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回 乐羊拒赵侵兵难 王栩师徒斩将援 (第2/3页)
两人的一队隐蔽暗兵,可办哪些棘手难办之事,战时还可算是杀手锏,由此各挑选三十余匹战马良驹,共有六七十匹之多。一切费用均由魏军暗自供给,全部交给王栩分拨调度,俨然听命于他的指挥。暗自隐藏在广阳山中,供其武徒训练乘骑射箭,还选送刀剑铠甲弓弩利箭,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快捷队伍,时刻准备执行特殊用途,如同今日的特种部队一般。 这正是:应需备急训精兵,师徒相议一点通。喜供骏马铠甲箭,费用无忧出军中。教授殊技堪绝妙,剑法神射苦练功。当得出鞘沙场验,谁人敢敌与争锋? 且说这支特殊队伍,由王栩亲手训练成军,亦算是其对兵法的运用实践,所cao练各种高难课目,也是悉心选择安排,自按兵法之道,特意教授训熟成师。就如暗藏的一柄利剑,且剑法奇异绝妙,端得非同一般,其战力不容小视,也是以备紧急之情使用。往日魏地边城无甚战事,只得暂且暗隐山中待命,今日遇赵军攻占中山地,即如同利剑出鞘,众武徒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深怀有参战欲望,也是想一展武技,看否实战管用。王栩对大家讲道:“军中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便是考验之期,就到了试剑之时,锋利与否,便在今朝!望各自彰显技能,听命参战,勇猛杀敌,建功受赏,才不负师之期望!”众徒弟自是齐声应诺,响如雷鸣,使王栩很是满意。于是王栩也腰悬孙武所留佩剑,以备手举发号施令,并未身罩铠甲,也是嫌其沉重累赘,便行穿戴利索,如同往日打扮,即率领这支队伍,向着中山之地疾驰而去。 待王栩率领队伍星夜赶程,将要到达灵寿城时,正值赵军调动队伍,准备挑战攻击之际,眼看大战要在灵寿城下展开,城上守军也是刀枪林立,守卫森严有序,抵御之状凸显。王栩站在高阜处,观看仔细后,便对身边徒弟们说:“如今赵军势大,待开始攻城后,我们人少难于参战,不如此时便首发攻击,打他个措手不及,或许能打乱赵军部署,取得出其不意之奇效。等一会都听我下令,咱们便快马从阵前冲过,你们都要备好弓箭,等接近敌阵前时,即开弓急射阵前战车上将卒,我趁乱便斩其帅将,定能使其群龙无首,不战自乱!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战法。且看为师手段如何?你们紧跟在我身后便是。”众武徒便即齐声应诺。于是王栩带着这支小队伍,纵马飞速的从军阵一侧,迅疾冲到了赵军阵前,顿时乱箭齐发,突然射倒前排战车中,还正挺戈站立的将卒。顿时便都东倒西歪,赵军队伍不禁大哗,即刻一片混乱,均不知出了何事。 原来那赵军因数量众多,便在城前集结列阵,调度正在进行,兵车林立成排,前队渐整,后队还乱,并未完全到位,那赵将在前面高车上指挥,倒也序然,看是训练有素。看率军将领正自发令,却突然冷不防从侧翼,竟然冲出一小队人马,径直朝阵前横闯过来,不禁有些惊愕,心中顿时大怒!刚要下令止住。却看好似是本军队伍,却又有些不象,正自游疑不定,不知是出了何种状况,心中显些纳闷。因王栩所带之人,常时隐蔽在广阳山中,那里本是赵国境内,为防被人看到起疑,便打扮酷似赵军,也不明打旗号,使人难辨真假实情。由此那赵将迷惑不已,正待要下令查明,派人前去阻拦下,要按军法治罪时,却见这些骑士突然弯弓箭射,顿时冲自己队伍杀来,这才大吃一惊,心知是敌军袭击,急欲下令阻挡。可此时醒之已晚,乱中何能迅速阻止,就见那支队伍风驰电掣,转眼冲到面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发愣,难于逃避躲闪攻击。 说时迟,那时快,这支虎豹般的队伍,顷刻冲过阵前,乱箭齐射向赵军,立刻人仰马翻,引起了阵前一片混乱,赵军顿时惊慌失措,战车秩序大乱。就在这时,当队伍冲到赵军帅将面前时,那将军此时还站在战车上,只见一团灰影眼前一闪,似是从马上跃出,翻身一转又回到马上。而那将军的头颅,早已掉落不见踪影,那无头尸体摇晃了一下,便栽倒在那战车上。再看这队人马,便疾速闪了过去,一路绕到另一边飞驰而去,转眼便向灵寿城方向奔去,只留下一阵马蹄声响。再看那赵军队伍顿时乱成一片,纷纷掉头向后撤退,再无要进攻的架势,这样便一直退出二三十里,才在其军将的呼喝下停住,只得临时安营扎寨。却因事发突然,大战关头,主将顿亡,群龙无首,阵脚自乱,无人发令指挥,不得已开始退却,然后再做打算。 这时那灵寿城上,乐羊却看得清楚,只因赵军在列队整军,定是要发动攻击之势,他正密切观察赵军的阵势,以便采取何种对策守御。当看到这支骑军小队,突然飞驰在赵军阵前,并弯弓射箭突袭而前,那赵军前排兵将,顿时呈现东倒西歪之状,便知是王栩兄弟所率骑兵战队到了。并采取了出其不意之计,先挫动敌军兵锋锐气,给敌一个下马威,意使其不战自乱,看是如何结果。待看到这队人马向城边奔来,并绕城到了侧边城门,乐羊便命传令开门放入,防止赵军尾追过来,却见赵军队伍向后退去,并未跟踪追击,不知是何原因。原来赵军突遭袭击,主将被斩,前排受箭混乱之际,根本反应不了那么快,待其它将领明白过来,那飞骑早已过去,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跑远了。 这正是:武师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