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2章 山上人(上) (第2/2页)
王孙们,明天去祭拜娘,后天就走。” 杨怀安奇道:“进国子监?陶公公就为这事来的?”伴读?不是好事吗?以往象州也有入读国子监的士子,盛阳下道圣旨就行了,为什么这次还要宫里的陶貂寺专门跑一趟? 杨临安不想他替自己担心,笑道:“因为这次入京伴读清一色都是各州贵胄子弟,盛阳或许为了表示诚意,笼络人心也说不定,所以郑重了些。” 杨怀安举起右手,两人手掌在半空中握在一起。“那预祝二哥鲤跃龙门、提名金榜,为咱爹,为老杨家光宗耀祖。” 杨临安笑了笑,鬼才稀罕去盛阳,你二哥我也不是读书的料子。再说我是发配去盛阳。你们在象州稳住别浪,好好替老刘家守住西北门户,我在盛阳才能岁月静好吃香喝辣,否则以后你们只能边喝酒边唠叨遍插茱萸少一人了。 “光宗耀祖还得靠大哥,我先出去一趟。”杨临安转身走开几步,突然扭头道:“对了,三弟,你刚才怎么会和爹一起……?” 杨怀安脸色微变,支支吾吾道:“是……如意姨娘的丫鬟细柳和我说,说二哥醉醺醺的去了如意姨娘的房间,担心…惹出什么是非来,所以我才喊了爹过去。” 杨临安露出个“原来是这样”的表情,笑了笑挥挥手,“没事了。” 等他走出几步后,杨怀安记起似的大声喊道:“二哥,你去哪里?” 杨临安回眸一笑,“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象州,我得去跟昭华楼的小娘子们道个别,免得她们相思成疾,哈哈!” 看着二哥极为潇洒的背影,杨怀安嘀咕道:“相思也能成疾?啥时候喜欢去昭华楼了?不是采月楼吗?” 杨临安边走边打量硕大奢华的将军侯府,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回来?即便回来,想到杨逢春说的,这座院子和他再无关系,心里不禁怅然若失。大哥年长三岁,比他更早慧沉稳,三年前就去了武阳关,从斥候干起,如今已是白马校尉了。他相信大哥一定会百尺竿头,用不了几年就能独当一面,将来承袭将军侯府自然是水到渠成。怀安呢大树底下乘凉就好,凌儿马上十八了,不定哪天许了人家,万一在盛阳回不来,自己这个当二哥的连她的喜酒都喝不到。 一想到此,他准备先到meimei杨凌的小院打个转。 路上碰到熟悉的下人,杨临安一一打招呼。 迎面走过来一个脆生生的丫鬟,杨临安记得她是如意姨娘的人,喊住她道:“咦……你等会儿。” 丫鬟忙躬身道:“二公子您……” 杨临安打量她一眼,“见着细柳的人吗?” 丫鬟轻声道:“回二公子,晌午后就没见过她了。” 杨临安剑眉皱了皱,摆手道:“没事了,忙去吧。”他在原地站了片刻,转身往回走。趁天色还早,先去找柳浣声。如意姨娘已经死了,细柳是她的贴身丫鬟,形影不离,半天不见人多是半下面陪她去了。 现在柳浣声是唯一的知情人,不问清楚爬床一事的来龙去脉,就算到了盛阳,杨临安也不安。万一柳浣声有个三长两短,成了悬案,那给亲爹戴帽这口黑锅自己要背到底了。 风和园连接将军府内外苑,刚过风和园转角,一把极为温淳悦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小友请留步!” 杨临安扭头,回廊尽头走过来一个年纪看上去四十来岁,一身洗得灰白道袍的中年道长,皮肤挺好,保养得不错,就是不大像修道之人,倒像是个大户人家的教书先生。肩上斜斜插着一柄古朴长剑,露出一截系着灰白剑穗的剑柄。 道长脸上挂着温厚笑容,眼神却如山间青溪般明澈。 杨临安立马会意过来,“道长来自伏牛山?是和我说话?” 道长目光左右移动,意思这里还有其他人吗?“如果贫道没有猜错的话,你是大将军二公子杨临安?” 什么情况?杨临安心里嘀咕,嘴上道:“恭喜道长,你猜对了。道长贵姓?” 道长笑容蔼蔼,完全看不出修道有成的道骨仙风,笑道:“老道孙重癸。” 还真是伏牛山弈天宗掌教,杨临安一愣,随即笑道:“原来是孙真人。”不过我已经告诉咱家老杨,我不去弈天宗,我要去盛阳。 孙重癸言笑晏晏,“二公子是觉得老道不像是一宗之主?” 杨临安嘿嘿一笑,这话可是你说的。“哪里?真人非常真。”他的意思是眼前的一宗之主好像并没有异于常人的特别之处。 “得道之人谓之道人,证道之士堪称道士,求真之人则是真人,二公子一眼看出老道的深浅,眼光不赖啊。”孙重癸说时伸出大拇指。 杨临安心中一动,“道长贵庚?”说完一拍额头,“僧不问名道不问寿,道长别见怪,当我没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