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这次我要自己写一本 (第1/1页)
“这洋人的语言还真是奇怪。”少年挠了挠头,也许是让少女开心,少年将记录的草稿展示了给少女看。 “你看,我不明白为什么daughter意味着女儿,pupil意味着学生. 还有这也太奇怪了,26个字母发音,要在WXYZ后面写上汉字“打波了油,吓个要死,歪、嘴”才能背下来; 还有这几个单词简直就是有违常纲,将“Son”(儿子)下面注音“孙子(中美腔区别)”、在“Daughter”(女儿)下注音“刀豆子……总言而之就是乱七八糟。” “噗呲...” 【嘶...这是把狗骗进来杀吗?】夏小语找了个最佳观影角度,盘着腿一屁股坐了下来。 可惜了这次心夏不在,不然一起磕cp也是极好。 漫步于历史记忆的长河,唯有大的浪花才会给人留下些许印记... “兴华,我不理解你将课本翻译成汉字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英语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英语统治了科学与学术,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科学载体,将汉字附在上面,简直就是对真理的羞辱。”将书籍啪的一下丢在地上,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美国男人大喊道。 看着地上的书籍看的出来已经20多岁的兴华低着头说道:“这是我的爱好,难道不好吗?“ 美国男人道:“你的爱好就是将英语玷污成垃圾?,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选择一条这样的路,但是我告诉你,你已经错了!你们国家的文化是糟粕!“ 说到这男人露出了迷人的微笑:“佩西,我最近翻到了一篇有趣的文章,你来帮我朗读一下,给我们亲爱的兴华~孙知道,让他认清这个世界的现实。” 美国男人说完,将桌子上一叠报纸拿到了兴华面前,在兴华眼底下交给了名叫佩西的女生朗读。 《摒弃糟粕!废除汉字!美利坚文化传播世间!!》 这是报纸上的标题,孙兴华只觉得一股眩晕传来,他扶住了旁边的椅子才勉强站稳。 “你不要忘记了,你们国家的历史上可是被欧洲列强踩踏的体无完肤的。“男人冷嘲热讽道,看向兴华的眼神中充满了鄙视。 兴华脸上的表情瞬息万变,眼中充满了愤怒...憋屈,如果可以他真想给眼前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一个教训,教教他如何才是为人师表。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逃脱男人的眼睛。 男人笑着继续说道:“你应该明白你们的祖国在我国的地位,但你却偏偏要去触犯它,所以我想要警告你,你的这些行为都是对我们国家伟大的亵渎!“ 男人的话语如同针扎般刺激着少年的神经。 看了看身边的同学,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幸灾乐祸,还有嘲讽。 孙兴华的心彻底冰凉了下去,他感觉整个人仿佛都被剥光放在火焰之上炙烤一般,他的双拳紧握,额头上青筋毕露。 ...... 幻境一转便是一片漆黑的小黑屋,怎么回来的兴华叔已经记不清了,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来的。 一个人,一盏台灯,一个装满了注释文字书籍的箱子,兴华将脑袋埋在双膝中沉思着... “咚!咚咚咚!“ 一声敲门声响起... 兴华将箱子盖上擦干眼角的泪水,他抬起头,看向房门。 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身材修长的女孩,穿着一件粉色的风衣,长裙包裹着女孩凹凸有致的娇躯。 “我能进来吗?“女孩轻声问道。 女孩推门而入,看着眼前一排排的书架,还有摆在一旁的撕成碎片的报纸,上前静静的将兴华抱在怀里 “对不起,我来晚了....“ 兴华双手捂住眼睛,希望能将突然泛滥出来的泪水堵回去,可是没用... “我还有什么意义?“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女孩轻柔的摸了摸兴华的头发,没说什么? 他们这批人都是带着“密令”来的,以至于他们甚至不敢并发友情以外的感情。 “英语真的是承载真理的语言吗?如果废除了汉字,我整理的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嘶裂目桀,激动却又竭力压制自身音量。 夏小语在半空中同样被带动了情绪陷入了绝望,这里是幻境他没有办法干扰什么,也没办法告知什么。 这是事实,现在引用的大多数论文几乎99%都是英语,哪怕它是中国人写的。 虽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当时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众文青都主张废除汉字是自断手脚,但在当时看来受时代的局限性以及没有想出简体字这的确是让人陷入绝望。 科学起步晚, 技术起步晚, 文化保护与宣传不到位, 娱乐起步晚, 各项标准与奖项没有意识到位。 导致现在权威与优质资源、定义权、舆论、思想等一系列先发种子优势丧失。 想追赶、推翻与突破他人的界限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是二战后第一批胜利或者抢到资源国家的十倍百倍。 1928年亦然带着注释的百本书籍回国,全力抗争汉字不该被废除被诬陷为儒犬锒铛入狱,100本注释被烧毁,英语原本被广州教育协会收录作为阿拉丁汉语化参考。 1931年简体字公布释放,耗费5年时光用简体字重注... 十年动荡,是非功过历史早有定论。 1979平反应聘为国家一级翻译,主教材,此时的兴华叔已经89岁了。 此后二十年华夏各路留学生或是身负密令或是一腔热血回国祖国,受命于国家兴华将其带回的著作书籍进行整理翻译。 直至1992年,周氏定理横空出世,受国外计算机潮流影响,周氏定理被当时国际承认的第一个由华国科学家提出的猜想/定理定理,可惜遭受国外舆论媒体打压,导致当时的热度甚至连国内民众都不知悉。 (此前也有,但被认为荣誉归属国外进修的学院,在2004年得以纠正,不杠,以上内容来自百年勿忘英雄,涉及到部分内容不便展示修改发出,请原谅。) 广州某家重症医院vip室。 “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明明是华夏人写的论文为什么要翻译成英文去发表!” “国际认可的文献泛函为什么不包括中文?...凭什么要逼着我们下一代的孩子去学别人家的语言,我告诉你我拒绝翻译...咳咳...” “你们既然想要收录,那就让他亲自给你写...他是原作者不会存在翻译偏差。”此时病床上的老者挣扎起床要回家。 “孙老您这是做什么...” “扶我起来,翻译了一辈子的书,这次我要自己写一本...” 一年后... “百年读书终成空...我恨,子岚...我终究是当不成黄裳,负了你,也负了国...!”回光返照咬牙切齿般怒吼,恨天不公! 1993年...孙兴华病逝家中,享年103岁,此生无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