。可若是旁人帮着挥霍,的确会让薛家人恼恨。    就如皇帝认为天下人、天下财,尽是皇家所有,也应该听凭皇帝处置一样。皇家人可以是饕餮,但若是其他人,就是大jianian大恶,就是该杀头的死罪。    听薛蟠说了这三点,贾璘沉默不语。    “解元公,难道觉得不妥吗?”薛蟠诧异地询问。    摆摆手,贾璘回应道:“蟠哥儿这个打算很好,京城之繁华富庶,的确远超于金陵。也正因此,需要格外仔细交往的人。”    长呼口气,薛蟠不在意地摆摆手:“有我舅舅、姨爹在,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贾璘也不再多说什么,再次领他去见林如海,说明了这件事。    对于薛家的情况,林如海自然了解较多。见这母子几人已经打定了主意,他也就叮嘱薛蟠“进京后,不要与人嬉笑打闹、结伴做不妥之事”。    随后他再说些祝好的话,请他代为转告薛姨妈。薛蟠对此也不多说,只有不停地回应几个“是”。    总是认为这个少年言行欠妥,林如海又并不好出言教训,只得推说自己事务繁忙。    薛蟠也早就听得不耐烦,说了“薛家还会劳军”之后,立刻拱手道别。    “璘哥儿要返回扬州,你们正好同路。”林如海随后说道。    薛蟠先是一惊,随后就大笑起来:“能和解元公回程同行,薛某求之不得啊!”    毕竟年龄相近,他这么开心的确正常。    贾璘见他神态真挚,也对他笑着拱拱手,随后暂且让他退下,自己与林如海再做单独交谈。    几个月没有与家人见面,林如海觉得想让贾璘转告的话,真有千言万语。    沉默良久,他缓缓地拿来纸笔。    “您给太太、林meimei写的书信,我一定尽快呈递。”贾璘在近旁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