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法志异人篇_第12话 对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话 对质 (第1/2页)

    自西昆仑大雪山而来的玉辰真人,身无冠服之盛,只穿着一领褪得没有颜色的浅衫,发髻上别了一个从细枝上折下来的小木棍。双眼暗淡,看不出一点修仙者的定力。

    那双常常落在低处的眼神,时而充满了坚毅固执,时而浮现出恐惧,时而慌张闪烁,时而彷徨不决。

    群座宾客竟齐声说没听过南宫长乐的名号,不知天下有这号人,这实在出乎玉辰子意料,一时无话可说。蜀山和关中隔着重重大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消息闭塞,自己竟从未想过这一节。难道师弟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失踪,自己来华山是白走一趟?

    不禁惊慌失措,眼神涣散,自顾自地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非但没有一丝线索,好像就连师弟这个人,都被一笔抹去。西昆仑冰天雪地的这十三年,自己就是靠着仅有的几个名字,才能在痛苦的折磨中坚持到现在。如今将这个名字问出口,哪怕一句回应都得不到,面对年长年少、敦厚威猛、干练阴沉的各种面孔,诉说无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事不关心关心则乱。玉辰子呼吸急促,喘得越来越粗,眼珠来回乱晃,似乎里面无限的惊恐就要倾泻而出。一手紧紧捂住胸口,揪住了褪尽颜色的衫子,猛然间手背上青筋暴流,像溺水时抓住了绳子一般。

    炼妖壶!

    炼妖壶还在。就算一切都被抹去了,炼妖壶确确实实还在眼前。不,这恰恰说明一切都没有被抹去,只是布了些迷雾,须自己亲手拨开。

    只要揪住炼妖壶这一条线索,总能找出真相。

    玉辰涣散的眼神刹那间又凝聚起来,闪烁寒光,直逼张妙显,这才当众说出了自己一个蜀山逆徒的道号。

    又道:“东道主若不道出实情,那我只当这炼妖壶来路不正,只好将炼妖壶带走,送回蜀山南宫长乐的手上。”

    张妙显眼里,玉辰子第一次没有躲闪眼神如此笔直地直视自己,而且那眼神之凝聚坚定,是平生仅见。登时被惊得浑身一震,脊背发凉。

    不,东使的眼神也是这样凝聚,他还排在第二。而东使处事皆迎刃而解,还尚未露出过这样的坚定。

    群座宾客一听有人要带走炼妖壶,俱是变颜变色,有人惊讶,有人阴狠,有人微怒,有人窃喜。有人拍了一下几案,没说出话;有人嗯啊怪叫,却只察言观色。

    张妙显不觉间已倒退了一步,顾左右而躲开玉辰子眼神。往左右看了看,见玉辰子言语犯了众人忌讳,心下这才有些笃定。

    可刚才那道凝聚坚定的眼神,还是会在心头浮现,刚刚惊得自己脊背发凉,现在不禁为之暗暗憎恶。

    “好好好,既然你非搅闹神壶会不可,本道人也不必给你留什么情面了。今天本道人广邀远近同道,作一盛会,共同参详炼妖壶奥秘,你偏偏说炼妖壶是什么蜀山南宫长乐持有,而你又是蜀山玉辰子。适闻今日有蜀山剑仙到场赴会,不妨就来问问蜀山剑仙,南宫长乐一事,到底是何原委。敢问蜀山剑仙何在?”

    玉辰子闻言心头咯噔一声。自己被逐出蜀山,远放河西,有生之年不当现身于世,今日是冒大不韪,不免被蜀山门人责难。可事出有因,长乐他还是清清楚楚的蜀山门人,望那些人能念同门之情,先问明长乐下落,再处置于我也毫无怨言。

    席间并无人搭话。张妙显又问一遍,群座宾客交头接耳,四下碎语,却仍听不见回应。

    张妙显唤来侍立弟子,吩咐了几句,转眼间引上来一个接引道人,上前答话,就是他将蜀山剑仙引入场内,并与为首剑仙安排了座位。答复过后,张妙显依道人所说往席间看去,果然望见一个青衣仙侠,他身后侍立两人,背后都系着长剑,应是无误。

    张妙显打发接引道人下去,径自走入席间,经过两层席位,来到这张几案面前。玉辰子想跟上去,刚一跨出,前后两腿便像灌了铅似的,再难举步。眼神不由自主地躲躲闪闪,不敢朝那几案后面的剑仙身影,看去一眼。

    张妙显拱手道:“此人既然自称蜀山玉辰子,无奈只能烦扰蜀山剑仙了。”

    玉辰子脊背发软,身子不由得颤了一颤,眼神愈加惶恐闪烁,无限的恐惧渐渐又卷土重来。

    自己被蜀山逐出门外,人前现身报出道号已是冒大不韪,东道主每次提到自己,还偏偏要冠以蜀山二字,听得玉辰子已经汗毛倒竖,股背战栗,仿佛那几个字每被念出一次,他身上就要多加上一重不能被饶恕的深深罪孽。

    青衣少侠业已起身答礼,“不敢当,不敢当。我们蜀山弟子行走江湖,常被称为侠士,可万万不敢称什么剑仙,何况是在前辈面前。太过折煞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