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吉姆哈里克与他的UCLA (第2/2页)
br> 哈士奇对上UCLA有着一样好处,那便是他们的最大弱点不会暴露。 而哈士奇队的最大弱点毫无疑问——就是身高! 唐·迈克莱恩身高只有2米08,只比杰夫·布朗高了2cm。 是不是奇怪作为豪门的UCLA,为什么中锋身高只有区区2米08? 原因很简单,因为唐·迈克莱恩根本就不是中锋,UCLA也没有中锋,全是后卫和前锋! 和由球员主导的NBA不一样,NCAA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绝对是由教练主导的联赛。 在NCAA里,篮球教练可以随心所欲地实验自己的篮球理论。 很多球迷都知道帕特·莱利在90年代预言过:未来篮球场上的位置应该是模糊的,5个身高两米左右的锋线球员阵容,才是篮球里的终极阵容。 但莱利并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人,在NCAA里,小球阵容,五峰阵容,甚至是球迷玩2K喜欢搞怪选出的死亡五大,都有教练试验过。 和林恩·南斯不一样,UCLA的教练吉姆·哈里克的篮球理解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先时代。 他从79年开始,就从未招募过一个中锋球员,不停地打五锋和死亡五小。 可惜38年出生的吉姆·哈里克因为年龄和身体健康,在03年就选择了退休,离开篮球世界,也没能亲眼看到10年后的未来,他的篮球哲学大放光彩的那一天。
唐·迈克莱恩争到球后,从第一球开始,就展现出了极具吉姆·哈里克风格的篮球。 UCLA开球之后,全员跑动,快速开启进攻,一人组织,两人跑位,两人负责挡拆。 前锋特雷西·莫里挡拆后在三分线外拿到球,快出出手! 唰! 特雷西·莫里,1992年第18顺位球员,2米01的3D小前锋,到了NBA也有40%的三分球命中率。 从开球到进球,时间不过5秒! 第二球,路枫运球到三分线外,在和埃尔德里奇外线挡拆吸引包夹后,将球传给埃尔德里奇。 埃尔德里奇接球瞬间,唐·迈克莱恩快速补防,埃尔德里奇打算将球传给内切的杰夫·布朗,却发现UCLA快速完成了一次联防转换,4号位进内线防守5号位,3号位换防4号位,2号位改防3号位。 埃尔德里奇犹豫了一下,决定靠着错位突破唐·迈克莱恩。 但刚突进三分线内一步,UCLA又换防了,3号位换防到埃尔德里奇面前,5号位的唐·迈克莱恩换防到4号位的道格·米金斯面前。 无奈,哈士奇队只能再次无球跑位,多次球权转换后,依然没能跑出空位,快要到35秒违例的时候,球最后落在糙哥道格·米金斯手上。 他的出球能力不行,半天都没给出来,眼看时间快要到了,只能选择强行中投。 糙哥之所以是糙哥,关键就在一个“糙”字。 这球道格·米金斯投的很cao,队友看的很cao,篮筐也…… 篮筐完全没感觉,笑死,直接三不沾,篮筐碰都没碰到! 特雷西·莫里篮下接到球,没有传,而是自己运球打起了反击快攻。 一路快下到三分线内,他没有选择自己打,而是一个脑后传球,把球传给了刚跑到三分线的德麦金斯,对方接球不做调整,快攻的反击三分出手——唰! 又是一次5秒内完成的进攻,开局UCLA6:0领先哈士奇! 反击快攻,挡拆三分,无限换防……路枫不由怀疑,现在真的是1989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