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三回 山村叙谈结契友 酒rou恭待尊师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回 山村叙谈结契友 酒rou恭待尊师随 (第1/3页)

    第三回山村叙谈结契友酒rou恭待尊师随

    回前词《渔家傲》

    王屋山下遇同道,竟是奇逢展艺俏。钦服拜师追随要。善相劝,欣然豪爽赴山坳。交谈方知彼此情,却多苦水倾肚倒。伤感愁绪怀志照。互交心,契友兄弟同声叫!

    话说魏国志士乐羊外出求学,却在路经王屋山下时,遇到了劫道抢匪,欲与之拼斗死活,以决前途命运。竟碰巧遇到过路的卫国人吴起,由于听到几人言说之语,知道竟遇志趣相投的同道,便即刻出手解难,并欲交这个同道朋友。在言语镇唬三个劫匪之后,便即展示剑击武艺,使出了高超技艺,足显大家风范,竟将三个劫匪镇服,并表示请自为徒学艺。后经乐羊帮腔解劝,吴起才勉强答应,让三人跟随身边,使三个劫道之人很为高兴,主动邀二位到家中做客歇息,以尽徒弟孝敬之意。吴起乐羊正好路途难寻客店,只得同意前去赴村登门,也算是中途歇脚的权宜之计。

    就在他俩喝水等待之时,互相叙论年龄后,乐羊应答中说明了,自身本次出行缘由,并说出了妻子相助,和激励期望之情,得到了吴起的高度评价。可当乐羊问起吴起家室之情时,却见吴起有些惨然之态,不禁疑窦丛生,很想知道其中缘由,也好释疑解惑,深入了解此人的根底。以便明白到底是咋回事,或有何因由,总是好奇心胜,于是便请吴起道明家境之情。

    只见吴起轻叹了口气,随后说道:“我本是卫国曹地人,原来家境还算殷实,可是年少时父亲早亡,只能跟着母亲度日,难于支撑起家庭营生,因此常受不善之人欺辱。因我从小性格倔强,母亲也是盼着我能早日长大成人,能担起撑家立户之能,以便继承本家基业,光大门楣,改变受外人欺辱之情。我本也有此之志,小时曾随父亲习学了些文字,尚能粗通书写,后却继学无着,也是顽皮不羁。由于不甘受欺辱,经常与人打架闹气,却是多被人揍,吃亏挨打是常事,时候长了,街坊邻里便多认为,我是个淘气打架的坏孩子。只有我自己明白,多是不良之人,认为孤儿寡母好欺,故意想踩上一脚,才找茬欺辱的结果,却常挨母亲训斥,实心中很不服气,受了委屈只能往肚里咽。因此积怨愤怒已久,暗自怀恨在心,总想要找机会,迟早报复这些人。”吴起说着时,眼睛中好似喷出了怒火,显然是愤恨到了极点,乐羊深表同情和理解。

    只见吴起又接着说道:“在我十五六岁时,母亲嫌我与人打架吵闹,被欺还要赔偿他人,因此挨揍不少,我却暗自忍耐。后来便认为,还是自己没有大能耐,所以才被人欺,于是暗下决心,要外出学艺,欲请高师教习武艺,若能学成之时,便会有出头之日。我也有更高志向,想使自己能成为可干大事之人,只是年龄尚小,并不明白世道艰难的道理。因此,只是求母亲多给些钱财,供我去寻师访友,谋学些真本事,也好成家立业。母亲起初倒还支持,只是不解学艺请师,需要花费很高,否则很难投入高师门下,这其中却也花过不少冤枉钱。后来母亲见花费太高,家底渐薄,我只是武艺有所长进,却很难兴家立业,以此便不愿再给钱,供我继续学艺,顿时断了钱财费用,使我眼看会半途而废,真是苦恼至极!”吴起只管深情讲述。

    乐羊听到此处,连忙插话道:“看来您母亲也是自有难处哇!我这出行的钱钞,也是家中多方凑集之资,确实很不容易获得。所以路遇劫掠,宁可冒着生死风险,也要力拼保得资费不失,方可不至遭难受困。”“谁说不是呀!真是有时一枚钱,竟难倒英豪雄杰,当是可理解的。可那时因为年纪轻,不大懂得持家不易,只知向母亲索要,不给便生气使性吵闹,想来也真是混账无知,至今深怀愧疚。”吴起很显些悔意的说道。

    乐羊便问道:“看来贤弟多有所学,那后来又怎样呢?”吴起便继续说道:“因为想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后来便决意要从名师,学到大本事,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以至于将家产土地差点变卖罄尽,只给老娘留下可生活的资费,到鲁国去从大儒曾子为师,想学到治国从政方略,心中认为只有如此,才可做出大事来。因此,临告别母亲辞行时,便发狠说了一番大言,说是要不成为国之将相,便再不回来见慈母!也是有些决绝太过!但确也是对自己的激励之语。我本将母亲托付给亲族之人照料,当临别前看着母亲落泪,也是心中难受至极,毕竟是自己的生身之母,辛苦把我抚养成人,哪能不怀孝心呢?可要奔向人生目标,就不得不横下心来做事,真可谓忠孝不能两全啊!只好一跺脚,便走出了家门,再也没有回头看母亲一眼,也是觉得受不了此种折磨,可此行最终,却是与母亲的最后诀别!再没见到过活着的慈母,真是人生一大悲事呀!请仁兄不可学我。”吴起说着,已是泪眼模糊。

    乐羊听到此话,不禁大惊道:“到底怎么回事?难道发生了不测变故吗?”吴起便道:“嗨!也是我有些赌气所致,却有六年外出未归,未能回家探望母亲,以致母亲因病故去,未能见到亲母最后一面,这是我的大过呀!落下不孝之恶名,至今追悔莫及。”乐羊便问道:“那这六年间,您到底从师何人?学到真本事否?”吴起道:“说起来,还真的达到了本心愿望,到鲁国从师曾参高儒门下,习学治国从政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