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凤池_第十四章 拨开云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拨开云雾 (第1/2页)

    上清宫里红纱帖金烛,琉璃玉柱掌扇灯,红纱珠络灯各色灯笼映天,宰执侍从亲王宗室相簇,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歌舞升平,皇后开口说“秋大人许久未见了,今日因为些小误会,见到令嫒,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臣惶恐,小女不懂事,冲撞了娘娘,臣日后定严加管教。”秋实毕恭毕敬地回答。

    “我今日听说,她都十六了,可许了人家?”皇后又问。

    秋实顿了顿答“臣只有一女,虽不才,但视若珍宝,不舍早嫁,尚未婚配。”

    “不早啦,都十六了,今日在场的都是自家人,你看我这些侄儿可有中意?孔阳,允奕都是好孩子。”

    一晚也不曾出声的赵宗萑,此刻眉头紧锁,一样面露难色的,还有被提到名字的赵宗燚和赵宗庭。

    “皇后娘娘好生偏心呀,我家十四也未婚配,怎就不能让秋大人考虑考虑?咳咳咳”如此场合,秋实肯定不能拒绝,郡王知他难处,开了口。

    “这有……”

    “秋大人家的丫头确是个好的,你回去挑挑,如有中意的,无论是谁,我给秋丫头指婚。”皇帝不知皇后什么心思,但不想她顺心意,干脆打断她说道。

    “是呀,这么好的丫头,你别嫌我管闲事儿,真真是想帮忙好好物色个人。”皇后顺势应和。

    皇帝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对郡王道“郡王面色不好,早些回去歇歇吧,让御医过府替你看看。”

    “多谢官家。”郡王客气的行礼,赵宗萑搀扶着离开了宴席。

    歌舞未停,复又添酒,皇后识趣的未再提及,只是默默地斟酒饮酒,看着官家跟张贵妃眉来眼去,面上却还是慈爱的笑。

    郡王回府后,让赵宗萑回去休息,王仲义在一旁切脉“郡王无碍,莫要贪凉,按时吃药就好。”王提领要来纸笔写了药方给了侍从,边收拾银针、脉枕边对郡王叮嘱。

    “确是老毛病,你也不必哄我,我心里有数。只是有一件事,需你帮我……”汝南郡王撑着起身,王仲义忙扶好腰枕让郡王靠着舒服些。

    “郡王尽管吩咐,如若没有郡王,何来王家一脉,当年早因长公主之病株连了。如此大恩,仲义谨记。”王仲义恭敬地说,想起当年,长公主身患顽疾,久治不愈,先帝大怒要抄他全家,幸得郡王几次求情,才得有机会送jiejie进宫贴身料理方才治愈,救命之恩,他这些人都铭记于心。

    “那个药,我想再药一粒。你……”听到郡王虚弱地声音,王仲义猛然抬头,对上郡王浑黄的眼睛。

    “好。”汝南郡王知王仲义已然不是当年的小伙子了,他有一个家族的使命,知道他一瞬间的犹豫和挣扎,想劝他再考虑一下,话刚出口,便被他打断了。

    “二十年过去了,大概没有人记得他了吧。那个孩子还好吗?”

    汝南郡王叹了口气说“健康的长大了。我最近总在想当年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拉弓,一起捶丸,一起打仗、一起挨罚的光景,也不知他会不会,想见见自己唯一的骨rou,见见自己的亲人,与其这样过一生,会不会不如当年真的就去了,他现在……会不会怨我替他做了这个决定。”

    “郡王莫要多思,如果不是珍重,谁会提着自己的脑袋救下一个人,忧思半生。这孤城里,谁跟谁是亲人?谁跟谁又不是亲人呢。”

    王仲义见郡王微闭双眼,或是疲累或是难过,不忍叨扰,说“郡王早些歇息,我过几日还来请脉。”说完起身,恭敬地告辞。

    汝南郡王未多言,王仲义走后他轻轻睁开眼,在床上看着窗外圆月,汴京,今夜很热闹吧。

    过了十五,京里的大事要数赵宗萑的冠礼了,但因为汝南郡王病着,郡王府上下并无兴致,官家知晓,赐字“宥安”,寓意宽仁弘宥,安时处顺,并赐珠宝绫罗,授清河公爷爵位以贺,整个京师莫有如此殊荣者,送贺礼的人几乎踏平了郡王府的门槛。

    赵宗萑自然是要进宫谢恩的,此刻,官家难得的在皇后娘娘的艺馨殿。

    艺馨殿清冷低调的装饰在冬日里更显肃穆,赵宗萑去时,官家在跟小公主在里间做竹编,皇后像是刚从外边回来,此刻正在厅上烤火。纤长的手微微泛红,轻轻地舒张,火光漏过指缝,散到房间变成暖气,见赵宗萑来,脸上挂起温柔的笑,起身拉过赵宗萑坐到身边来。

    “快看看这是谁来了,你这次回京都多久了,才来看我两次。”听见皇后说话,官家也从里间出来。

    “是侄儿错了,该是时常进宫陪官家和娘娘的。”赵宗萑向官家和皇后分别见了礼,随身摘下佩玉送给闻声出来的小公主把玩。

    “知道你们年轻人忙,听说前阵子去川蜀的差事办的官家很满意,你如此聪慧,只要好生做事,官家定会许你个好前程的。”曹姝看了眼金蝉,示意她去斟茶,转脸又是一脸标准的慈爱像。

    “官家和娘娘对我们小辈最是疼爱,官家的教诲我们也一直都记得,只要能为大宋尽心力,侄儿自然当仁不让。我还记得上一次来艺馨殿,官家给我们讲闵子骞的故事呢。”赵宗萑看着皇后娘娘笑着答。

    “闵子骞的故事jiejie也跟我讲过。”公主十岁模样,双平髻簪着湘妃色绒花,桃色的裙子娇俏可爱,乖坐在官家身侧。

    “哦~那你跟爹爹也讲讲闵子骞的故事。”官家满脸疲惫却难掩温柔地看着公主说。

    “闵子骞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的爹爹就又给她找了一位母亲,但是这位母亲对他不好,不给他御寒的棉衣穿,厚衣服都给了他的弟弟,他却不抱怨。他的爹爹知道后就不想要这位母亲了,他为母亲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来他的爹爹没有赶走他的新母亲,他的新母亲从此也对他很好。”公主一板一眼地讲着故事,官家满意的点头问“那我的康儿通过了这个故事学会了什么?”

    “嗯……要孝敬爹爹和娘娘,爹爹和娘娘也会对康儿好。”公主眨巴眨巴眼,看向官家。

    “嗯~我们康儿真聪明。”官家看着公主,眼里的幸福让赵宗萑不忍打断。

    “是呀,家和万事兴。既然是一家人,自然要孝敬爹爹和……娘娘。”赵宗萑看似无意的感叹,故意停顿了一下看向皇后,皇后脸上笑容僵而未变,眼神一瞬间的闪烁。

    “是呀,家和万事兴,这恩也谢了,正巧我让小厨房煨了,吃了饭再出宫吧。”皇后热情的留饭。

    “我还有劄子要看,不在这儿用膳了,康儿我送她回去吧,也很久没去苗昭仪那儿了。”

    “昭仪前些日子还说给官家制了新衣,官家去试试吧。”

    直到皇帝抱着小公主离开,皇后都大度且温柔,像极了史书称赞的母仪天下的范例。

    皇后满脸笑意,微微收了收下巴,招呼赵宗萑坐近些,说“转眼连小十四都到弱冠之年了,你们呀,都长大了。对了,我昨日见到了秋家的丫头,跟她母亲一样好看,允奕和孔阳,比你都还大些,至今都没成家。允奕母亲走的早,他那个继母可是不会帮他张罗的,还有孔阳的母亲,就是个闷葫芦,天天在家全然不管儿子,我也难免得帮他们张罗张罗。你说,秋丫头跟谁更配些?”

    “昨日宴会上,官家不是说让秋家自己挑嘛,娘娘问我可是没用的。”赵宗萑皮笑rou不笑地应付说。

    “官家是怕当着二人面选,佛了面子。肯定也是中意我的想法的。我们夫妻这么久,我自然最懂他。”皇后笑着,眼里的高傲和自信,让人恍惚间有着夫妻同心的错觉。

    “娘娘和官家夫妻这么久,官家不一样猜忌娘娘,娘娘对官家唯一的皇子也依旧下得去手。”赵宗萑不想再跟她这样耗下去了,皇后一而再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