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回 苏秦拜师学游说 张仪利口解厄困 (第1/3页)
第四十四回苏秦拜师学游说张仪利口解厄困 回前词《鹊桥仙》 能言善辩,口舌如簧,自度无人可比。孰知智识浅薄欠,得遇高师自败诩。家贫简朴,恰遭轻蔑,反唇相讥难抵!恼怒动武奉劝免,收徒孰凭穷富举。 话说王栩欲收庞涓为徒,即行考验一段时日,后据其表现正式拜师收纳,并定出门规,不可违背,庞涓谨慎遵从,恭敬相待,从而实现了拜师学艺的目的。遂后进入山谷隐居,同孙宾一道刻苦习学兵法,却也坚韧不拔,视苦为乐,能够始终如一,接受王栩教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于掌握了基本要领,大有长进。后在冬日到朝歌城内避寒,庞涓孙宾两人也是诵读不断,自学讨论,能够深入知晓兵法战策之根本,使得王栩显得轻松一些。因此便时常到客店厅堂闲坐,听闻些住客述说各国战事频发,了解到民间悲惨之情,心生怜悯悲同之念,并突发奇思,欲培养几个口利敏辩之才,到各国游说国君。为的是稳定乱局,以安民众生计,是想做个试验,便留意找寻合宜人选,却巧遇洛阳人苏秦,实具口辩之长,便有意收其为弟子。 经过一番说辞巧辩,苏秦深服王栩大能,听说可教多项奇术,便有意拜师学艺,却不知如何选择,思索一番后,苏秦便站起施礼说道:“听尊师所讲,简直是通天彻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深信高辈奇能!只是我资质不佳,武艺平平,因多年从商为贾,要靠口舌吃饭,奔走各地,略知些奇闻轶事,其实浮浅。今在众人面前显摆,却让师尊见笑!其它别无长项。也不知学何道术为宜,只得靠尊师指点迷津,当奉遵择定,不敢有违!”王栩便笑道:“如此说话,实出心胸,不作遮瞒,无欲狡辩,看来孺子可教也!吾看汝才思敏捷,口齿灵便,不惧人众面前讲话,具有登厅入室之胆魄,阔谈纵论之才华。只是未经高堂磨炼,欠缺内在涵养。若饱读史卷,苦学充盈,观世解情,审势析断,成为一个雄辩能才,前途会不可限量!其实人应扬长避短,只精一术即成!”说的苏秦频频点头。 随后王栩说道:“你若真心拜师,便要专心从学,不可三心二意,又怎能舍弃经商生计?当如何向家中交代?”苏秦便道:“我是与人共来,家中并无牵挂,若入师门,定会专心致志从学,决无旁顾!今日要是定下,可让同来者告知家中,无须师尊担忧。只是我所带资费有限,不好交够束脩,还得向他人借欠,倒是个难办之事!”王栩一听,即忙说道:“只要汝肯从学,其它生计之事无须费心,自有为师筹措,只管跟随吾身边即可。不过要到深山谷中隐居,方可造就成才,在这闹市之中,影响精力集中,岂有学好之理!也不知你能否吃得了苦?”苏秦便道:“只要能学成本事,再苦再累也值得,本来这经商也是受罪之事,我自小便东走西行,什么苦都吃过,若是待在一地,稳定不移,那便是享福之事。吃穿好赖,更无所谓,不吃苦哪会有成功?此理我懂。”苏秦说的很坦诚实在。 王栩听了很是高兴,便说道:“那咱就同到屋内细谈,我还要详细了解汝的内情,才能最后确定!你看如何?”苏秦表示愿意,于是苏秦就随王栩到了住处,却见两个年轻壮汉,正在屋内握卷诵读,不禁心中显些纳闷,可也不敢动问王栩,只管呆呆站立在门前。王栩早已看出端倪,于是笑说道:“今日是你们师兄弟聚会,这不我已收了两个徒弟,你算是第三个,还不知姓甚名谁,家乡何地,正好当面说清,也便互相了解,今后还要一道处学哩!”说完,摆手让苏秦进屋坐下。庞涓孙宾见来了新人,也忙放下手中书卷,赶快站起施礼道:“见过新来同窗,兄弟孙宾庞涓有礼了!”苏秦也忙还礼道:“不知两位学兄临堂,苏秦在此拜礼!还望今后关照,共奉聆听师尊教诲!”说的言辞维妙。 王栩自是坐于上座道:“我这两徒,一个叫孙宾,另一个叫庞涓,都是前时所收,在此跟随学武,兼学兵法战策!今日所收苏秦,却是大相径庭,将要随我学文,兼学雄辩之术,或叫游说学问。别看各不相同,均为旷世绝学,常言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国之要务,缺一不可!’可别互相轻视,由此产生隔阂,我便该生气喽!”三人忙说不敢。王栩便让苏秦,先说明国籍家事,而后再互相介绍,以便很快熟识。苏秦便遵命说道:“吾名叫苏秦,家为周国都洛阳人,年庚二十六岁,已成有家室,平日以经商为业,却方到此路过,而遇风雪逗留。今日在店中闲谈自诩,恰遭尊师训诫教诲,方知幸遇高贤大才,决心拜师学艺,不避艰难困苦,会同俩师兄同窗一道,紧随师尊身边。直到学成出道为止!绝不反悔退缩,否则甘愿受罚!”说的是简明扼要,倒也痛快爽直,孙宾庞涓却不知详情。 随后孙宾庞涓也自我介绍,见苏秦长得一表人才,可谓之美男子形象,大有富贵之容貌,且口齿伶俐,言辞美妙,也觉师尊选择不错,定是有所谋划。孙宾知其为洛阳人,自己也是在那里被师尊收下,自然是有些亲近感,对苏秦并无抵触之念,反而越觉同窗学子,当一视同仁相待。而庞涓却有些心思搅动,觉得此人虽然相貌不凡,年龄也与自己相仿,家境还算富裕门户,但却是个摇唇鼓舌之辈,别无其它本事。而觉得自己学成兵法,俨然可做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