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六十八回 赵武灵王伐中山 乐池拒敌暗布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回 赵武灵王伐中山 乐池拒敌暗布兵 (第1/3页)

    第六十八回赵武灵王伐中山乐池拒敌暗布兵

    回前词《唐多令》

    年少继国主,青壮即掌兵。多年征战显威雄。展拓国疆图强盛,挥劲旅,豪奋冲。唯有中山国,痼疾令头疼!弥集大军誓灭终。老将挂帅抗敌攻,施谋略,处不惊。

    话说张仪以欺骗楚王手段,使楚齐失和,达到了分离两个大国的目的,那楚怀王被欺后,攻秦失利,竟愿献出黔中之地,索要张仪伏罪受诛。张仪便主动使楚,意为进行谈判,却被楚王囚禁,准备随时诛杀解气,却被张仪事先买通谗臣靳尚,设计让其利用楚夫人郑袖,以吹枕头风之策,救自己脱险。却还真是灵验,那愚昧的楚怀王竟然中计,不仅放了张仪,还给以厚待,又被张仪一番花言巧语,骗其让回到秦国通好,却被屈原识破,怀王命人追赶无果。张仪脱险回秦后,却也兑现诺言,退还汉中五县之地,使楚王认为张仪守信无欺,再加上互相通婚姻结好,由此实现了和解之策。张仪便借机游说列国,以实施其连衡策谋,却也颇有成效,可却遇老秦王去世,新秦王继位,顿时失宠遇险,便施妙计脱困去魏,衣锦还乡,安然辞世。因怀王莽然赴会,被秦所执,欲索黔中之地,后忧愤而死,屈原忠谏不从,得罪新王,被罢官回乡为民,心怀悲愤难释,愤激投江而死,却落赞名。

    纵观屈原一生,本为官卿氏族,又具才情,深得国君信任,可说是一帆风顺,未见遭受挫折,忽遇坎坷,便自灰心丧志,却无抵御风险能力,实堪悲怜。虽说其忠君爱国,似是无可厚非,但却略显愚忠之弊,看不到国君昏庸,屡被欺弄而不悟,终会落得惨果。与其力保堪忧,何必死心塌地,非要一棵树吊死,自可另寻出路,照样意气飞扬,或会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说不定更辉煌耀目。还有便是性格脆弱,遇到坎坷,不能奋发自拔,接受现实艰难的考验,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却以死来抗争,看似勇于赴难,其实是无为的表现。再与张仪相比,却是相差甚远,其智谋心胸和坚韧无畏精神,竟是天差地别,看来还是缺少历练,或是未经高师教导,暗存性格缺陷,此不足为取也!而苏秦张仪却受教导,竟能经受挫折失败考验,终会取得应有辉煌,相比之下,高低立分,后世可鉴也!

    其实在社会当中,凡是有高才者,多被平庸谗佞之辈所妒,排挤打压,尽所难免,可说比比皆是,甚或不被人赏识,形成孤芳怀忿,竟被边缘化,却多有之。这是世之常情,绝非个例,只因展才示能,便有技压群芳之嫌,多被由妒生恨,暗欲除之,是所谓掐尖去芒,或会经历艰难险阻。此所谓“秀林之木,风必摧之”之理。世上很少有一帆风顺,途永昌硕之人,多是各有一段好运,过后平庸无为,甚遇水火交融,不堪回首往昔,此为天道轮回之律也!不足为奇。本人也曾遭人白眼,说是不自量力,还要写书展才,岂不笑掉大牙!不屑讥讽常闻,甚或至亲皆如此,待见到所印书稿后,还说未能出版,就不为好书。奇谈怪论,贬语充耳,无所不历,虽在网上发表,却多不被无知者认可,也曾遇鼓励赞佩。但却无私无欲,奋志进取,坚定信念,而屈原之道不可效之!此乃题外话。

    别话少叙,言归正传。却说赵肃候,却是个有为的国君,自苏秦倡导合从抗秦之后,赵国因为首倡,又在洹水立坛结盟,共约誓言,名响列国,威望自是隆显。苏秦去赵赴燕之后,也是励精图治,利用中原各国大战之际,见魏国屡败于秦,惧怕秦兵迫近国都安邑,即将都城迁到了大梁,致力经营中原争夺。这时赵国趁机,收复了南地重镇邯郸城垣,也是庞涓率魏兵攻占之地,并威胁征讨了南面的卫国,抢占了如今安阳鹤壁等地,迫使卫国将都城,由朝歌迁到了濮阳。赵军经过东征西讨,扩大了不小地盘,为巩固其南部城地,进而争夺中原小国,赵肃候便将原都城晋阳,也就是如今的太原,暂迁到鹤壁境内,以利集聚大军。不久感觉鹤壁之地,距离魏都大梁太近,又有魏重镇邺城,威胁其东翼,便又将都城定迁邯郸,正对着南面的邺城,只有百里之地,便好防守魏军攻击。

    这时的赵国地域,主要是今山西省北半部,包括太行山东北部,还有如今河北省南部大片土地,中间却夹着个中山国,便在如今河北省中南部,省会石家庄周边地方。就如个楔子卡在中间,使赵国分成两个部分,南来北往却要绕着圈走,十分不便利,赵国本想攻占中山之地,却被复国后的中山军抗击,不仅无何进取,还屡屡吃败仗。只因中山国军帅乐池,亲学于兵家大师王栩,深通兵法韬略,战法娴熟,还拥有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极是战力非凡,几次以少胜多,打的赵军大败而逃。这成了赵肃候的一块心病,却也没有好法可解,只好迁延下去,让中山国长期存活下来,后来赵肃候去世,世子赵雍继位,即后来的赵武灵王。却是个大有作为的君主,能为更胜于其父王,自幼习武学兵,善率军伍征战,大有开拓进取之心,是赵国从此走上强盛的国君,但在其继位时却遭困境。

    这正是:论古说今各抒怀,不惜笔墨评良才。道罢张仪谈屈子,利弊得失史册载。赵国首倡合从计,筑坛结盟威望抬。拓地迁都窥中原,新王更比先君骇。

    且说赵肃候在位时,其军力强盛起来,与各国征战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