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超级项目之第一关 (第2/2页)
主张太古应该继续在香江深耕,并一直力主积极拥抱内地市场。 反观这次把他PK下去的那个竞争对手,别看那家伙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其人立场却极度亲英,是个如假包换的香蕉人,所以面对香江回归,那家伙内心是排斥的,并在集团内部主张公司资本应该有序撤离。 那个家伙的主张,别说是拥抱内地市场了,香江本土化的进程都应该马上停止,从而让太古再次成为纯英资商行。 麦亨利的这次落败,这个才是主要原因。 也就说在太古集团内部一个星期之前的投票中,“积极拥抱内地派”败给了“有序撤退派”。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好像是让李达康在这两人当中做一个选择。 其实就算没有谢流生这层关系,李达康理所当然是选择麦亨利! 回到正题,正是因为面临如此复杂的环境,所以以李达康个人的看法,麦亨利如果想去运作如此大的一个地产项目,他就必须寻找外援。 他不仅必须寻找外援,并且这个外援的级别还不能低。 这个外援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这个人必须是本埠知名的大地产商,本埠最起码排名前十,这才有资格去开发太平山的山道。 第二,这个人必须身家清白名声不错。 最起码是表面上名声不错。 第三,这个人必须是温和的亲中派。 最起码是表面上温和亲中派。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温和”这个字眼,那是以李达康个人认为,无比坚决的亲英派和旗帜鲜明的亲中派都不合适。 前者不用说,李达康根本就不会和那种人合作。 至于后者,考虑到目前香江的整个社会环境,麦亨利一旦找这种人合作的话,那肯定是有人给他使畔子的。 而麦亨利本身的实力又不行,他压不住,考虑到整个项目的开发至少在三年以上,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李达康认为项目夭折的概率极大。 很明显,这样的合作伙伴并不好找。 香江的有钱人当然很多,这其中也不乏李达康定义的温和亲自派。 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在香江刚刚回归的大环境下,有些人哪怕伪装也会伪装成一个温和亲中派。 但是不要忘了,这个项目还存在另外一个严重问题。 就是香江人认为的风水问题。 这个问题才是整个项目的最大麻烦。 相比于寻找合作伙伴,风水问题的严重性超过八成,合作者的问题最多只占到两成。 但如果一个合作者都找不到的话,这个项目也没法运作。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个人才会先商议挑选合作者的问题。 正如之前分析,这样的人并不好找。 因为这个人必须又有钱,又有名望,还是个温和亲中派,并且他还不信邪,不怎么迷恋神神叨叨风水的那一套。 在如今的香江社会,想找到这样一位大地产商当然没有那么容易。 李达康想来想去,貌似好像也只有一个人合适。 这个人,就是被香江人称为“鲨胆彤”的老郑彤叔。 作为香江“地产四大家”之一,老郑的实力当然是不用怀疑了,他也有足够的名望参与到太平山山道的开发。 除此之外,老郑也是登上过天安门城楼的,所以不管怎么说,至少在理论上,现在的彤叔也算是一个温和亲中派。 最最重要的,老郑可是被香江人认为有一个“鲨鱼胆”。 所以和其他迷信的大富豪相比,这个人不怎么信邪,表面上他当然会去拜拜神,但是在他的内心,他根本不相信神神叨叨那一套。 三人商议一会后,很快就把目标锁定在彤叔身上,这是个最合适的人选,假如他肯和麦亨利合作,那这个项目还真有成功的希望。 然而现在一个问题:鲨胆彤愿意和麦亨利合作吗? 李达康开口问道:“麦生,您和彤叔熟吗?” 麦亨利面露一丝苦笑:“彤叔我当然认识,不过……” 麦亨利没继续往下说了,不过他现在的表情,李达康却是秒懂: 以麦亨利的身份,其实和彤叔还是有差距,可能在职场上有点头之交,但肯定没有特别深的交情,更没把握去说服这样一位大佬和自己合作。 李达康也沉默了,他现在就一狗头军师,既然这第一关都没把握的话,那后续的运作根本就无从谈起。 然而让李达康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谢流生开口了,他对麦亨利说道: “麦生,既然确定彤叔最合适的话,我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哦?!” 听到谢流生这样说,那别说是李达康了,就连麦亨利都好奇的看向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