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魂穿刘阿斗_第壹回 陨太宗魂归蜀汉,张皇后错惊龙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壹回 陨太宗魂归蜀汉,张皇后错惊龙驾 (第2/2页)

,应下昭唤回丞相,当保朝廷危局。”

    李世民轻叹口气说道:“朕已醒来,大病痊愈,丞相出兵在外,若是就此唤丞相归来,岂不是劳民伤财?此事休要再提。”

    张皇后闻言也不再多说,本身后宫议论朝政已是大忌,若不是刘阿斗近日肆意妄为,宛若昏君,她也不会多言。

    李世民挥手说道:“请皇后退下吧,朕大病刚愈,需要调理气息。”

    张皇后闻言气急攻心,怒骂道:“臣妾看陛下是等着胡氏那个妖精过来吧,也罢,臣妾既然碍着陛下眼睛,自回宫去吧!”

    张皇后说完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宫门。

    李世民也不挽留,现在虽然知道自己身在蜀汉,但是其中缘由都还不甚清楚,还是少说为好。

    待张皇后出门去后,李世民才独自踱步于宫中,口中喃喃自语道:“曾听闻转世投胎一说,未曾想会来蜀汉。”

    随着李世民慢慢回忆,关于蜀汉的记忆也一点点的浮上心头:

    话说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各地豪强募兵平乱。

    又遇十常侍祸乱宫廷,大将军何进及袁本初召西凉董卓入洛阳平乱,不曾想西凉士卒祸乱朝纲,由是天下大乱、豪杰并起。

    各地世家大族揭竿而起,一时间英雄豪强并起,各地征伐不断。

    最后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家相互钳制,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之后,蜀国再难回天。

    司马篡曹立晋,晋灭蜀,晋灭吴,天下一统。

    而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混战,隋国一统,开凿大运河,三伐高句丽,瓦岗起义。

    一幕幕烽火狼烟尽归李世民脑海之中,不曾想戎马一生最后会回到这英雄并起的三国时代。

    李阿斗揉了揉自己肥胖的肚皮自嘲道:“不曾想朕还有髀rou从生的一天。”

    感受着体内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李世民终于感受到岁月再一次回归自己体内。

    李阿斗心里不由得想到:终于可以再次征战天下了吗?哪怕蜀汉积弱,自己也定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想到此处不由得哈哈大笑,引得宫外的太监宫女彼此对视,均露出不解之情。

    没等他们多想,只听宫中陛下的声音缓缓传出:

    “悠悠岁月过,惶惶汉家情。旧闻武侯事,泪过长衫啼。”

    那声音激扬豪迈,浑然不似刘阿斗模样,宫女们直以为昭烈皇帝复生,纷纷跪地磕头。

    却说此时宫外诸多大臣都已然等得着急了,虽然刘禅昏庸无能,但好在能虚怀纳谏,要是突然暴毙身亡,这汉家江山可如何是好啊?

    镇军将军,永昌亭候赵云正跪在宫外,面露忧色不发一言,前日丞相点兵发往南中,他却因成都天气骤变重病不起,由是未能跟随丞相南征。

    此时的子龙已是白发苍苍,只有眉宇间还能见当年英勇。

    旁边张翼小声问道:“赵老将军,要不先行回去,将军已连续三日未进水食。”

    赵云挥了挥手说道:“无妨,若是陛下有失,吾留这残躯也无用处。”

    跪在前面的李严回头说道:“赵老将军年事已高,吾看还是先行回去,吾等若有消息,自然会通禀将军。”

    赵云皱了皱眉头,却没搭理,李严见状不语。

    蜀中贤臣名将各有心思,正待此时,宫中有太监小步快跑到殿前说道:“陛下已醒,让各位先行回去,后日即可殿前议事。”

    此话一出殿下的众人纷纷乱做一团。

    都乡侯李严带头问道:“陛下是否康复?吾等能否进宫探望?”

    未等黄皓回话,蒋琬长声呵斥道:“都乡侯缪矣,陛下已有决断,为臣者当尊令而行,当堂质问成何体统?”

    李严大怒道:“参军意图何为?殊不知当年十常侍之乱否?”

    蒋琬亦大怒,亦道:“都乡侯大胆!敢待陛下做灵帝乎?”

    赵云先是不语,后道:“诸公静待即可,三日之后面见陛下,再做商议。”

    赵云原是先皇遗将,如今说此言语,诸位也不愿反驳,只好各自拜谢而去。

    正是:大唐天子入梦来,蜀中贤臣不自知。会是真王忽降世,兵发长安马蹄驰。

    未知李世民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后记:关于玄甲军与汉代骑兵谁更强,做一个说明。

    结论:肯定是唐代骑兵更强,而且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诸君若有兴致,可参考陆军军官学院,汪翔教授的《论汉唐时期骑兵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发展》,其中论述极为准确,这里不便于引用。

    若有异议,请看完再来讨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