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回 安阳君行叛遭戮 赵主父受困离宫 (第1/3页)
第八十二回安阳君行叛遭戮赵主父受困离宫 回前词《女冠子》 决策不慎,轻率太子易换。皆因宠后,枕边风盛,固执己意,难听忠谏。造成后果重,扭转无术堪忧,暗隐虑患。烦闷急、沙丘散心,欲携两子结伴。本想亲情消患灾,却适得其反、竟将自身陷。两虎相争,甚惨烈、导致败恤头断。权欲害人极,历来王庭祸事,史载看惯。堪怜赵主父,英武绝伦,遭羁悔叹! 话说赵主父欲想分国为二,让两子并立为王,因遭族亲兄弟及夫人反对,设想不成,却忧虑以后会出争位之祸,整日忧心沉闷不爽,就想出要到沙丘王苑,去打猎缓抒烦恼心情。却还想携两子同行游玩,相机助结亲情阖美,也是善意之举,那少王初次出城游玩,却也心怀愉悦之感,并无其它想法,急欲同父王前往。老国相肥义遵令同行,却因友臣李兌的善言暗告,增加了对安阳君的警惕之心,于是暗中布置军马,伏于国都城外待命,以备应付发生不测,便好救援勤王解难。他深知这沙丘之地的由来,曾是商纣王时的王家宫苑,传闻也是其躲难惨死之地,如今虽经修葺一新,毕竟是个不祥之处,极易发生危难,不得不严加惕防。而这时安阳君赵章,却是暗中窥测时机,欲与小弟赵何争夺王位,且想采取非常手段,又经其师傅兼臣相田不礼相助,为其出谋划策,竟加紧了夺位争权步伐。 这些隐藏的暗流涌动,表面未显出任何迹象,使赵主父放松了警觉,皆因二子平日听从其命,尊重他的任何决定,认为自己威权在握,因而明显失察。也就因为如此,才使他犯下了致命大误,给长子赵章创造了暗害其弟的机会,虽然是那田不礼谋划弄险,好在有肥义国相老臣警惕甚高,才使此计未能顺利实现。原来田不礼与赵章暗谋,派遣个心腹内侍,伪装成主父使者,等到夜半时分,去到惠王宫中传旨道:“主父猝然发病,欲见大王之面,请速往!”当时卫将高信,在惠王身侧护卫,听到此消息,急忙奔告肥义知道,也是谨遵嘱咐而行。肥义思谋道:“原本大王身体强壮,素无病疾,此事可疑也!”乃急忙穿衣入见惠王,即说道:“主父深夜传旨,不可不察真伪!老臣身当先行探望,若无它故,王才可行!”惠王赵何最听肥义之言,便点头答应说行,心中存疑,却很佩服老相国的谨慎。 肥义又对侍将高信道:“待吾走后,当紧闭宫门,慎勿轻启,集兵戒备,谨防不测!要派人贴身护卫大王,不得有任何闪失!”说的很是严厉,高信自然领会其意,忙俯首道偌。之后肥义便乘车带数名骑卫,随那使者先行,当走至中途僻静处时,忽从两旁草丛中,射出了一排冷箭,然后伏兵群起攻杀,顿将肥义及护卫杀死,均误以为是惠王。肥义老臣至此,也算为赵国尽了忠义,却应了友臣李兌所预断,不肯避难躲祸,以求全身而退,还是以身陷险,不能得到善终,可谓之忠臣,却不能为智士的宿命结果。再说那田不礼见已得手,便急忙举火验看,见死者并非惠王,乃是国相肥义也!田不礼不禁大惊道:“今事已变矣!当趁机尚未露,宜宣集众将士亲卫,乘夜去袭王宫,幸或可胜!也未可知?”于是急报赵章结果,速言补救之策,赵章从其计,立即召集亲卫将士,悉数攻向赵王宫门。 田不礼道:“可先遣少量将士,佯装主父指派前去夺门,就说是奉旨来接赵王,待赚开宫门后守住,后队即刻跟随入内,事可有成!不然便硬攻破之!”赵章即说甚当!便指派二十名亲卫将士,扮作主父侍卫模样,赶往宫门前喊叫开门,欲想夺占宫门,待大队人马赶到后闯入,盘算的倒是精明,却未能如愿得逞。原来是赵王宫守将高信,待国相肥义等人随主父使者走后,便急忙召集宫内守卫将士,各自穿戴好甲胄,均都手持弓箭兵器,在宫墙内严阵以待,防备出现不测之事。而自己则带亲兵登上宫门楼,密切观注宫外动静,为防被围受困,还事先派出两名机警亲随,带马潜藏到宫外某处,隐蔽于远处树丛中观察。若遇到发生战事后,便急速骑马赶去搬救兵,这也是肥义事先交代的守护策谋。高信本忠勇可靠,便即遵命执行,也是防患于未然,就盼安稳无事,才是最好消息,却见有人来到宫前呼叫起来,似乎后面还有不少跟从者。 只听此人高声叫快开门,因是夜间天黑难辨,月光阴暗不明,看不清来者是何人,于是王宫守将高信,在城门楼上说道:“是何人敢在王宫前喧哗?”那门前之人便道:“我们是主父所遣,来接迎大王去见主父的,快开门接旨见驾!”高信便道:“刚才有国相陪使者前往,怎不见人回来传告?”那人即道:“国相大人已被主父留在宫内,便让接大王即刻入宫觐见,你怎如此啰嗦?还不开门接旨,胆敢故违王命,汝当何罪?”高信道:“夜黑难辨真假,谁知你们为何人?是否主父所派,可让相国大人自回,来敬请吾王才成,不然难从其命!”那人急嚷道:“难道汝敢抗命不遵吗?甘当何罪?”显然已是有些发怒。只见高信回说道:“这是国相临行所留严旨,不见其面不开门,吾也是奉命遵办,无须担何罪责!就请回告主父得知,悉听尊便吧!”也是觉出这些人可疑,又不见相国派人来,因此拒入。 高信此时心中焦虑不安,隐隐觉得不妙,因那相国已走多时,并无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