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大明:从炮灰开始_第一百七十二章 投名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投名状 (第1/2页)

    张旭心里非常清楚,如今红绡坊处于限售阶段,店里的布匹根本不够卖,没必要去卖给倭寇。

    因此,听到消息的时候,他立即便猜到是有人诬陷,李瑞干脆利落的查封了红绡坊,明显此事跟他脱不了关系。

    对于卑鄙小人,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他的招数回敬他。

    马青这次也没有多说,找了一家经营纸笔的铺子,买了应用之物,模仿着公文上的笔迹写下一封投名状:

    臣杭州知府李瑞,闻听明王殿下欲从西南起兵、一统华宇,特意献上白银千两,以资军费,还望殿下笑纳,遥祝殿下马到功成。

    吴季九仿制的官印很简单,在江边找了一捧红色的粘土,调和均匀以后,开始塑形雕琢,最后扣在瓦盆里,从外面点火烧制。

    这方法跟磁窑里烧制瓷器如初一折,倘若有足够的时间,也可以烧成瓷器。

    此次张旭是急用,对于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只等到傍晚时分,便停了火,风冷了一小时左右,才把陶盆掀开。

    里面的仿制官印,基本达到了陶器的水准,又自然风冷了片刻,马青将其拾起,沾了沾准备好的朱砂印泥,不偏不倚的盖在投名状核心位置。

    吴季九伪造的官印,同杭州府文书上那个一般无二,看不出任何瑕疵。

    张旭仔细打量一番,找来信封装入其中,一边上船一边称赞道:

    “马副将,没想到你小子还挺灵光,做坏事也很在行。”

    “此次必然是杭州府官商勾结诬告将军,倘若通倭的罪名坐实,将军必然要受到株连,末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就对了,想在官场上混,总得会些非常手段,只讲仁义道德,是行不通的。”

    张旭对于马青品头论足一番,随即要来地图,坐在船上查看,找出了一条最近的路径:由三百里外的大通镇登陆,然后骑马返回杭州。

    临行的时候,他又安排牛家兄弟先送吴季九到景德镇,于是两伙人就此分别。

    船队照旧顺流而下,到了午夜时分,张旭睡的正香,突然觉得有人推他,缓缓睁开眼询问:

    “怎么了?”

    “将军,已经到了大通镇。”马青回答。

    张旭揉了揉眼睛,四下巡视几眼,发现这处码头挺大,直至此时,还有没燃尽的灯火。

    晃晃悠悠的站起身,一边下船一边吩咐:

    “给你们两刻钟时间,准备好马匹,咱们立刻动身回杭州。”

    众人纷纷拉着马匹下船,先把鞍鞯扣在马背上,然后各自带上应用的武器,翻身上马。

    马青辨别了一下路径,带着小毛子、丁三合头前开路,张旭则带着后面的大队人马尾随,当然,他的大队人马也只有十几个而已。

    大通古镇相距杭州有五百多里的路程,天色放亮的时候,他们还没有走到一半。

    张旭并不打算把自己的马匹活活累死,便停在一处镇子上稍事休息,喂饱了战马以后,才继续赶路……

    红绡坊门口,眼看着这天的太阳就要落山,一辆马车缓缓临近,车上走下个身材微胖的中年汉子,四下巡视几眼,冲着画舫微微施礼说道:

    “一品堂掌柜吕符,求见若浅姑娘。”

    画舫之中,若浅姑娘正带着女工和歌女准备吃晚饭,听到声音以后,她当即起身出门,看向吕符笑着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