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2章 在其位谋其政 (第2/2页)
时敏齐名。 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将王时敏与董其昌、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弥合称为“画中九友”,并作了《画中九友歌》。 不但如此,王鉴还和王时敏、王原祁和王翚合称为“清初四王”。 王鉴的画在这九十年代里,已经达到了几十万的拍卖价格,可以有市无价。 画轴展开,是幅水墨山水,高山流水和桥人家搭配的相得益彰,群山之中一座木屋独座,屋前一人,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拿一本书。也许是他在读书的时候,被这大自然的声音所吸引,而来到屋外。 整幅画的布局严谨得当,确是画中上品。 “还请你们文玩协会的给鉴定一下,要是真的我们就买下了。” 原来这些人,有买有卖,卖的人不知道真假,只能来文玩协会这里鉴定了。 可是大厅里的几个协会的人,都对书画没什么研究,而书画方面的人,都出去参加活动去了。 几个会员都看了看这副画,然后互相用眼神交流一下,看脸色应该是对这画的真伪做出了统一的判断。 “这应该是仿王鉴的山水图,其墨色……” 从纸质墨色还有包浆上看,他们都看出是幅老画,不过还是认为不是王鉴的真迹。 这时周安正好端着茶杯从楼上下来,大家听见动静,这才想起,周安也是古画鉴定的行家啊。 “周,你下来看看,这里有一幅古画要鉴定。” 周安虽然是副会长了,但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再加上周安也不想让他们叫自己副会长,所以大家也就都叫他周了。 听见这几个鉴定专家,让走在楼梯上的那个年青人来看看,送画的那几个人就有点疑惑了。 你们不鉴定,却让一个年轻人来,他能行吗? 只见周安来到画前,右手支着桌子,身体俯下,然后对整幅画开始鉴定。。 “张专家,你们这里的这师傅本事能行吗?” 那个送鉴的人,对其中一个专家道,他就怕周安这话是假的,那他就卖不出去了。 “你们这么多古玩行的大师傅,都得用放大镜去鉴定,他用一双rou眼就行了?” 这话摆明了是在讽刺周安不专业,这些纵横古玩圈几十年的老师傅,都得心翼翼的用放大镜仔细看才行,而你一个年轻人只是俯身rou眼看看便完事了? 这位也太托大了! 这话一出,和他一起来的人,认为的有道理,眼神里也对周安来鉴定这副画的结果不再期盼。 “张专家,这位谁啊?他真的行吗?”送画之人皱起了眉头。 “肯定行,他对书画很有研究的。”看到送画人头上已经有汗了,张专家了一句让他放心的话。 实在的,这人哪里能放心啊,他对周安的鉴定方式很头疼。 这人这么年轻,是不是文玩协会的?不会是他们用这人骗我的吧? 看着这人一直不相信自己,周安笑了笑道。 “呵呵,先生,我的眼力行不行,等我鉴定了不就知道了。而且眼力行不行,可不是看年纪的。” 对于别饶怀疑,周安已经习以为常了,看来还是自己名气不够啊,等哪自己名声在外,估计有人会排队让他来鉴定。 “那你给吧,我这画到底怎么样啊?”这人其实关心的不是周安,而是他的画真不真。 周安也没再继续这种无聊的话题,而是转回到画上。 “各位,你们对这画什么看法?”周安询问刚才鉴定的几个人。 “我们认为是……你也知道,我们专业不是书画鉴定啊,你对书画有研究,还是你来吧。” 这个张专家还想出了自己的看法,可是他一想,感觉不对。要是自己鉴定的和周安不是一个结果,以他和周安对书画的了解,那肯定是周安对的概率大啊,那自己岂不是难看了。 所以,张专家改口,让周安自己去鉴定,自己几人不参与。 和张专家一起的几个人还奇怪呢,刚才我们可是鉴定是仿的赝品啊,这会儿却…… 哦!这些人一下就会过意来,毕竟他们几个专业不对口,还是周副会长更权威点。 周安对张专家的话不以为意,拧来茶杯,静静的喝了一口茶水,又拧上茶杯盖。 “周,你看这画怎么样?”张专家将声音压到只有他和周安能听到的程度,问道。 “放心吧,没问题,这画是王鉴的真迹,可以给他们开证明。”周安给这些人吃了颗定心丸。 张专家顿时就给自己擦了擦汗,他暗道,幸好自己机智,要不然,今丢人就丢大了。看来以后非自己专业的区域,还是谨慎为好,不要像今这样鲁莽了。 其他几个专家也和张专家一样,头上也有了细微的汗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