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九十三回 太子躲难逢惠女 乐毅遭谤失兵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回 太子躲难逢惠女 乐毅遭谤失兵权 (第1/3页)

    第九十三回太子躲难逢惠女乐毅遭谤失兵权

    回前词《绮罗春》

    父王被诓,惨死吊梁,闻讯躲难穷汉装。偷出城垣,化名悄入苑庄。恰遇女,惊奇惠顾;喜谢情,暗定鸳鸯。杀亲仇人遭屠灭,寻迎太子继位昌。

    攻齐大业方酣,七十余城被破,缓攻固疆。时日长久,佞言流语遭谤。君信赖、赏赐丰厚,竟陨灭、新主疑伤。功未毕、罢将替归,防患潜赵邦。

    话说乐毅率燕军渡过济水,兵锋直逼齐都临淄城,齐湣王惧怕败军难守,便与随臣悄然偷逃出城,先到卫国避难,却还不知善待自保,竟被偷盗财宝,成为逃亡之君。后到几个附属小国,却都因不能放低身价,狂妄自负,而被冷落碰壁,只好又回到齐国内,依据莒州孤城坚守,却是艰难度日,时刻遇到险危。而乐毅却率军攻破临淄,尽获齐国宫廷宝物,府库收藏贵重之品,并将掠走燕国重器珍宝,取运回燕国报捷,受到燕昭王犒赏,被封为昌国地,号称为昌国君,真是名利尽收。随后即分兵攻取各城垣,在半年之内竟夺得七十余城,几乎灭掉齐国,后为收取民心,得以占据齐境为燕所有,采用怀柔恩义之策,却收到显著效果。而楚国见到齐王急求救兵,且能获大利,便派大将淖齿率强军往救,其却暗藏野心,妄图自立为王,分齐而自专。经私下与乐毅暗通,设计擒住了齐湣王,历数之罪恶,将其吊死于屋梁之上,也是手段残忍。

    淖齿待返回到莒州城,欲寻觅到齐王世子杀之,以断了齐人复国之念,也拟采取斩草除根之策,却真是阴狠毒辣,却始终未寻找到,不知其躲藏到了何处。于是淖齿便按照与乐毅所定,乃上书表奏燕王,自陈述诛灭齐湣王的功劳,派人送给乐毅,使其转达燕昭王,也是妄图实现称王梦想,乐毅只好虚与应付,以观事后动静。这样一来,莒州便与临淄相互往来,楚燕两军也各驻其地,暂时相互无犯,倒也过了一段安稳时光,乐毅也便暗中做着安稳民心之事,随时应对楚军变故。而淖齿却始终担忧,因对齐王世子很为顾忌,怕会号召齐人起来反抗,感觉是对其称王的威胁,实在是有些不放心。便着意派人找寻捉拿,遍地搜捕查找,却始终未有任何消息,使他感到很是困惑无奈。

    原来这齐湣王世子,也就是接继的太子,名字叫作“法章”,当时暗中听闻齐王被擒,知道这楚将居心叵测,看是情况有变,祸患旦夕而至。便急忙更换穷汉衣裳,自称是临淄人王立,偷逃出莒州城去,躲避眼前灾难。法章听闻路人传言,知原齐国忠良太史敖,因贤名卓著,被燕将乐毅所敬重,因此受到善待,虽齐地兵祸不断,他家却未曾受到伤害,于是便奔投而来。因其并不与太史敖熟识,又扮作穷汉模样,便说是临淄城中逃难之人,想在家中找些活计做,也好在这兵荒马乱之时,能勉强挣口饭吃,说的也实在可怜。因老太史看其相貌还算老实,又是临淄城中人,顿生怜悯之心,却被好心留在家中做佣工,主要是浇灌自家菜园花圃,力作辛苦,法章却显勤恳,能任劳任怨,从不挑肥拣瘦。因此能长时待在其家,未被短期辞掉不用,更无人知其来历,也算隐藏有术,或是情势所迫,不得不如此,才能躲过危难,总之是很有忍耐力。

    可这太史敖却有一小女,长得还算貌美,此时年岁正值及笄,也就是到了古时待嫁年龄,便要插上发簪,以示年岁成人,是能够谈婚论嫁之际。偶然有一日,此女显些心中烦闷,却与侍女游及园中,看到法章相貌不俗,却做着粗重活计,不禁大惊道:“此非常人,何以屈辱于此?”便让侍女去叩问其来历。法章心中惧祸,不敢透露实情,只得坚持说,自己是临淄人王立,本为贫穷之身,来此只为糊口混饭而已。可太史女聪灵敏慧,看其似有隐瞒之意,暗自说道:“白龙鱼服,畏而自隐,异日富贵,不可言也!”于是回到家中,便时常让使女暗中送些衣食,顺便问候些善语,却坚信自己眼光无误。时候一长,法章心中自然感激,也曾见到过此女容貌,不禁显些心动,情感之事很为惟妙,一旦两人心思相通,就很难将其撇开。日久情深,益发亲近,法章见其坚贞可爱,便成为心上之人。

    后来两人感情深笃,法章即私下透露其身份信息,太史女仰慕其富贵豪门,法章却在躲难之时,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由此暗中定下夫妇之约。两相情愿,暗自私通,只是太史敖家中诸人均被瞒过,也是保密之事做的谨慎无泄,这样过了一载有余,却经历了苦难之时的幸福,终于等来了翻身的时刻。原来有个齐国大夫王孙贾,时年方才一十二岁,父亲早丧,只有老母相依为命,湣王看其机灵乖巧,且令人可怜,便破例给封了官职,以便有俸禄赡养母亲。当湣王由临淄出奔时,王孙贾亦跟从逃出城来,后在卫国滞留期间,他与众臣住在一起,却遇湣王悄然出逃,不知其下落,于是群臣四散奔离,王孙贾便潜回到了家中。其老母见到其自归,便问道:“齐王何在?”王孙贾回答说:“儿从王于卫国,王中夜逃出,已不知所向矣!为此才回家来,以期陪伴母亲。”此话也算是个孝子。

    可其母听后,却大怒道:“汝朝去而晚回,吾则倚门而望!汝暮而不还,吾则倚闾而望!君之望臣,何异母之望子?汝为齐王之臣,王昏夜出走,汝却不知其处,尚何归乎?”王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