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万事俱备 (第1/2页)
皇城,文渊阁。 杨涟放下手中的茶碗,看了眼坐在黄花梨木官椅上悠哉品茶的贾琦,那是崇政殿大学士孙玉麟孙阁老的座椅,从上书房出来,自己将贾琦等人请到了此处,搬来的椅子贾琦瞧都没瞧,直接坐在了这把只有内阁阁臣才能坐的官椅之上,又望向面色不虞的孔方岩,叹了口气,你和他置气不是给自己找难堪不是,这就和秀才遇到兵是一个样,讲不通的。 杨涟长舒了口气,望着刘恭,“王爷,您说两句?” 刘恭脸上浮出一丝苦涩,接着摇了摇头:“算了,还是首辅您说吧。” 大殿内一片沉寂,几人皆面无异色,好似没有听见一样。 杨涟:“上书房内虽说议了一议,却是好多细节没有说,更没有做好万全的打算,诸位都是大汉的忠臣,老夫想请大家伙坐下来说一说心中之言,议一议,接下来该怎么应对淮安的局势,一旦传来确切消息,漕运衙门与漕帮勾结、甚至其中有废太子一脉的关系存在,江南即将陷入危局该如何应对,大家伙都想一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更何况是军国大事。” 见无人搭话,又道:“老夫还是那句话,江南作为财税重地不能乱” 吴邦佐:“既然如此,那就派遣大军快速剿灭淮安府叛军,不让波及江南其他府县。” 杨涟:“怎么说?” 吴邦佐:“忠勇侯去岁率军奔袭陕西,三战奠定了朝廷在陕西的优势,想来对付区区数万漕丁定是不在话下。” 说着,转身望向了贾琦。 贾琦这时却闭上了眼睛,在那里养神。 吴邦佐顿时尴尬不已,心道没听说贾琦记仇啊。 又将目光望向牛继宗,却见他望向了地面。 孔方岩:“或许此事就交由江南处理算了。” “不可。” 杨涟断然答道,“如果真如此,陛下会怎么想?百官会怎么想?百姓会怎么想?还有,一旦江南战事糜烂,你我还有在座的诸位都将是罪人。” 孔方岩沉默了,好久才说道:“天地不仁,你我挡不住的。” 牛继宗抬起头望向孔方岩,“次辅这话未免也太过凉薄了些。” 说完望向杨涟和刘恭,“不用再议了,做好大军南下平叛的准备吧。” 杨涟“调何处兵马?谁领兵?” 吴邦佐:“武威侯李虎。” 几人一怔,李虎如今在病中。 “我看可以。” 贾琦突然开口,“不过大军钱粮要从沿途各府县征集,京城的就不要动了。” 二人一怔,望向贾琦。 贾琦正色道:“神京的钱粮不能动。” 刘恭:“这有何关联!” 贾琦轻轻摇头,“当然有关!” 杨涟望着面色严正的贾琦,眼中浮现一抹疑惑。 贾琦直接道:“江南可是还有白莲教,这场仗指不定会打成什么样子,不管如何,神京必须稳定,神京的大军才是大汉的根本所在。” 杨涟望向户部尚书宋溥,见其点头,又看了看刘恭,低头沉思少许,“劳烦宋尚书费心,将刚才所议之事写成奏折。” 宋溥望向杨涟,略想了想,起身来到书案前,拿出一封空白奏折摆好,拿起笔写了起来。 殿中又陷入宁静,只剩下宋溥唰唰的写字声。 少顷,宋溥放下手中的笔,将奏折递给杨涟,看完后,杨涟又好一声长叹:“老夫不想老了落得个晚节不保,还望诸位能够齐心协力,撑住危局!” 几人起身,郑重一礼,“首辅说的是。” 杨涟:“签吧。” 笔砚纸墨就摆在桌上,杨涟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递给了睿亲王刘恭......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笑道:“姨太太说笑了,什么福不福,我老了,也就守着她们姊妹,能看着他们娶妻出嫁也就心满意足了。” “阿弥陀佛。” 薛姨妈忙念声佛,“老太太万福万寿,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您老就安心享福即可,我们还要讨您老的寿呢。” 王夫人轻笑一声,“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心善,就是神佛都记着,必定是万福万寿的。” 一语未了,只听见外面一阵脚步声响起,周瑞家进来笑道:“老太太,大太太和东府大奶奶来了!” 贾母心中疑惑,邢夫人刚被贾赦命人叫走,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还是和尤氏一起来的,不知有什么事情。 心中想着,只见邢夫人带着尤氏并着一众丫鬟婆子走了进来。 “老太太好。” “给老祖宗请安了。” 贾母笑道:“怎么这会子过来了,还是有什么事啊!” 尤氏望向邢夫人,邢夫人上前一步,“媳妇得了东府和西府的请来做媒的,您老要是觉得还中意,待会可要赏些喜钱。” 又望向王夫人、薛姨妈,笑道:“正好都在,帮忙观摩观摩。” 贾母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