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奇案奇解 (第1/2页)
冯无忧原本想速速离去,见冤鼓响起,便继续看看,是何冤情。 “将击鼓之人,带上来。” 衙官对左右官兵说了一声,便跑出去两人,不一会儿,便带上来一人。 “你有何冤情,细细道来。” 案板一拍,衙官对其出声道。 “草民黄杰,年二十五,与五年前在汾阳河上桥段一算命先生那求了一卦,那算命先生说我五年后,会有一笔横财。” “可如今都快到头了,也没有,我便来状告他。” 此人一脸愤恨,怒气满满,那五官都到处飞舞,倒是有低劣演员的潜质,话说完,还皱着眉头。 冯无忧叹了一口气,心中想着。 我到底在期待什么。 随后,低声对着衙官询问道:你这案情都是这般?” “也不全然是,但多数为这般琐事、杂事居多。” 冯无忧还抱着一丝期望,继续问道:可有一些分尸案、断头案、离奇些的案件?” 说完,便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下方跪着的黄杰,意思先让其处理。 衙官也是心知,于是案板一拍,说道:带算命先生上来,休整片刻。” 而后又对着冯无忧,回答道:少城主,此类关乎人命的案件也是很多的,跟这平日里的杂事一般,不过下官可不敢立断啊。” 听到此类案件没有立即审断,又见衙官支支吾吾,冯无忧皱起眉头,稍作凶态,怒道。 “你如实说来便是。” 抬眼看了一眼冯无忧,衙官咽了口水,才缓缓道来。 “这类案件多为有势之人所为,下官多年断案经验得出,得三年后再判,最为恰当。” 倒吸一口冷气,冯无忧觉得很离谱,死了人,不立马判,居然要等到三年后在判。 衙官见冯无忧脸上怒气又多了几分,连忙解释道。 “那类案情也没有特别复杂之处,下官都是先收集完证据,但得势之人却无法捉拿归案,下官多年经验得出,一般三年后才失势,那会便可捉拿。” 这! 这! 冯无忧第一次听说,捉拿犯人得看势力倒了没有,不过内心却也认可,毕竟如八大豪绅犯了错。 即使报官也无用。 “但下官案宗都还留着,不管是何人,都原封不动,没有去销毁掉。” 衙官也是有苦说不出,有证据也无可奈何,如实跟冯无忧道。 冯无忧叹了一口气,拍在衙官肩膀上,先是语气柔和的说道。 “辛苦你了,不过,既然我今日在这,你只管将那些冤案,奇案给办了,我来给你主持公道。” “这自然是好,那有请少城主后堂,亲自选取几件案宗可好。” “自然是好。” 那算卦先生还没到,衙官便带着冯无忧来到后堂的一间仓库中,清理的倒也还算干净。 木架子有数十个,每一个分五层,一层有二十到五十案宗,如今却是堆满了木架子。 入门两侧的地上,散落着还有许多案宗,往里走,两边沿着墙壁的更是堆积了两米之高。 都是案宗,可见数量之多。 “如此之多?” “是的,我南衙这些便是全部,据我所知,北衙似乎还要多些。” 见衙官如此说,冯无忧才知道,这不可断的案宗居然有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不过有些都是有颜色标注,来到一处全部由红色标注的木架子旁,冯无忧问道。 “这处木架子,全部为红色,是一人所犯的案宗吗?” 衙官支支吾吾的回答道:是,是的。” “那旁边这处黄色的,也是一人所为?” 衙官点头,又指着另外一处说道。 “少城主,这些木架上都标了色体,凡事一种颜色,就代表是状告一人的案宗,不过只有少数色体才代表为人所犯之事,大多数色体代表案宗的种类,您看这边黑色的,便是些命案案宗。” 看着黑色只有半个木架子之多,但红色和黄色却一人就有一个架子,冯无忧指着红黄两色的木架,开口道。 “此二人所犯之事为何如此多,钦州城怕是他们家开的吧,到底是谁。” 衙官不敢说话,低着头,显然是他不敢得罪之人。 但冯无忧,却不怕得罪。 “放心,别的不敢多说,这两人我定会给你,给钦州城一个公道,不管是何人,我冯无忧也给他办了。” 冯无忧义正言辞、义愤填膺的说着,语气之高亢,如山顶撞钟,浑厚深远。 说完,便随手拿出红色木架上的案宗,看了起来。 看了眼后,又寻了其他案宗,依次反复,看的案宗越多,眉头越发紧皱。 只因状告之事非常之多,年龄分布异常之广,职业职务尤为之密。 有琐事、有命案、有辱人。 有老者、有中年、有少女。 有商家摊贩、有武夫走卒、有寻常百姓。 但被告人,只有一人,三字。 冯无忧。 离了个大谱,荒了个大谬,简了个大直、莫名了个大奇妙。 原来,这红色木架上,全部都是状告冯无忧自己的。 气氛逐渐微妙了起来。 冯无忧甚至连咳嗽都没有发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