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一百十三回 不韦坚奋著春秋 嫪毐伪腐乱秦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十三回 不韦坚奋著春秋 嫪毐伪腐乱秦宫 (第2/3页)

其老迈之年,实现了这一愿望,内心十分高兴,由于纳入了前时诸子所创精华论述,集成一部大作,便欣然命名为“吕氏春秋”,也有称作“吕览”。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学家的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后人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吕氏春秋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的一部著作,内容繁杂,却条目清晰,举世未见。因认为此书是以道德为标,以无为作纲纪,是道家及诸家理论之大成,达到了空前高标。也有将其列入杂文序列的,各述己见,不一而足,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此书传世千年而不失,自有其存在价值,也是我国先祖智慧结晶,统而概之。

    此书至今流传于世,足显其生命力之强,也是了解探讨先祖智识的综合之书,其它诸书难于替代,可见其为传世之作,说明有很高的参考览阅作用。“吕氏春秋”全书分二十六卷,共一百六十篇文章,编设十二纪,八览,六论,是较为系统的思想创说书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先祖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其中十二纪,每纪分为五篇,共有六十篇;八览中每览分为八篇,共有六十三篇;六论,每论为六篇,共有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计一百六十篇。此书共有二十余万字,也有说十五万字,或是印刷页数之差别,在古代书籍中,足以成为宏篇大作,赞为佼佼者,实不为过,也是先祖留下的传统文化宝贵遗产。此书还按月令编写,其中按“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之逻辑排列,体现出道家天道与社会治理的吻合,是后人著书立说的参考典范,文华楷模。

    吕不韦在编成此书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可谓是殚精竭虑,首屈一指,值得褒扬,这是历史丞相中绝无仅有,就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未必能与此书博深可比。吕不韦曾夸口说,此为揽“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世上无与伦比。为了传扬光大此书,他竟想出一个妙法,就是将此书挂于城门之上,出言道:“谁能更改一字,赏千金!”成为“一字千金”成语出处,可见编写的精致程度,或坚于自信。也或是众人畏惧其威权,只欣赏称赞颂扬,谁也不敢改动,也或为当时高士所编写,无人能够超越其才,总之是无人改动过,此情吕不韦非常得意。自会给编书立功者,奖赏恩赐不菲,凸显养士的能为,或已超越了之前四君子,因其封地在如今洛阳,封食十万户,相当一个小国之富,自有这个资本。“吕氏春秋”影响广泛,声闻诸国,吕不韦想以此书,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可惜秦始皇选择了法家思想,使道家等诸子百家全部受挫,为秦朝短命埋祸,此为后话。

    再说太后与嫪毐相处甚欢,犹如胶漆,恰似夫妇,时候不长便怀孕,恐生产后不可隐密,遂诈称病,使嫪毐行贿金与卜者,让其诈言宫中有祟,当避西方二百里之外。秦王政颇疑吕不韦之事,也愿太后之远去,可绝其往来,便说道:“雍州去咸阳二百余里,且往时宫殿俱在,太后宜居之。”于是太后迁居雍城,如今为凤翔县,尚有雍城遗址,本作者曾去考察过。嫪毐为其驾车而往,离开咸阳,来到雍城,原是秦国旧都所在,便住在雍城故宫内,名叫“大郑宫”,从此嫪毐与太后相亲不忌,两年当中,竟连生两子,筑密室藏着育养。太后还私下与嫪毐约定,异日秦王政崩,以其子为后继者,外人颇有闻知者,但却无人敢言,太后奏称嫪毐代替大王侍养有功,请封予土地。秦王奉太后之命,封嫪毐为长信候,予以山阳之地,致使嫪毐骤然尊贵起来,愈益恣肆无度,太后赏赐无算,宫室与马,田猎游戏,任其所欲,事无大小,皆决于嫪毐。

    由此嫪毐蓄家僮数千人,宾客求宦达官,愿为舍人的还有千余人,又贿结朝贵为己党,趋权附势者争相入其府中,声势反超过于文信候吕不韦,成为秦朝新贵。秦王政九年春,彗星顿见,其长度可达天际,古人以为彗星是不祥之兆,民间传之为扫掃星,多认为之大不吉之凶兆,秦王政便让太史占卜,看是有何吉凶祸福。太史占卜道:“国中当有兵变也!”按照秦襄公立鄜畴以祀白帝,后德公迁都于雍城,遂于城郊立天之坛,秦穆公又立宝夫人祠,岁岁致祭,自为常规。后来虽再迁都咸阳,此规坚持不废,太后居住于雍城,秦王政每岁于郊祭之期,至雍城朝见太后,因祀祭典,自有祈年宫驻驾。时年春日,复当其期,因有彗星之变,临行时,令大将王翦在咸阳耀兵三日,命其同尚父吕不韦守国,又派桓齮领兵三万,屯于岐山,以为应付不测,然后才起驾西行,也是小心谨慎。

    此时秦王政已经二十六岁,此说或是东周列国志有错,当为十三加十,乃二十三岁才对,只好说明此情,才可对上日期。此时秦国,因太后与吕不韦用事,故意拖延其礼,犹未戴上王冠,也就是不为正式国王,难掌全部权力,使其很不如意,却也没有办法,只好迁延忍耐。如今因年岁久大,再不行戴冠礼,已经说不过去,对国人无法交代,太后只好命以德公之庙,举行戴冠礼,佩剑等仪礼,也算正式交权于秦王政。因其为国中大喜之事,应予高格庆祝,即赐百官大酺五日,太后亦与秦王宴于大郑故宫,母子欢洽无比,尽情享受难得的人伦之乐,群臣百姓也洋溢在一片欢悦中。也或是嫪毐享福太过,胆壮失谨,乐极生悲,合当生出事来,嫪毐也与左右贵臣,喧闹赌博饮酒,已是连日不息,都也欢乐无比。到了第四日,嫪毐与中大夫颜洩赌酒,连博失利,饮酒至醉,硬要复局重来,颜洩也已醉的不轻,便坚拒不从,嫪毐怒起上前,直扭住颜洩不放,还用手掌批掴颜洩脸颊,怒放厥辞。

    这正是:宏篇大论概百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