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凡之别_第十章 一年漂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一年漂泊 (第1/2页)

    周平决定留在镖局,因其能文会武,颇受林镖头赏识,很快成为镖局核心成员。

    周平年纪较小,为人善良诚恳,做事认真踏实,又不失聪慧机灵。

    不多久便与镖局众人打成一片,大家都对这个新来的小兄弟颇为照顾。

    就这样,周平暂时熄了去救meimei的心思。

    跟着镖局往来三国,行走江湖。

    ……

    时间匆匆,转眼一年过去。

    又是春回大地,周平与镖局的人再次回到了青木县。

    虽然这一年来,他们也多次往返青木县。

    但这一次却不太一样,他暂时不准备再次跟随镖局离开了。

    因为他打听到青木门将在三月初一开山门招收弟子。

    他想要去撞一撞那虚无缥缈的仙缘。

    在外漂泊一年,周平变化很大。

    首先身形便比去年拔高了一截,已然接近八尺。

    更黑了一些的瘦削面庞,带着更甚几分的刚毅之色,基本脱去稚嫩。

    多了几分干练和沉稳,眉宇间英气勃发。

    双眼灵动未减,丝许沧桑依旧,故事似乎却又多了一些。

    可以看得出来,这一年在外漂泊的日子必是非常辛苦,却又很能锻炼人的。

    新历二五六一七年,二月三十日。

    正午时分,承运镖局青木县驻地。

    十来个人正聚在一起喝酒,坐在主位的却是周平。

    原来是林镖头与镖局众兄弟们,得知周平明日要去叩仙门求仙缘。

    遂决定今日在此设宴为其践行,故而着人整治了这一大桌丰盛的酒菜。

    众人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时而说起这一年来的有趣经历,时而聊一聊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时而又感慨这世道的艰难。

    大多数话语却都是围绕着今日的主角周平。

    有感慨的,有叹息的,有称赞的,有祝福的,亦有提前恭贺求将来关照的。

    言语间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都吃的差不多了。

    只见这时周平举起酒杯站起身来。

    “诸位大哥,这一年来你们对小弟颇为照顾,帮助良多。

    尤其是林大哥,更是对我恩重如山。

    小弟感激不尽,铭记在心。

    小弟跟随大家走南闯北一年,广了见识,增了能力,也长了经验教训。

    实在是收获不浅,终生受益。

    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如今,小弟却是要走了。

    为了能早点救回亲人,为了出人头地。

    也为了自己的那一点点或许不切实际的心愿理想。

    我必须变得强大!

    此次仙缘,必须要去试一试,否则将抱憾终生!

    来,小弟敬各位大哥一杯酒,真诚感谢你们这一年来对我的关照!

    喝完这杯酒,小弟便要出发了,在这里向各位大哥拜别了!”

    周平说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众人亦是如此,随后离席准备送周平出城门。

    “老弟,一年前见你之时,我便觉得你不凡,今后必有一番成就。

    却没想到你心气之高,志向之大,竟至于斯。

    你既要去追求那传说中的仙道,老哥在这也只能祝你一路顺风,仙道有成。

    老哥虽然对你有信心,但仍然要说。

    万一事有不顺,你记得回来,镖局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也望你来日若是成为仙人,还能记得,曾经有这么一帮贩夫走卒的弟兄。

    若能关照一二,我等也将感激不尽。”

    林镖头拉着周平的手,边走边说着出了大门。

    让人牵来一匹快马,把缰绳递给周平。

    “这是你平日里走镖时常用的马匹,与你相熟,也算是镖局里最好的马匹之一了。

    此去数十里,我等身无长物。

    这匹马便赠予你了,权作代步之用。”

    周平接过缰绳,再次道谢,随即在众人相送之下向北门而去。

    不多时到达北城门口,周平再次与林镖头和镖局众人郑重告别,互道珍重,然后飞马向西北而去。

    这一次周平走的很决绝,他心志坚定,目的明确。

    不再像当年出村一样,依依不舍了。

    青木门所在青木山,在县城西北方向三十余里,快马疾驰半个多时辰便可到了。

    周平并没有一路疾驰,离开县城数里之后便放慢了速度。

    一边走一边回想着这一年来的经历。

    “这一年,我十数次往返宋国,到过边境几个县城。

    虽到处打听,却也没能得到meimei的任何消息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家买走了meimei?

    有些失望,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

    将来若是成为了仙人,我必定要亲往中州好好找寻!”

    周平首先便想到了meimei。

    “不过,虽然没有meimei的消息,却大大增长了见识。

    没想到那宋国各个县城之中,都比青木县要繁华多了。

    可农户和穷苦百姓,竟是比我们村里过得日子还要苦呢。”

    想到这,周平又记起了当初在宋国,他们帮一户地主家去乡下押运田租的时候,见到的景象。

    周平印象深刻,那是去年秋天。

    农民们刚收割完粮食,地主便来收租了。

    雇佣他们到乡下运粮食,好似来晚便收不到一样。

    是的,来晚了就算收的到肯定是要少收了。

    只因当地去年遭了些水灾,淹了些田地,粮食比往年欠收不少。

    若按往年交租,却是没得今年口粮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