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七十三回 欣受邀乐池赴秦 武灵王惜才释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回 欣受邀乐池赴秦 武灵王惜才释仇 (第2/3页)

国毁弃吗?再说本家族众人尚在此居住,亲人血脉骨rou相连,请主君不必疑虑!保国即是保家,天经地义之事,岂可不遵信义?那不为乐家之风。老臣言出必践,若不遵守,让遭天谴,不得善终,以此为誓!”说的斩钉截铁,显然是发自内心,实让姬厝相信不假。于是忙扶起道:“君如此说,本王也就放心了,吾定嘱那秦使,若是答应爱卿去赴任要职,本王就答应放走不留,若是不能如愿,便不放您赴秦,两国当守信义!此策如何?”乐池一听此话,觉得这国君虽曾错待,还是为自己前途着想,也实望予以报答。于是感激说道:“多谢大王美意,老臣定不忘恩义,自会遵守诺言,保我中山稳固。”随后作为明策,准备即与秦使商讨定议。

    这正是:国使西来任在肩,通和交往自承担。欲携老将赴秦邦,以结旧友博心欢。中山主君直言意,却忧远离患遭歼。屈身拜问肝胆照,誓语顿释忧愁烦。

    且说中山国君姬厝,与乐池推心置腹的道明担忧之后,乐池的一番话使其相信,如今若不依靠秦国庇护,无论如何也难抗赵国侵灭,只好放乐池赴秦,还可维护本国安危。于是便召请秦使入朝,商谈老将乐池,赴秦后或能担职之意,谁知那秦使听明此意后,便哈哈大笑道:“大王之意,竟与我国君相国想法契合,本使临来时听说,乐池老将军到秦后,即当以客卿高待,后还可担重任,毕竟张仪国相知其能,不会有所慢待,就请大王尽管放心好了。”姬厝听后很是高兴,因已达到目的,便痛快答应那秦使,可顺便接乐池家眷赴秦,并给予很多赏赐。还帮乐池一家预备好车马行具,派出雄将卫队护送到边境,也是期望能为本国出力。乐池也深表感谢,表示一定不会辜负重托,自当竭力护持中山祖国安危,以便感恩图报,也为祖上及乐氏家族众人着想,所以深受国君恩敬,自不待言。

    只见乐池安顿好家中事务,选派得力之人看护其宅,便带同亲子乐举,还有亲孙乐毅乐乘等人,保护家眷老小,乘了多辆车马远行,跟随秦使一道返回国都。中山国君派使臣跟随前往,也为探查乐池到秦国后,是否如前所定,便好派人回报国君知晓,亦为随时联络商务事宜,如同今日的大使一般,秦使自然愿意携带前往。那秦使圆满完成了这次使命,心中十分高兴,却同乐池老将商议,担心在赵国境内遇到阻挠,做好了路途中防备事宜。便将秦使所带护卫,与乐池所带家丁军将混编成伍,前后护送车队行进,统一归乐举将军统领,自是听从乐池指挥,却也意志坚定沉稳。当越过赵国边界,一路西行向着秦国方向进发,开始进入赵国境内,并无任何纠缠扰绊,顺利通过各关卡,一路自有客店歇宿,吃住既有前导之人安置,却也算省心无事。可当到了秦赵交界之地,却遇到一队赵军骑兵官将阻拦,说是赵国君臣等,便在前面城关等候,要求车队跟随前往觐见,看是否准许放行。

    原来秦使赴中山国的消息,赵武灵王早就得到边报,却不知是何缘由,正在密切注视着其动向,并派暗藏在中山国的细作,探明秦使到中山国的内情。通过各种手段探听,知道了其为通和友好,以此影响各中原大国,实施其连衡破合从的策略,同时知秦相张仪,与那中山老将乐池,曾为旧友相识,欲接赴秦相见。武灵王即想起房子之战的惨败,对乐池旧恨难消,耿耿于怀,便想借机设谋加害,于是密与国相肥义相商,却遭肥义极力反对并劝谏,也是出于此时的战略考虑。只见肥义对武灵王说道:“中山乐池老将,乃为魏名将乐羊之孙,向来贤名卓著,被世人所尊重,其勇武有智,据说曾受高人传授兵法,犹善骑军训导之技,数次挫败我军,是个难得将才。前房子城之战,足显其谋略之诡,因而大败我军,致使大王情急,方采取胡服骑射之变,彻底改革我国风习。若无此战失利,何有今日之强?反观回顾,皆此人之功也!理当尊重才对,何况相关秦交事大。”此话顿使武灵王领悟。

    于是,武灵王急忙说道:“若说能战败本王,确实令人佩服,还真是宝刀不老,堪为良将奇才,理应珍视尊重,岂可轻易加害!当被人说本王心地狭窄,无容人之量。”肥义便说道:“大王尚能理解此意,足见智思深谋,却让老臣刮目相看,与其暗中施谋加害,不如采用笼络之法,或能使其为我赵国所用,岂不是胜于被人诟语好哇!望大王思之。”武灵王不愧英年明主,却能从谏如流,当即拍掌称善。即询问计策道:“既然如此设想,依相国之见,当如何处置此事为好呢?”肥义便说道:“依老臣之见,既然中山国王昏庸,不知梁柱之重,竟罢其兵权不用,致使其远走秦国,定知我赵国暗中蓄力,会随时攻灭其国,不愿为此受害,方才远避祸端。我们当释仇解怨,转而敬尊高待,表示挽留重用,使其感恩于大王,也为明示各国,赵国招揽贤才,不避仇隙见真诚。”武灵王连忙喜称妙策。

    这正是:避祸赴秦万千难,首过主君疑虑关。随行车马资助厚,赏赐隐为图国安。赵地行进无卡绊,却临西境遭阻拦。皆因谋划招贤计,故设迷津令心悬。

    且说赵国君相合议,想对乐池老将军进行挽留,许以高职贵卿高待,就看人家是如何想的,能否如愿以偿,还是个未知数。武灵王于是担心说道:“我君臣虽如此盘算,若是不能如愿,那秦使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