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七十二回 乐池罢将忧祸患 联谊秦相脱险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回 乐池罢将忧祸患 联谊秦相脱险关 (第2/3页)

体还健壮否?可如实道出,本相自有道理。”那乐家人道:“我家老将军,如今已七十多岁年纪,身体却可与年轻人相比,听说是老师爷传授养生之术,才能如此健壮,前些年还率军打败赵兵,使其闻风丧胆。如今虽赋闲在家,还每日练剑术,观兵书,或是骑马射箭,从不见其生病,好似天人一般,真为人杰也!”张仪听后吃惊不小,便让那人将房子之战,详细讲述出来,也是想了解当时实情。等那人讲述房子城大战,说到精彩处,张仪听着喝彩不断,由此深知鬼谷师尊,早有预谋指导,乐池必深得其真传,是个不可多得的良将,不禁对其肃然起敬,便决心设谋相帮脱离险境。

    这正是:失权离位宅赋闲,皆因忠谏逆君颜。虽可颐养不闻事,却隐祸端在眼前。谋计脱困寻友助,竟距千里难系连。运筹智能递书信,携家赴秦任相贤。

    却说张仪思谋报恩,便决心助乐池脱离险境,于是热情接待乐家报信之人,并准备会见中山国使臣,与之建立起交往结好之道,以此牵制赵国。他手拿书信阅看后,问明房子之战实情,又了解了一番中山国情事,便欲命人送那递信人,回客馆等待答复。却忽然想起一事,便开口问道:“你家主的那位老师爷,本也是吾的恩师,不知其最后是何结果?还有就是其真实年岁是多少哇?吾等实不知底!”那送信人便说道:“我听人说,家主那老师爷归来后,只过了两三年便逝去了,却是无疾而终,被埋在了家祖乐羊的墓旁,说是本与为学友,是早年商定好的,也不知是真是假。要说老师爷多大年岁,有说是九十多岁的,也有说足有一百岁,准确寿年岁数,就连我家主人也难说清,反正是听说家主的上辈祖人,就本是那老师爷的高徒。就连家主母亲,也是这老师爷给相帮促成的,到底怎么回事,小的也说不清楚,要么等您见到了我家主人,让他告知备细吧!”张仪听后大感惊异,一时也显茫然。

    张仪心中暗想,我这鬼谷师尊真乃神人,看来与这乐家祖孙几辈均有渊源,其年岁还真是个疑迷,说不定还藏有多少隐奇之事,是自己所不知的。心中实愿见到恩人乐池,便可问个明白,所以极愿帮其脱难,接来到秦国相会,说不定还能给自己助力,也可解惑释疑,所以暗下决心,定要完成此愿不可。在后来接待中山来使中,张仪又详细了解赵国内况,结合自己接报之情,知晓如今赵国,虽实行胡服骑射变革,但其实力还不足与秦国相抗。必定不敢阻拦秦国使节,到中山国出使联络友好,若是派出高臣赴中山国,顺便将那乐池一家老小,全都接来秦国,或不会出些差错,就是因其对敌大战。也是各为其国,如今卸任之人,岂能肆意加害不成?但为防万一,当以秦国君相之名,派人告诫赵国君,邀请那乐池老将来秦国做客卿,赵国便不敢不放,否则即以加兵威胁,自是能顺利到达咸阳,使赵国敢怒而不敢阻,此方为稳妥之计。

    于是张仪想好计谋,便奏请当时的秦惠文王,说中山国愿意结交我国,已派使臣来协商交好,还带来贡品礼物,预备敬献给大王,请以礼相待,定可牵制赵国。秦惠文王最是信任张仪,当即便照准由相国办理,赞同用中山国牵制赵国之策,以此还可向各中原大国展示,秦国愿与各国交往之意,这也是张仪所倡之道。当张仪说出中山老将乐池,乃为自己恩师早年高徒,也曾面会过其人,前时还率军击败过赵军,是个难得的良将奇才,如今愿意来秦效力,可否召来做客卿。秦惠文王此时,也正急着招揽贤才良将,听说有此等好事,当即答应张仪请奏,要以国王书聘其赴秦任职,也是怕赵国阻挡不放行,想得很是周到,正合了张仪意愿。在商定过后,便派出高卿使节,赶赴中山国结交通好,顺便接乐池一家赴秦,做的很是缜密,并高待中山国使,赏赐颇丰厚,以示秦国的诚意。

    待那秦国使节,带了国书聘礼,一路风尘穿越赵国,却未受到任何阻拦,也是当时各国通过协定,不得拦截使节来往,彼此相遵守,如同现今客机空中自由相仿。秦使到达中山国后,竟由雄壮的卫将护送,也是气势不凡,中山国君姬厝听说后,连忙派官卿出城三十里恭迎,自己则在宫殿前迎候,做的十分恭谨。这是西方大国首次到访本国,也是大有受宠若惊之感,还有便是周边各国敌视,国小力微,不得不依附某大国,才可能生存下去,否则便会有被吞灭的危险,这是伐交的生存之道。乐池也早接到本族家人回报,知道了事情办得很为妥当,那秦国相张仪接信后,极愿意帮其脱离险境,也是还记早年的恩义资助,还有师爷的嘱托不忘。乐池听说很为高兴,便暗中做好了全家迁往秦国的准备,安置好族人的生计,留下足够的钱财资费,并选派人管理,便带了从员出城迎接秦使。

    这正是:人生境遇多波折,谁君不曾经坎坷?一帆风顺焉常在,波浪起伏恰契合。莫道孤家能度日,友朋救助免危厄。早年栽树后乘凉,还赖尊师预培活。

    那秦使本为高卿,自是坐了华车骑骏,一路张扬显耀,也是彰显大国风范,见到了中山迎接官卿,只是礼节性应付,勉为叙礼相见,凸显上国豪气。但见到老将乐池后,便表现大不一样,立即施礼下拜,恭敬有加,也是受了国王相国嘱咐,不敢有所傲慢,深知此人到了秦国,必然会受到国君相国高待。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