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大年初二上坟? (第1/3页)
带着荒田回过去正文卷第301章,大年初二上坟?杨小乐离开以后,直奔老爷子这边。 来到地方,拿着钥匙打开房门,直接就走了进去。 来到影壁这边,手里出现了一个锦盒,这个正是当初给老头子掌掌眼的,一直都忘记给了。 又拿了一些过年走亲戚的东西这才进去。 “师父!!” 刚进来,他就对着里面喊了一声。 不过喊了一声,他就停了下来,因为此时老头子正在跟另外一个老头在那里聊着天呢! 看这一身打扮,又是一个遗老遗少。 看到他过来,两人停止了交谈。 当对方扭头看过来的时候,杨小乐笑了笑,居然还是老熟人了。 佟老爷子。 “师父!!佟老爷子!!” 进来以后,杨小乐看着两个人打了个招呼。 看到他的样子,佟老爷子惊讶了一下:“是你?” 随后看向了索爷:“索爷,这是您的徒弟啊?哎呦,走眼了啊!您这什么时候又收了个徒弟啊?” 索爷对着杨小乐示意坐下,随后看向了佟老爷子:“去年收的。” 听到这话,佟老爷子上下打量了一下杨小乐点了点头。 随后站了起来抱了一下拳:“索爷,这事情就拜托您了啊!” 索爷闻言也跟着站了起来,同样抱了一下拳头:“只能说尽量,你也知道现在的世道,不是很好啊!” 佟老爷子也是轻轻颔首:“那行,我就先告辞了,改日再来拜访。” 随后就打了个招呼离开了。 索爷亲自将对方送到堂屋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对方离开,这才转身回来。 等人走了以后,老头这才回来,看着刚刚坐下的杨小乐问道:“你今天怎么过来了?不走亲戚了吗?” “哦,今天不走,过来跟您老拜年啊!” 说完,好奇的问道:“怎么回事啊?佟老爷子这是找伱有事情?” 索爷坐回上首的位置,淡淡的说道:“还能干嘛!缺钱了呗,准备再变卖一点祖上的家业!” 听到这话,杨小乐眼睛一亮:“哦,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师父你可得给我留着啊!不过得是好东西,平常的就算了。” 索爷闻言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随侯珠你要不要?” “随侯珠?什么玩意?” 杨小乐好奇了一下。 索爷端起桌子上的茶叶,抿了一口,这才淡淡的说道:“珠联璧合没学过吗?” “学过啊!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那你知道珠联璧合里的‘璧’是什么璧?” 杨小乐思索了一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这我哪里知道啊!这成语不就说的是珍珠和美玉,形容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总不可能是和氏璧吧?” 成语他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哪里知道这个典故,除了和氏璧,他想不到其他什么有名的了。 老头喝了一口水,没回答他,而是说道:“《淮南子》有这么一句话:“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停了一下,将水杯给放下,继续说道:“旧《辞海》“随和”条目也有注释:“随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宝也,故随和并称。”” 杨小乐茫然了一下。 他还真没这功底。 但是能听出来,一个是随侯珠,另外一个是卞和之璧,两个都是至宝,合并在一起,叫随和,代表了两个东西。 琢磨了一会,感觉卞和之璧听着有些熟悉呢! 看到他的表情,索爷摇了摇头:“没事多看看书。” 随后解释了一下:“《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楚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给予膑刑惩罚,后“泣玉”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留有“卞和献璧”、“卞和泣玉”等传说。” 杨小乐听到卞和于楚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便反应过来了。 这他娘的不就是和氏璧嘛! 果然,听完以后,对应上来了。 有意思,他就喜欢听这些古董背后的故事,古董对他来说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随后赶忙问道:“师父,和氏璧我自然知道,这玩意失踪了,你说的随侯珠是什么?” 索爷见状,这才继续说道:“我们平时说的随和,最早其实是说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随侯珠是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 杨小乐闻言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