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新寡文君 (第1/2页)
天亮了,天际边浮现出一抹鱼肚白,昨夜的晚霞,昭示着今天是个好天气。果不其然,今天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 刘松龄带着四名中年男子,外加一个何都尉,五人坐着马车,来到了小丘村。 这里背靠一座大山,旁边是一大片的古树林,虽然有寒风扫清了叶片,可密密麻麻的树枝,依旧是遮挡住了不少的阳光,整片古树林显得是分外阴森。 刘松龄一行人到的时候,已经过了未时,太阳斜照下来,天上的云朵被染得金灿灿的。下了马车,何都尉找到小丘村的里正。那里正头发花白,皱纹也颇深,一脸的暮气。 那里正小老头见到刘松龄一行人,连忙是恭敬问好道:“都尉老爷,几位老爷好。” 刘松龄一行人客气地点了点头,然后就让这里正小老头带他们进小丘村了。 有小丘村的里正带着,刘松龄一行人很顺利地进入了小丘村,也不用四处打听,毫不费力地见到了三位新寡文君。 何都尉之前就来过一次小丘村,不然那里正小老头怎么一见面就知道,刘松龄一行人中,谁是何都尉。而且要不是亲眼见过这三位新寡文君,何都尉怎么会对这三位新寡文君垂涎三尺呢! 那天一提起这三名寡妇,何都尉可是一个不经意就流下了贪婪的口水。 里正小老头带着众人来到一农家大院内,只见石桥高耸,潺潺流水接长溪;桥那边有几间茅屋:中有一间开着蓬窗,白白明明欺道院。窗前忽见三佳人,都在那里刺凤描鸾做针线。三名佳人坐在那里,手上的针线活不断,可一个个都是轻蹙蛾眉,一脸愁苦的样子。 那里正带着刘松龄一行人,朝那茅屋走去。片刻后,一行人进得茅屋内,那三名女子听得动静,转身过来。那三名女子行了个万福礼,对着里正齐声喊道:“公爹!”(这三名女子都是里正的儿媳,互为妯娌) 那里正一脸嫌弃地应了下来,而何都尉听着这娇媚的声音,眼中的火苗燃得更旺了。不过这回他倒是很克制地没有流口水。 随后,里正躬着身,恭敬地介绍道:“钦差老爷,几位老爷,这是我的大儿媳,叫柳翠;这是我的二儿媳,叫柳雨;这是我的小儿媳,叫杨雪。”然后,里正又对何都尉说道:“都尉老爷,我这三个儿媳,您上次见过的。”何都尉嗯了一声,然后面带愠怒之色地看了里正一眼。 那里正小老头被何都尉这么看上一眼,虽然是不知道何都尉什么意思,但也是很聪明地没有再说话,静静地站在原地,等着钦差与何都尉的吩咐。 三名儿媳听完里正的话,对着钦差和何都尉微躬行礼,娇声问好道:“钦差老爷好,几位老爷好,都尉老爷好。” 听到这温声软语,何都尉不争气地咽了咽口水;而刘松龄和跟着来的四名中年男子都是淡然自若,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之后,刘松龄向三名寡妇,问起了她们夫君是如何遇害的。 最先答话的是大儿媳柳翠,只见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活,随后开口答道:“回钦差老爷的话,我家夫君遇害的前一日,正巧妾身来了天葵,所以晚上就没有和我家夫君睡一间房,结果第二天早上……”说着说着,这大儿媳柳翠便是梨花带雨地哭了起来。另外两名寡妇也是受到感染,跟着哭了起来,看得直叫人心疼。 不过刘松龄依旧是面不改色地看着,倒是一旁的何都尉,很是一脸怜惜的样子,不过碍于刘松龄在场,何都尉自然是不敢上前直接去安慰这三名寡妇。 刘松龄就这样看了一会儿,然后开口说道:“好了,还请三位夫人控制一下情绪,虽然我很体谅三位夫人对各自亡夫的思念之情,但接下来我还要继续问一下三位夫人。” 刘松龄这番话说得轻柔有力,一旁的里正与何都尉都是不由地点了点头。跟着刘松龄的四名中年男子,面无表情地站在后面。 那三名寡妇听了刘松龄的话,脸上的神色都是微不可查地变化了一下,接着三人又都是拿出手帕,擦着脸上的泪珠。 片刻后,三名寡妇擦干泪珠,放下拿着手帕的手,这大儿媳柳翠语气哽咽地说道:“钦差老爷,您继续问吧!” 刘松龄这时候“怜香惜玉”了起来,语气轻柔地说道:“柳大夫人,你亡夫的遇害过程,我大致清楚了。按你的说法,你一个人睡了一夜,第二天便听闻了自家夫君的死讯,是这样,对吗?”说完,刘松龄直直地看着柳翠,眼中一片清明。 柳翠似有些害怕,语气弱弱地回道:“是的,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