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劫后余生 (第1/4页)
旷世风云录正文卷第二章劫后余生江南,江宁府,吴国王宫崇政殿内,吴王杨睿正与宰相傅能和施翔飞举行密会。 “据汴州府传来消息,北周王萧从明突然暴毙,国舅爷杨瀚趁势发动宫廷政变篡位自立,并对萧氏王族大肆屠戮。 龙骧军首领王崇渊护着萧氏余脉拼死从皇宫突围后,不知所踪,未知生死。” 宰相傅能正向杨睿上禀道。 “天助我也,北周内乱,自顾不暇,况且还有北晋在一旁伺机而动。 趁他们无力南顾,我们必须抓紧时机扩充实力。 施将军,将北线兵力抽调一部分至东南境,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让东越国有所提防。” 杨睿说罢,拿出兵符。 “请王上放心,末将必不辱使命。”一身甲胄将服、形象威猛的施翔飞趋前下跪领命,恭敬接过兵符。 “微臣还有一事上禀,据黑云都回报,南天竺国准备向南汉国进献一截释迦摩尼佛佛骨,南汉将在浴佛节之日举行盛典迎接佛骨到来。 佛骨乃是佛门至高至圣之象征,南汉此举大有深意,一旦得到佛骨,他们将会获得南方甚至整个中原佛门势力的支持,影响非同小可。”傅能道。 “南汉僻处岭南,和我国并无接壤,据称南汉王宠溺伶人宦官,荒yin无道,不得人心,就算他得到佛骨又如何。” 杨睿轻蔑一笑,语气不屑道。 “王上或有所不知,据说促成此事的乃是南汉王的弟弟文定王,佛骨盛典正是由他一手主持cao办,此人手握南汉军政大权,兼野心极大,一直对闽、楚二国虎视眈眈。 一旦得到佛门势力支持,说不定会说服乃兄趁势发动兼并战争。一旦失去南楚这个屏障,南汉将直接威胁我国边境。” 傅能分析道。 杨睿听得眉头一皱,似乎觉得傅能有点小题大做,他转向施翔飞问道:“此事施将军以为如何?” “闽国国小力弱,楚国则内乱不休,而南汉经贸发达,国库充足,兵强马壮,如有意出兵,闽楚两国都恐难以作长久抗争。 末将以为宰相所忧虽非眉睫之危,却是后顾之忧,佛门势力广大,信徒众多,此事如成事实,恐不利于王上的一统大计。” 施翔飞显然早有准备,见杨睿下问,连忙恭敬应答。 “既然两位卿家都觉得此事事关重大,那可有未雨绸缪之策?”杨睿沉吟一会后道。 “臣觉得可以让俞指挥使率领黑云都精锐前往岭南,设法拦截运送队伍,夺取佛骨。”施翔飞道。 “微臣同意施将军拦截佛骨的策略,不过黑云都乃是王上的亲卫,一旦事情败露,容易暴露身份,微臣觉得最好能筛选物色无关的江湖人物进行此事,不管事成与否,我们都可以推得一干二净,避免与南汉发生正面冲突,被他人坐收渔利。” 傅能点头后,趁机提出更好的建议。 “此事就按傅卿家的意思去办,需要调配何人何物,你可自作主张,务必使南汉不能得偿所愿。” 当王祈安慢慢恢复意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云雾环绕的峰顶,前面不远处是一处峭崖。 边上一道身影正背对着他,一手持枪一手负后,正居高望下,一动不动,整个人似乎嵌入了天地间去,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不可分割,那种感觉既微妙又震撼。 不旋踵,眼前情景又生变化,峰顶悬崖消失不见,换成一处山顶有水流倾泻而下的断崖,水流形成一幕水帘,几乎覆盖整个断崖,水帘后隐约可见一个入口。 当王祈安向水帘走去,意欲一窥入口究竟的时候,耳际响起一声清音,他浑身一震,猛地睁开双眼。 王祈安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入目处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原来是一场梦,王祈安心想。 这里是哪里,自己为何会在此处?回过神后,王祈安逐渐记起被蒙面人偷袭得手掉入长江的一幕,胸口中掌处还能感受到隐隐作痛。 当他想起身的时候,突然一阵眩晕,勉强用手撑住床板才不至于跌回床上。 他感到手足无力,身子虚弱,更可怕的是他体察到自己体内真气似有若无,完全无法提聚。 王祈安内心震惊,难道自己已经武功尽失?当他多次尝试凝聚内力无果后,不由惨笑一声,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 看来什么雄图伟业、复仇大计只能泡汤了,自己只能像普通人一样渡过余生了。 王祈安似乎记起了什么,伸手在自己胸腰处一阵摸索后又环目四顾,直到他看到一个小包袱挂着另一边墙上才舒出一口气。 此时,门外有足音传来,脚步踏地有声,来人似乎不会武功。 王祈安双目紧盯入口处,想看看究竟是何人来此。 “咿呀”一声,木门被推开,一个身着葛布粗衣、双手端着木盆的女子走了进来。 她似乎没料想到王祈安会清醒过来,骤然见到他端坐在床上,正目光灼灼的打量着自己时,被吓了一跳,手中的木盆“砰”的一声掉到地上。 王祈安见她面容清秀,眼睛水灵,不由朝她微微一笑,正打算开口,只见她突然尖叫一声后丢下一句“我去告诉道长……”,转身一阵风似的跑了。 “道长?此处难道是一处道观?”王祈安一脸茫然迷惑,努力在脑海里搜索,也记不起任何相关资料。 他勉力支撑着走到另一边墙上,取下包袱,里面是一个巴掌大小的锦盒,乃是王祈安的父亲和他分开时留给他的。 王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