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回 兴国失道号桀宋 齐王雄霸灭暴君 (第1/3页)
第八十九回兴国失道号桀宋齐王雄霸灭暴君 回前词《一萼红》 欲报仇,施谋计疲敌,却反助取利。免攻邻赵,兵祸远离,诱使灭宋相宜。方兴国,雄心勃勃,逞勇威,谁敢与争锋?多行无道,渐失民心,徒招愤意。 怀恨出兵讨伐,三邦联军动,致命一击!秦国干涉,助战损益,巧言说服蒙蔽。任其雄、难抗众力,遭惨败、终被杀灭弃。妄图独吞成果,结怨两域。 话说乐毅寻机出使燕国,便利用探望好友之计,面会燕国将军剧辛,也为原赵将投燕致仕,详细了解燕王招贤内情,欲借助其荐举之力,走捷径在燕致仕。此计果然奏效,很快受到燕王接见,经过交谈了解,深得国君信任,也是不忘祖父恩德,予以报答之意,任用乐毅为亚卿,拜为副国相之高臣,实现了生平之宏愿。随后又将家眷接来团聚,并将赵地族亲一起接来,到燕国共享其乐,却也据才能各任其职,共为燕国复兴出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乐毅派兵征服西北边外疆域,开拓土地千里,获得大量马匹,以充实扩大骑军队伍,再找矿冶炼制做兵器,很快使燕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后燕王急欲报齐侵之宿仇,乐毅便设谋先削弱齐国,使之与周边各国交恶,再寻机联合与齐对敌,便派能臣苏代阴施计谋,诓齐湣王舍赵而灭宋,使其获罪邻国怨怒。 却说齐湣王听从苏代之谋,认为确是高明策略,于是心中大悦,便欣然受了帝号,同意与秦共称东西帝,但却暗中不作称呼,厚待秦使臣,而婉言辞其伐赵之请。待那秦使回复秦昭襄王,说是齐王已然接受秦说,与秦王同称为东西帝位,秦昭襄王信以为真,便召卿相臣将商议,大摆宾仪礼式,昭告各国派使祝贺,筑坛登台祝告,随即大典称帝。可待其称帝两月后,却不见东方齐国动静,派使询问缘由,齐湣王只推说是还未备好仪礼,待与朝臣定好后,再行礼拜告各国,也不急于一时,显然是有意拖延。可此时秦国已感觉到孤立,东方六国都是侧目相待,逐渐断绝与秦交往,其贸易受到沉重打击,实为交恶与各国,而齐国却与各国通好如常,显然是受到了欺骗。秦昭襄王此刻已心怀畏惧,尊称帝号的雄心,顿时暗淡下来,深感受到了孤立,只得悄去帝号,仍旧恢复王称,竟被弄得灰头土脸,深恨齐王所欺,乐毅暗中达到目的。 再说这宋国,本在中原腹地之中,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商丘市附近的睢阳,是个除七雄之外的稍弱之国,较之周边几个小国,要算是较大封国,因此与赵韩等国交好。为何此时称其为“桀宋”?这有着深层缘由,是因其国情变动之后,衍生出一个雄勃有为的君主,大有屹立中原之壮志,胆敢与周边大国争斗,却能大获全胜。这时宋国君异常胆壮,敢自称为“宋王”,其实这个宋王,本为宋辟公辟兵之子,公子剔成之弟,闻说其母曾梦见徐偃王来托生,因此子取名叫“偃”,却有不凡异像。长得身高九尺四寸,面阔一尺三寸,目如巨星,面显神光,力大无穷,传说能两手屈伸铁钩,端得是人间奇类,身体强壮无比。于周显王四十一年,强势压主,逐走其兄宋公剔成,自立为宋国新主君,并依靠强力维持国政,谁也不敢有何异议,也是惧怕他的yin威之故,倒还坐稳了国君之位。 待其自立了十一年时,有国人探个鸟巢,得数个孵化鸟雀,内中竟有个小鹯,是为似鹞鹰的猛禽,觉得十分怪异,便报献给国君辟偃,却也感觉异事。即召太史占卜吉凶,即为测度国内灾情,及异常事件的官吏,为国君施政提供参考建议,有的还兼祭祀之任。太史卜卦之后奏道:“小而生大,此反弱为强,乃崛起霸王之象。”辟偃听后大喜道:“宋久弱甚矣!寡人不兴之,更望何人?”乃奋起兴国,扩军备战。从此多检武士壮丁,亲自训练教导,待数年之后,募得劲兵十万余众,即向东征伐齐国,获取五座城垣,齐军莫敢当,又调军击楚,竟然大败楚军,拓地三百余里。后向西又打败魏军,夺取了两座城池,再后灭了邻近的滕国,尽得其地而据之,因遣使通好西面的秦国,秦亦派使还报之,还与赵国通好,自是号称中原强国。 从此宋国真的崛起中原,与齐楚及魏韩赵三晋屹立竞争,敢在中原称雄逐鹿,却从不落败,辟偃遂称为“宋王”,自谓之天下英雄,无以所比,便欲快速建成霸业。每临朝之际,命令群臣齐呼万岁!堂上一呼,堂下共应之,门外侍卫亦俱响应,声闻数里,异常雄壮。辟偃为制造声威,还让人以革囊装入牛血,悬于高杆之上,然后亲自挽弓箭射,待射透革囊后,血雨从空中乱沥飘洒,令人恐怖。便使人传言市中说:“我宋王射天得胜,方见血雨落下!其神力无穷,当征服天下!”用以恐吓远方各国之人,想的倒很奇妙。还诈为长夜之饮,以酒强灌群臣,而阴使左右侍从,以热水代酒自饮,臣将中酒量洪大之人,尽皆倒卧大醉,几乎不能成礼,唯有宋王辟偃依然如故,好似千觖不醉。不明之人献言,竟然称颂道:“君王酒量如海,饮千石不醉也!”实是故弄玄虚,传扬其异别于诸国君。 这宋王辟偃不止如此,还多取妇人为yin乐,一夜竟召数十女陪寝,使人传言道:“宋王精神百倍,就是取乐数百人,也从不倦怠!”以此哗众取宠,资与炫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