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章 丹书铁券 (第2/2页)
。 结果,那些说实话的博士们都被投进了监狱问罪,而叔孙通却由待诏博士一跃而成为了秦朝七十个有编制的正式博士之一。当然,叔孙通说瞎话只是为了自保而已,很快他就逃跑投奔了项梁,接着是楚怀王,然后又投奔了项羽。 等到刘邦攻进彭城后,叔孙通又投降了刘邦。就这样算,叔孙通前后都换过五个老板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家伙的眼光还不错,就此他跟定了刘邦,项羽回军夺回彭城、刘邦惨败逃跑时,叔孙通也跟着逃跑了,看来他知道以项羽的脾气抓住他下场会很惨吧? 不过,这家伙的情商很高,智商和才能确实也挺高的。 起初他以本色的儒生打扮拜见刘邦,可发现刘邦讨厌儒生,就改穿短衣服,一副楚人的打扮,以讨刘邦高兴。 还有,叔孙通投靠刘邦的时候,跟着他一道前来的弟子有一百多人,但是叔孙通一个也不向刘邦推荐,而是专门给刘邦推荐了一些旧日的土匪强盗。 他的弟子们都在背后骂他说:“跟了他这么多年,今天跟着他又投靠了刘邦,可是他不推荐咱们,而专门去推荐那些大坏蛋,真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 叔孙通听说后,就对他们说:“汉王现在正冒着枪林箭雨打天下,你们能去打仗吗?所以我现在只有先给他推荐那些能够冲锋陷阵、斩将拔旗的勇士。你们要等一等,我是不会忘了你们的。”
听听,就这人的情商和智商,不出人头地才怪呢! 当然,以他的声望和地位,刘邦也没亏待他,刘邦也让叔孙通当了博士,赐号为稷嗣君。 不过,让平级使用的叔孙通平步青云,做到如今的九卿之首的太常高位,主要靠他看透了刘邦的心思,研究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的朝廷礼节。 当刘邦看到,昔日那些桀骜不驯的战将功臣们,从诸侯王以下,所有的人都进退有据,对自己诚惶诚恐、肃然起敬,刘邦大为满意,说:“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皇帝的尊贵啊!” 而接下来,叔孙通乘势兑现了自己对弟子的诺言,向刘邦请求说:“各位弟子儒生跟随我时间很久了,跟我一起制定朝廷仪礼,希望陛下授给他们官职。” 于是刘邦就让叔孙通的弟子们都做了郎官。而叔孙通出宫后,更是把刘邦赏赐的五百斤铜,都分赠给各个儒生了——要知道,刘邦允许民间铸钱,每个铜钱即使严格按照秦半两的重量,是8克左右。而随着私铸钱的泛滥,最轻的汉半两钱甚至只有1克多一点。 汉承袭秦的计量单位,西汉一斤相当于现在256克。算算看,500斤铜那得是多少钱啊!刘执嘉最后算下来,这些铜变成钱,可以换3500多斤大米了。这在如今民生凋敝、急需休养生息的大汉初年,是多么可观的收入啊!可叔孙通却把它全分给手下了,看来叔孙通的成功还真不是偶然呢。 就由散尽500斤铜的举动,刘执嘉对叔孙通的看法有了一点改变,这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似乎也泽被了不少人啊。 怪不得他手下的这些儒生都高兴地为叔孙通在天下扬名,说:“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看来,这叔孙通今后可能还会得到刘邦进一步重用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那一天,并和这叔孙通有交集了。 看看,这样一个不拘泥古礼、与时俱进的聪明人,如今又身为太常这个负责朝廷与宗庙礼仪,主管太学和朝廷博士的负责人,设计这样的一个丹书铁券,不是刚好发挥了他的才能吗? 当然,这都是刘执嘉猜的,想来即使问审食其,可能他也不知道吧。 可是,这丹书铁券并不简单,背后还有“后门”或者叫“木马”程序在潜伏,随时可以发挥刘邦想要自主发挥的作用,这点可能那些沉浸于荣耀中的功臣们绝少人能意识到吧? 刘执嘉苦笑摇头,心里叹息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