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北地王刘谌_第四章 祭蒋琬老兵自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祭蒋琬老兵自荐! (第2/2页)

请教已经不错了。

    刘谌也没有多说,将袭尼之事记在了心中。

    终于在骑行十多分钟后,他们见到了蒋琬的墓。

    刘谌毫不犹豫的带着部下们祭拜了起来。

    可是突然间,眼尖的袭尼、李高两人却突然护在刘谌左右,说道

    “大王小心,有人过来了!”

    片刻后,数骑从林中远处而来,刘谌看几人衣甲,应该是当地兵卒,于是让张弘前去宣告身份。

    “我等乃北地王部曲,前来祭奠蒋恭侯,来着何人?”

    来人一听,立马顿住,接着便下马来到刘谌身前,靠近了刘谌才发现他们有老有少。

    “大王,我等是为恭侯守墓之人!”

    令人意外的是,此地除了蒋琬族中之人守墓,还有一些参加过北伐的老兵留守!

    这些老兵看到刘谌,似乎十分兴奋,争相为刘谌介绍起了情况。

    刘谌见他们条理清晰,便问起了以前北伐的情况。

    老兵说起北伐,那是滔滔不绝。

    见多如此能吹的人,张弘便有些不服了。

    “几位年岁颇大,如今怕是连枪都提不起了吧!”

    其中领头的名叫王运,五十多岁了,中气十足的怼道

    “某单手提枪都能击败你!”

    怼完张弘,立刻又对着刘谌说道

    “大王莫要瞧我垂垂老朽,某提起七尺长枪尚能上马杀贼,等闲五六个魏兵还进不了某身边!”

    他边上几个缺了牙的老兵更是称赞道

    “王都伯曾是丞相练出的精锐,还做过大司马护卫,乃是响当当的一条汉子!”

    都伯?看来这个叫王运的老头还带过百人的部队。

    接着这几个五六十岁的老头竟然开始自荐了起来!

    “大王,我等也不差,尚能上马杀贼!”

    “不错,某不求荣归乡里,但求战场厮杀,为国效命!”

    刘谌心中十分意动,这几人不管是不是吹嘘,精神面貌倒是不错,而且站队也颇有行伍之风,和刘谌的人马泾渭分明,很是整肃。

    如果几人真的是诸葛亮练过的兵,那确实收了有大用,不过既然想上战场,那为什么不去姜维军中呢?

    “大王有所不知,大将军北伐只选壮年精锐,皆是一等一的好手!”

    “我等虽也不差,可毕竟不比青年,且我等十多年前就已年过四十,哪里还有机会成为大将军的兵!”

    “倒是王都伯之子王富被选入了大将军军中!”

    “而我等虽是乡鄙之人,也知关将军显灵、丞相授书、高皇帝赐图之事!”

    “大王年不过双十,有高远志向,我等虽五十老朽,却也有为国效死之志!”

    见刘谌很是意动却还不回复,何攀瞬间明白,走上前去和刘谌说道

    “大王,只需休书一封给到太仆蒋显,说明此事便可,守墓之人他们定会自行安排!”

    见此,刘谌也不再犹豫,果断说道

    “几位都是老兵,经验丰富,我不过小子,于军务之事多有不明,正要请教,先请几位老兵暂为我麾下一部什长!”

    “敬遵大王敕令!”

    说完王运转头便对着身后几位老头说道

    “儿郎们,收拾家当,拉上骏马,随某出发!”

    “喏!”

    难以想象几十岁老头被呼喊儿郎,还如此整齐划一,气势雄伟的答应。

    确实有点意思了。

    注1.张弘、张衡的名字来源于《华阳国志·大同志》:泰始十年(274年),汶山白马胡恣纵,掠诸种。夏,刺史皇甫晏表出讨之....心畏胡之强,晏愎谏干时,众庶所怨,遂引牙门张弘、督张衡等反,杀晏。

    弘等遂诬表晏欲率己共反,故杀之,求以免罪。其众抄掠百姓。

    这里将张弘、张衡设定为虎贲。

    注2.王富名字来源《华阳国志·大同志》:泰始四年,故中军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结亡命刑徒,得数百人,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转侵江原。

    初,诸葛瞻与邓艾战于绵竹也,时身死失丧,或言生走深逃。瞻亲兵言富貌似瞻,故富假之也。

    有可能王富在季汉时当过兵,或者见过诸葛瞻,这里设定的是他是姜维的兵,而他的父亲王运则是完全虚构人物。

    注3.涪县去成都三百五十里,水通于巴。于蜀为东北之要,蜀时大将军镇之。

    有山原田,本稻田。孱水出孱山,其源出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

    阳泉(城)出石丹。大司马蒋琬葬此。大姓杨、杜、李,人士多见《耆旧传》也。

    蒋琬具体安葬的位置不好定义,这里便直接定位为阳泉城外不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