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地翻三尺三,粮食堆成山! (第1/3页)
带着荒田回过去正文卷第247章,地翻三尺三,粮食堆成山!走在路上,李长顺在那里说着:“我也没见过,听说那些人的眼睛都是红的,虽然我没亲眼见过,但是单独走在路上没什么手段的话,很容易被抢了。这事情倒是没少发生,我以前拉代销点收上来的山货,还被堵了好几次,幸好我带了东西。” 听完以后,王秋菊也是有些害怕! 因为现在是在山区,而且已经是初春,她总感觉附近的的树林里会猛的出来几个人。 杨小乐也是在打量着四周。 沿途只有少量的平地,大部分都是丘陵或者大大小小延绵的小山,延绵看不到尽头。 此时丘陵或者田地里,有不少的人正在那里干农活。 这里地处南北交接,春种比京都那边要早一些。 不知道是拦路抢劫的人少了,还是说李长顺是个熟人,一路上倒也是平平安安的。 四点左右,一行人到了目的地,生产大队这边。 李长顺在一个小路路口将两个人放了下来,指着小路说到:“往前走二三里地就是杨台了,到地方你应该认识了吧?我就不送你们过去了。” 王秋菊看了一眼小路的方向,回过头来笑着点了点头。 “李大哥,今天谢谢你了啊!这钱给你。” 一边说,一边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五毛钱,递给了他。 李长顺笑呵呵的没收:“这里可不是你们城里,你也别太客气了,反正也是顺路,要什么钱啊!其他人我也没收过钱啊!行了,我先走了啊!” 说完,赶着骡子就走了。 王秋菊见状也没有勉强。 在以前村子也是一样不收钱,但毕竟是一个村子的人,这里太久没回来了。 扭头对着四周打量的杨小乐喊了一声:“小乐,走吧,太久没回来了。我都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随后带着他向着小路走去。 沿途零星的有着一些住户和农田。 这里的房子和北方不太一样。 大部分都不带院子,门口有个小型的打谷场,被整的平整的很。 此时喇叭上还传来了一道道悠扬的声音: …… 公社是棵常青藤 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瓜儿连着藤 藤儿牵着瓜 藤儿越肥瓜越甜 藤儿越壮瓜越大 …… 公社的青藤连万家 齐心合力种庄稼 手勤庄稼好 心齐力量大 集体经济大发展 社员心里乐开了花 ………… 越过一片农田,王秋菊在一间茅草土房子前停了下来,四下看了看。 “太久没来,我现在都不认识这里。”王秋菊看了一下,指着村里边上的一条小路说道:“走这边,就在前面不远。” 杨小乐看了一眼,这算是一条田埂了,右边是农田,左边是村子的房子和小树林。 顺着路走了一段,田里干活的人都好奇的看着两个人。 而村里玩耍的孩子也纷纷围了上来。 身上穿的都是破棉袄,上面打满了补丁,个别的人身上都已经破了,露出里面的发黑棉絮以及少量的稻草。 几个孩子背上扛着枪,不过都是木头的。 还有一些木质的棍子,竹竿。 “你们什么滴干活??” 其中一个半大的小子,手里拿着木头做的枪,对着两个人问道。 语气是电影里的口气。 王秋菊见状停下了脚步,看了一下这些孩子,笑道:“我去王水生家,你们谁认识啊?” 小家伙几个人相互看看,随后开口说道;“都认识啊,你们是谁啊?” “我是他大姐!” 几人都是狐疑的看了看,指着前面的方向说道:“就在那边。” 王秋菊闻言点了点头。 看来还没记错。 “你们玩吧,我们先过去。” 说完就离开了。 几个孩子刚要跟上去,身后传来了怒吼的声音:“王八羔子,不在家躺着还跑出来玩,想饿死啊?” 听到这个声音,几个人脸色一变。 赶忙学着电视里的情节,小手一挥:“发现敌情,快隐蔽。” 随后几个人孩子一窝蜂的跑了。 杨小乐看的直乐。 走了一段路,就在前面看到一个老头,站在田埂上在那里看着田里人干活。 因为此时田里一个穿着中山装的青年在那里指导人们。 王秋菊两个人也是停下了脚步在那里看着。 只见青年在那里喝道:“高强,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这坑挖的太浅了。种子要深埋,今天你是白旗。” 说完,拿着一面小白旗,插在了对方的背上。 干活的中年男人在那里嘀咕着:“哪有这么种地的,埋3尺,这种子还能长出来吗?” “怎么就不能了?这是指导小组定下来的,你还能比他们厉害吗?” 说完以后,在那里喝道:“你这是在怀疑总…路…线是错的吗?” 听到这话,高强悻悻的笑了笑:“吴干事,我没这个意思,就是咱们没这样种过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