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家  (第1/2页)
    冰城3中的放学时间是晚上9点20。    据说十几年后为了给孩子们减负,很多城市高三也是五六点就放学。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家长不举报、老师很轻松、学生很欢乐、教育局很满意。    至于学业好不好,那不是你自己的事情么?    但此刻,还不是那个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    老师们的敬业程度超乎想象,使老师这两个字并不仅仅代表着一种职业,还饱含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崇高信仰。    学生们也和老师一条心,尊师重道在这个时候,还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同学身上。    作为省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繁重的课业让他们每天睡眠时间不会超过6个小时。    自习到9点10分,余向东起身走出教室,朝着班主任办公室走去。    他很期待李颖为他整理的复习目录,这会让他更有效率的使用时间。    办公室的门没关,看到李颖还在忙,余向东蹑手蹑脚的走进去,悄悄站在一旁。    李颖前后花了大概半个小时,结合她自己当初备考的经验,给余向东整理出了她认为最容易拿分的复习列表。    刚整理完,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扭了扭发酸的脖子,李颖发现余向东已经站在办公桌旁等着了。    李颖笑着说道:“忙着帮你整资料,都没发现你过来。”    说着说着,她发现余向东喉结动了下,眼睛也有点发直。    低头看了眼刚才伸懒腰差点挣出来的波涛胸涌,李颖顿时明白了原因。    盘着手没好气说道:“眼睛往哪看呢,余向东你还有心思想有的没的,就两个月了,我怎么分析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余向东从刚才的失态回过神,瞬间觉得自己真不是个东西。    他怎么能对最尊敬的班主任想入非非呢,这可是原则问题。    但架不住年轻人血气方刚,你越不想往那边想,越是浮想联翩,好在今天穿的是紧身牛仔裤,要是穿的宽松运动裤,这人可就丢大了。    刚要开口聊复习计划,脑中再一次浮现李颖伸懒腰那一幕:    “怕是起码D以上了。”    深吸口气,强行把这些旖念挤出脑海,余向东感激的接过复习计划,说道:    “没关系的李老师,这两个月我肯定拼尽全力,今天我把之前落下的月考英语卷子做了,情况比我想象的好,可能英语这一门会节省很多复习时间。”    “你这一年多不是一直在玩吗?怎么英语还没落下?”李颖有些不信。    余向东早就想好了说辞:“老师,我这一年多确实沉迷游戏,但我玩的游戏是美国服务器,队友都是美国人,为了读懂游戏,也为了和队友交流,就一直在自学英语补充词汇量,今天做了下月考卷子,英语有137分。”    李颖的眼睛一亮:“如果你英语能提这么多分,那一本线也不是没机会啊。”    想了想又说道:“现在关键就是数学和物理,这两门你以前非常擅长,是掌握了学习方法论的,我希望你快速搞明白后续的知识,通过一个月的时间把它们彻底拿起来,最后一个月就专心突击语文、化学和生物。”    李颖掰着手指计算:“如果你英语能提60分,数学和物理总共提60分左右,这就能达到五百五六十分,再把其他几门死记硬背的部分弄扎实,一本线是完全有希望的。”    去年的黑省理科一本线是580分左右,这个分数不是没可能拼下来,想到这,余向东更觉时不我待,连忙拿起复习列表,一边往外走一边说:“谢了老班,我得抓紧回家复习了。”    回到班级正赶上放学,余向东过去和张小帆打个招呼,并肩走出教室。    悄声和张小帆说了下练习口语的事儿,张小帆点了点头同意了,就是觉得周围人太多有点不好意思。    只不过对余向东口语的好奇让她压住了这种情绪。    余向东可不管那么多,在梦里英语是他的工作语言,这东西在他眼中就是个工具,用来赚老美钞票的工具。    一开始张小帆还不太敢说,有点磕磕巴巴的,不过随着余向东的带动,英语成绩全班第一的她很快就跟上了语速。    这一幕可惊掉了周围同学的下巴,虽然很多同学的英语成绩都不错,但口语蹩脚是这个时代学生们的通病。    此时看到余向东竟然能和张小帆流利的纯英文交流,而且说得更加熟练,大家感觉三观被颠覆了。    难道天天泡网吧这么练外语?    聊的忘我的两个人,根本没注意到四层楼梯拐角走出来的张婷婷和高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